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秀

时间:2024-04-01 03:43:30编辑:分享君

秦始皇之后是哪一位皇帝?

秦二世嬴胡亥。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扩展资料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 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鲍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亥

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名字

1、嬴政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2、刘彻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3、刘询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4、王莽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5、司马邺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即晋愍帝(313年―317年在位),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6、高湛高湛(537年—569年1月13日),即北齐武成帝,小字步落稽,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任皇帝,太宁元年(561年)到河清四年(565年)在位。7、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8、爱新觉罗·颙琰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帝

美容和化妆有什么不同?

1、定义美容是一种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和疾病(面部),使之成为文明的、高素质的、具有可以被人接受的外观形象有活动和过程,或为达到此目的而使用的产品和方法。化妆是运用化妆品和工具,采取合乎规则的步骤和技巧,对人体的面部、五官及其他部位进行渲染、描画、整理,增强立体印象,调整形色,掩饰缺陷,表现神采,从而达到美化视觉感受的目的。2、效果美容通过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养生调理手段,达到激发人体自身内在的潜能,唤醒生命密码,产生生理、心理的平衡和谐,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颐养生命和美容驻颜功效,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综合的养生保健美容的系统方法。化妆能表现出人独有的审美情趣,表达个性,增添魅力。成功的化妆能唤起人心理和生理上的潜在活力,增强自信心,使人精神焕发,还有助于消除疲劳,延缓衰老。扩展资料:化妆技巧:1、遮瑕膏遮瑕膏可以帮助我们遮盖肌肤上较为显眼的瑕疵,比如痘痘、色斑或是黑眼圈,但你要记得,遮瑕膏可以用在眼袋部位,但千万不要涂抹在上下眼睑处,否则很容易造成后续的眼妆不够服帖或是让眼部肌肤产生干纹。2、粉饼多数粉底都是用来定妆,它能吸附肌肤上多余的皮脂,使之前的妆前产品和粉底更加服帖。粉饼具有控油的效果,所以如果肌肤比较干,只在T区和下巴部位使用就可以,不要用在脸颊等肌肤干燥部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容百度百科-化妆人民网-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的9个化妆技巧

化妆好,还是美容好?

化妆好,还是美容好?无论学习化妆还是美容都是单一的现在外面都是一体的从事美业这一行的一般不会有人只会一项学化妆的也要学美容化妆和美容一起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如果是以后以美容为主的行业,你懂点化妆,那么你在客人做完美容之后,再免费化妆,或者是化妆算在美容的套系里面,那么对客人来说就多了一个选择和多了一种服务,在自身的待遇方面肯定就会更高些。如果是以后从事化妆为主的,那么懂点美容,就知道怎么去护理和保养,对你化妆的人,给他们指点一二,他们就会觉得你更加的专业。 现在这个化妆和美容的市场都还可以,但是还是要以自己的技术为前提,做事情要三思而行,尤其是你你们现在考虑入新的行业,更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判断力,要考虑到是否能够承担到做这个行业的种种因素,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错误的决定也许一分钟就能做出并赋予实施,但常常要用无穷长的时间去纠正;

