古代的牙行是干什么的?
牙行是我国古代和近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先秦及汉代,贸易中介人称驵、驵侩,唐五代称牙、牙郎、牙侩,宋元明清又有引领百姓、经纪、行老之称,一般称之为牙人。明代嘉靖(1522-1566)时始称行,1523(嘉靖二年)制定的市场法中已有“牙行”一类,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由官府发给印信文簿,称为“牙帖”。领帖需交纳帖费,连同每年所纳税银,统称牙税。明崇帧《长沙府志》卷5有“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而靛行倍之”的记载。清沿明制,最初严格限定开户额度,由户部统一印制牙帖,由各省布政司统一发放。持帖经营的牙人不许跨市集、跨品种经营。明末清初,湘北地区长途贩运贸易发展,长沙城外的市镇墟集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商人收购业务的中介人,市集上的牙行数量剧增。长沙城外,1726年(雍正四年)有粮食、鱼、煤炭、白炭等牙行35家;至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新增牙行60家,其中有盐行、茶麻行、纸行、靛行、铁行、石灰行、枯饼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发展。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其中经营粮食的门摊最多,占85%,其余还有土果铺、靛纸铺、香饼货铺、姜瓜货摊、杉木货摊、铁锅钉货摊等。1858年(咸丰八年)汉口开埠后,长沙牙行增长更快,至1867年(同治六年)发展到100家,包括粮食行、茶麻行、鱼行、纸行、靛行、铁行、盐行、白炭行、煤炭行、帽行、牛行、石灰行、土果行等10多个行业。许多牙行由城外市集移至城内,如土果行集中在今下河街一带,粮行集中在今草潮门一带。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取消了牙帖的限额,牙行设立日益增多,到1941年长沙注册登记牙商时,尚存337家。
长沙牙行按经营方式不同大致分为3种类型。一是专替卖方代理的牙行,通常有较大的仓库和栈场,服务设施完备,如粮行、渔行等。牙行常利用买卖双方不熟悉市场行情的情况,从中牟取额外利润,如货末脱手,卖主急需钱用时,牙行可放高利贷,当货售出后又不及时付款,以图利息。二是专为买方代理的牙行,一般与买方订有契约,订明品质、价格、数量、交货日期等,既大量预收货款,以图利息,又靠压级压价、大秤进小秤出等手段获取暴利。三是代购代销兼营的牙行,一般拥有雄厚的资金,从事代购代销经纪业务,有的还自营购销,获利颇丰。
明清两代,牙行的存在对促进地方土特产的购销起了重要作用。如清光绪《湘潭县志》载:“明代青靛贸易较发达,衡山、酃县、茶陵、攸县、湘乡等地所产青靛都运此销售,客商携万金、千金或十百金争相采购。”1911年(宣统三年)《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也载:“宝靛上出洞口,下达三湘、资江一带”,“长(沙)、宝(庆)两府,贩靛之人络绎不绝。”土靛的长途贩运活动就得益于长沙、湘潭两地的靛行。可见,牙行的存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农民和手工业者不熟悉市场行情,牙行居间介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在长途贩运贸易中,客商的收购和推销,通过牙行可克服民情地情不熟的弱点,有利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牙行在民间贸易中,把持市场,有的从中行骗,伤害买卖双方的利益。牙行抽取行佣一般按行规抽取其货款的3%,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经纪人采取各种手段获取非法收入,如计量欺骗,多进少出,买青放帐,高利盘剥,骑盘(卡买卡卖)、避盘(议价时不使卖买双方知道,从中渔利),欺行霸市等。有的牙行还包揽运输、报关,货物不经牙行联络,不能通行,出现了所谓“报关行”。有的牙行不仅自备馆舍、仓库,且有雄厚的资金并雇用各种专业人员,按分工代客收购。随着收购、批发业务的扩展,有的牙行还自办收购业务,牙行与商行趋于合一。
汉口开埠后,牙行发生分化,有的转化为买办,有的受近代商业的排斥,转营货栈业。但在长沙城外的小市镇和广大农村墟集,牙行仍有很大势力。
古代牙行是什么职业?
古代的牙行称之。为中介也就是现今中介公司。古代的中介又为何称作牙行。乍一看以为是和牙齿相关,实则一点关系都没有。对于这个"牙"字的来源也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牙行"本叫做"互行","互"有互助的意思,但是在唐朝时"互"与"牙"的写法相似,"牙"实则为"互"的误写,但是大家也都习惯这么叫了,所以"牙行"这个名字也就留了下来。
翻一下这个说明
For woman 12 months prior to child birth.
分娩前12月的女士适合服用
DHA may help support fetal brain and eye development.