汉朝有哪些皇帝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秦朝是出现了接连不断的起义军,在这时候,曾经的六国纷纷起兵,此时的秦朝走向了灭亡。在当时来说,经过起义军不断的变化,先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之后就是项羽、项梁以及刘邦的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在当时的势力是最为庞大的,只不过陈胜吴的大泽乡起义失败了。到了之后,就出现了楚汉之争的局面,此时刘邦笼络了一批人才,单单韩信就能够抗衡项羽。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韩信,刘邦才能够在楚汉之争中胜出。胜出之后,刘邦建立了历史上的汉朝。汉朝的建立让中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流传,同时也让中原文化成为了主流。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给了汉武帝建议,此时儒家就成为了汉朝的官方哲学。从此之后,历朝历代都以儒家为准。汉朝一共存在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刘邦建立了西汉。东汉的开国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只不过到了刘秀这一代,与刘邦的血缘关系就非常远了,不过刘秀仍然是刘氏宗亲的后代。两汉存在了四百多年,一共出现了24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仅仅8位是明君。那么汉朝四百年中,出现的八位明君都是谁呢?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汉章帝刘炟,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孙子。也是东汉的第3位皇帝,汉明帝刘庄的儿子。汉章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了汉朝的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同时汉章帝是东汉难得的不是傀儡皇帝。汉章帝在位期间,创造了“明章之治”,这是光武中兴之后的另一个盛世。汉章帝唯一的缺点就是壮年时期就驾崩了,仅仅三十一岁。下一位汉朝的明君就是汉章帝的父亲汉明帝。汉明帝刘庄,东汉的第2位皇帝,也是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的儿子。汉明帝在位期间,对匈奴进行极大的打击,同时汉明帝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汉明帝在位期间,以及汉章帝在位期间,父子两人共同创造了“明章之治”。这是汉朝为数不多的盛世之一。那么接下来两位明君就是汉景帝和汉文帝了。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是最为优秀的皇帝。两人创造了文景之治,这让西汉的国力大大加强,同时给了汉武帝征战匈奴的资本。汉景帝在位期间,推行了削藩之策,可是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不过很快就被平定了。汉文帝时期,在位期间推行黄老无为之术。这让西汉的国力得到了发展。汉文帝与民休息,汉朝的国力一步步的强大起来。这让汉武帝有了征战匈奴的资本。众所周知的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征战,可是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彻底的打败匈奴。汉宣帝刘洵在位期间,将匈奴彻底打败。此时的汉宣帝成为了一代明君,可是鲜为人知的是,汉宣帝在继承皇位之前,是在牢狱中长大的。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受到了巫蛊之祸的牵连,于是小时候的刘洵被关到了牢狱中,并且在里面长大。后来权臣霍光拥立了他为皇帝,是为汉宣帝。汉宣帝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汉朝的敌人匈奴也是被制的服服贴贴的。汉武帝刘彻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对匈奴开战的皇帝,他的名字已经是尽人皆知了。汉武帝一改先前汉王朝对匈奴求和的风格,转为主动出击。汉高祖刘邦无疑是汉朝最为重要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上,刘邦经过了楚汉之争后,建立了历史上的西汉。在刘邦在位期间,大力的发展西汉,只不过当时的情况受到了很多条件的制约。单单从建立西汉来说,刘邦的功绩就是后世汉朝皇帝无法相比的。那么在整个汉朝期间,出现的最为厉害的皇帝就是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的功绩也是非常厉害的,作为汉朝的延续者,刘秀的能力毋庸置疑。当时刘秀没有依靠皇室宗亲,实打实的是自己建立的东汉。东汉建立后,让汉王朝的寿命得以延续200年之久。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记载有多少个皇帝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我国封建社会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中国上下五千年,曾被400多个帝王统治,你认为五帝会是谁呢?

中华文化中,五帝一般是指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次是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仅次于“单独郊祭上帝(共五个,又称:五方上帝、五天神)”,五帝属于大祀,祭祀内容包括作为主祭的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从祀官、各自从祀星、三辰、四方七宿等一起组合祭祀的仪式,一年一次。
五帝: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
根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以下六种说法: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位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hao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
历史
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原始社会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基于史料,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谁能把历史朝代 顺序排列下 给我 ,谢谢啦····

推荐答案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朝代 起止时间
夏 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东 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周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东汉 公元25年
三国(魏、蜀、吴) 公元220年—265年
西晋 公元265年—316年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南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近代(1840--1919年)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把个个朝代和历代皇帝按顺序排列出来。。谢谢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1)宋太祖赵匡胤
  生卒:927——976.12 50岁
  在位:960——976.12
  建隆(960——963.11)
  乾德(963.11——968.11)
  开宝(968.11——976.12)
  三弟
  (2)宋太宗赵匡义(又名赵光义、赵炅)
  生卒:939——997.3 59岁
  在位:976.12——997.3
  太平兴国(976.12——984.11)
  雍熙(984.11——987)
  端拱(988——989)
  淳化(990——989)
  至道(995——997)
  因箭伤屡发而死
  三子
  (3)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
  生卒:968——1022.2 55岁
  在位:997.3——1022.2
  咸平(998——1003)
  景德(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
  天禧(1017——1021)
  乾兴(1022)
  六子
  (4)宋仁宗赵桢(原名赵受益)
  生卒:1010——1063.3 55岁
  在位:1022.2——1063.3
  天圣(1023——1032)
  明道(1032——1033)
  景佑(1034——1038)
  宝元(1038.11——1040.2)
  康定(1040.2——1041.11)
  庆历(1041.11——1048)
  皇佑(1049——1054.3)
  至和(1054.3——1056.9)
  嘉佑(1056.9——1063)
  中毒暴亡
  堂侄,收为养子
  (5)宋英宗赵曙
  生卒:1032——1067.1 36岁
  在位:1063.4——1067.1
  治平(1064——1067)
  子
  (6)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
  生卒:1048——1085.3 38岁
  在位:1067.1——1085.3
  熙宁(1068——1077)
  元丰(1078——1085)
  长子
  (7)宋哲宗赵煦(原名赵名佣)
  生卒:1077——1100.1 24岁
  在位:1085.3——1100.1
  元佑(1086——1094.4)
  绍圣(1094.4——1098.5)
  元符(1098.6——1100)
  弟
  (8)宋徽宗赵佶
  生卒:1082——1135 54岁
  在位:1100.1——1125.12
  建中靖国(1101)
  崇宁(1102——1106)
  大观(1107——1110)
  政和(1111——1118.10)
  重和(1118.11——1119.2)
  宣和(1119.2——1125)
  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子
  (9)宋钦宗赵桓(原名赵亶)
  生卒:1100——1156 57岁
  在位:1125.12——1127.3
  靖康(1126——1127.3)
  国亡被俘后被马踩死
  金灭北宋 北宋亡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1)宋高宗赵构
  生卒:1107——1187 81岁
  在位:1127.5——1162.6
  建兴(1127.5——1130)
  绍兴(1131——1162)
  禅位于子
  养子
  (2)宋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
  生卒:1127——1194.6 68岁
  在位:1162.6——1189.2
  隆兴(1163——1164)
  乾道(1165——1173)
  淳熙(1174——1189)
  禅位于子
  三子
  (3)宋光宗赵敦
  生卒:1127——1194.6 68岁
  在位:1189.2——1194.6
  绍熙(1190——1194)
  被废
  三子
  (4)宋宁宗赵扩
  生卒:1168——1224.8 57岁
  在位:1194.7——1224.8
  庆元(1195——1200)
  嘉泰(1201——1204)
  开禧(1205——1207)
  嘉定(1208——1224)
  服金丹中毒而死
  侄,养子
  (5)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
  生卒:1205——1264.10 60岁
  在位:1124.8——1264.10
  宝庆(1225——1227)
  绍定(1228——1233)
  端平(1234——1236)
  嘉熙(1237——1240)
  淳佑(1241——1252)
  宝佑(1253——1258)
  开庆(1259)
  景定(1260——1264)
  侄
  (6)宋度宗赵禥(原名赵孟启)
  生卒:1240——1274.7 35岁
  在位:1264.10——1274.7
  咸淳(1265——1274)
  二子
  (7)宋恭宗赵显
  生卒:1271——1323 53岁
  在位:1274.7——1276.2
  德佑(1275——1276.2)
  被俘送入西zang,后被冤杀
  长兄
  (8)宋端宗赵昰
  生卒:1268——1278.4 11岁
  在位:1276.5——1278.4
  景炎(1276.5——1278.4)
  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
  弟
  (9)宋祥兴帝赵昺
  生卒:1271——1279.2 9岁
  在位:1278.4——1279.2
  祥兴(1278.5——1279)
  由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
  元灭南宋 南宋亡