内含DHA对胎儿脑部和眼部发育有可能的帮助
Dietary Supplement
膳食补充品
150 soft gels / 200mg DHA
内含150颗软胶囊/每胶囊含200mg DHA
♥以上翻译希望有帮到你!♥
人迷信说法是什么意思啊,一般正常来说人有几个牙齿
牙齿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相当长且较复杂的过程,在婴儿出生之前的胎儿时期,牙齿就开始发育成长了。牙齿的主要成分是钙质。在母亲怀孕的第七周左右乳牙开始发育,先是形成乳牙胚,类似于牙齿的”胚芽”。到怀孕五个月左右时,胎儿就基本形成了乳牙的牙尖。至怀孕七个月时,胎儿的乳牙冠会形成1/2左右;到胎儿出生时,20颗乳牙的牙冠几乎全部形成。
在乳牙成长的同时,恒牙也在悄悄的酝酿着,在怀孕四五个月时恒牙胚也开始逐步发育,但恒牙的钙化大多是在出生后逐渐开始的,直到婴儿六个月大之后才陆续的长出来。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生时,颌骨内已经有20颗乳牙胚和16颗恒牙胚了。虽然当宝宝呱呱落地时,你是看不到他口中有牙的,这是因为此时它们藏在牙龈(俗称”牙床子”)下还没长出来。直到大约半岁时,第一颗牙才会从小宝宝的牙床子下面钻出来。等到两岁半到三岁时,孩子的一口小乳牙(20颗)就可以长齐了.有的孩子出生时口中就有牙,称为诞生牙(俗称“马牙”)。当然,这是极少见的情况,绝大多数人出生时口中是没有牙的。
古代”行人”指的是什么意思?
古代”行人”指的是:出征的士兵、羁旅之人、送信之人、过客、游子等。出现在诗词中的不同含义有:1、出征的士兵《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唐代:王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释义: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2、羁旅之人《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3、送信之人《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4、过客《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释义: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5、游子《柳枝词》宋代: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释义:那高高的画船,系在春水边,一动不动。它在等谁?哦,是外出的游子,喝着别离的酒,情意正浓。游子惜别,画船可不管;无论是烟波浩荡,无论是风吹雨打,它总是带着满船离愁别恨,驶向江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人(词语)
宋代人的“行”
宋代的商人队伍是开放的,基本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随意地出入商场,因而出现了空前的全民经商大潮。但宋代的职业商人仍然只包括在城镇开设店铺以及从事贩运贸易的那部分人,这些商人主要居住在城镇内,在版籍上一般属于坊郭户。在城镇,多数商人是被组织到行会中的,但也不能像有的文章说的只有加入行会的“行(hang)人”才是商人。概括地说,宋代关于商人的政策可以归纳为行会政策、牙人政策、抑商政策的相对减少等方面。
先看关于行会的政策。
如同城镇的手工业者结成了“作”等名目的同业组织一样,宋代城镇诸商业行铺也形成了商业行会。商业行会每行都有自己的特殊衣着为标识,“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1]“香铺人顶帽披背子;质库掌事,裹巾著皂衫角带。街市买卖人各有服色、头巾,各可辨认是何名目人”。[2]在中国历史上,商业行会的形成和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它既与官府的科配和差役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从本原上讲,官府不过是承认了业已客观存在的行业组织,并运用强制性的手段使其为官府的需要服务而已。但行会既然被纳入了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行会的发展就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府有关政策的左右。首先,宋代行会的设立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所谓: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大小,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医克择之差占,则与市肆当行同也。[3]
市肆谓之“团行”者,盖因官府回买而立此名,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4]
为供应官府的科配需要服务,是行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在城市中,官府购买各种物品,主要是同各种商业行会打交道,通过团行而实现,因此官府需要什么商品,就要求成立什么样的行会,不管这一行业的规模大小。行会的设立显然是以其经营的商品是否为官府所用为转移的。但官府也不能任意地设立行会。宋神宗时规定,“官司下行买物,如时估所无,不得创立行户”。[5]即有些物品尽管官府需要,但如果市场上无人经营,就不能设立专门供办此物的行会。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权知临安府韩仲通奏报:“居民日用蔬菜果实之类,近因牙侩陈献,置团拘卖,扣除牙钱太多,致细民难于买卖,……欲乞并行住罢。从之”。[6]蔬菜果实本来已有“菜行”和“青果团”经营,官府为了多征牙税,又单独设立一个牙行,结果阻碍了商品流通,官府也不得不废除这个新设之行。其次,商人加入行会也要经官府批准,一旦加入行会,就名列“行籍”,不经官府同意不能随意退出。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行户承担官府的科配差役。因此官府对于入行采取宽松政策,一般不予阻止。但因行户的负担较重,常常有人迁移逃走,官府就强迫没有入行的商人加入行会。王安石说:“每年行人为供官不给,辄走却数家。每纠一人入行,辄诉讼不已”。后来实现免行法,免除了行户的差役负担,“乃有情愿投行人”。[7]可见每一个行会的人数都有一定的标准,如有人逃亡,行户减少,官府的科配就难以保证,必须增补。所以官府对于行户的人身控制是很严的。就像手工业者的“匠籍”一样,商人一旦被纳入了“行籍”,不仅本人难以逃脱,还要累及子孙。真德秀就说:“黄池一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诸般百物,皆有行名,人户之挂名籍,终其身以至子孙,无由得脱”。[8]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外来客商、进城买卖的农民以及城市中大量从事零星买卖的小商稗贩,是不用行会组织形式加以控制的。熙宁年间推行免行法时,市易司曾一度命令“元不系行之人不得在街市卖易,与纳免行钱人争利。仰各自旨官投充行人,纳免行钱,方得在市卖易。不赴官投行者有罪,告者有赏”。郑侠为此上书王安石,说:“今者令细民并相纠告,不以旧曾系行籍,但持一物而卖于市者,莫不出免行钱,至于麻鞋头发、茶坊小铺,皆朝夕营营,以急升米束柴而不赡者,今无不勒出钱,以为免行。则彼旧非在行,何免之有?何以为免民之力哉?”[9]市易司的这种偏差很快得到纠正。说明行会政策并不是针对所有商人的,自有其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