  元朝皇帝谱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明代年表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洪武 1368 太祖 朱元璋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 1398 惠帝 朱允文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 22 4 朱元璋之孙
  永乐 1402 成祖 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 1424 仁宗 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 47 1 48 朱棣之长子
  宣德 1425 宣宗 朱瞻基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28 10 38 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 1435 英宗 朱祁镇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9 14 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 1450 代宗 祁钰 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 22 8 30 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 1457 英宗 朱祁镇 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 31 8 38
  成化 1464 宪宗 朱见深 天顺八年正月(1464.2) 18 23 41 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 1487 孝宗 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18 18 36 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 1505 武宗 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15 16 31 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 1521 世宗 朱厚璁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15 45 60 朱右樘之侄
  隆庆 1567 穆宗 朱载后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30 6 36 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 1572 神宗 朱翊钧 隆庆六年六月(1572.7) 10 48 58 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 1620 光宗 朱常洛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39 1月 39 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 1620 嘉宗 朱由校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16 7 23 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 1627 思宗 朱由检 天启七年八月(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


  清朝的历届皇帝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1):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第一个庙号“太祖”

  (2):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3):康熙: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5):乾隆: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6):嘉庆: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7):道光: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8):咸丰: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9):同治: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10) 光绪: 光绪皇帝(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

  (11)宣统: 溥仪是醇亲王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慈禧太后于十月发懿旨,立溥仪为嗣帝,十一月初,溥仪登极,号宣统。
  三年后,辛亥革命暴发,宣统宣布退位,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并优待清室,让宣统在紫禁城继续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与所有皇帝名字、年号

古朝1,三皇(之前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天皇:伏羲(太昊)地皇:神农(炎帝)人皇:女娲2,五帝(约前2700年--约前2070年)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5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夏朝启以后(前2197年--前1766年)共432年,X姓,历十四世、17王,都安:(今山西省)宗神夏禹帝启:9年太康:29年仲康:l3年帝相:28年--(后羿、寒浞):40年少康:22年帝抒:17年帝槐:26年帝芒:l8年帝泄:l6年帝不降:59年帝扃:2l年帝胤甲:2l年帝孔甲:3l年帝皋:l1年帝发:l9年帝履癸(桀):53年商朝又名殷(前1600年--前1046年)共555年,?姓,历十七世、31王,都商丘1,前商(前1600年--前1298年)共302年,历19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太祖(汤):30年(商汤即王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代王(太丁):1年哀王(外丙)子胜:3年懿王(仲壬)子庸:4年太宗(太甲)子至:23年昭王(沃丁)子绚:29年宣王(太庚)子辩:25年敬王(小甲)子高:36年元王(雍己)子密:12年中宗(太戊)子伷:75年孝成王(仲丁)子庄:11年思王(外壬)子发:15年前平王(河亶甲)子整:9年穆王(祖乙)子滕:19年桓王(祖辛)子旦:16年僖王(沃甲)子逾:25年庄王(祖丁)子新:32年顷王(南庚)子更:25年悼王(阳甲)子和:7年2,殷商(前1298年--前1046年)共253年,历12王,都殷(今河北省安阳市)世祖(盘庚)子旬:28年(盘庚在前1298年迁都到殷)章王(小辛)子颂:21年惠王(小乙)子敛:21年高宗(武丁)子昭:59年后平王(祖庚)子跃:7年世宗(祖甲)子载:33年甲宗(廪辛)子先:6年康祖(庚丁)子嚣:1年武祖(武乙)子瞿:35年匡王(太丁)子托:13年德王(帝乙)子羡:26年纣王(商纣)子寿:52年周朝分东西(前l122年--前256年)共867年,姬姓,历38王,都镐京、洛阳。1,西周(前l122年--年770年)共353年,姬姓,历12王,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太王”(武王曾祖父,追封)“季王”姬季历(武王祖父,追封)“文王”姬昌(武王父,追封)武王姬发:7年成王姬诵:37年康王姬钊:26年昭王姬瑖:5l年穆王姬满:55年共王姬紧扈:l2年懿王姬囏:25年孝王姬辟方:15年夷王姬变:16年厉王姬胡:37年共和时代:l4年宣王姬靖:46年幽王姬宫湼:ll年2,东周(前77O年--225年)共546年,姬姓,历26王,都洛阳(今河北省洛阳市)本王姬宜臼:5l年桓王姬林:23年庄王姬铊:15年厘王姬胡齐:5年惠王姬阆:25年襄王姬郑:33年顷王姬壬臣:6年匡王姬班:6年定王姬瑜:2l年简王姬夷:14年灵王姬泄心:27年景王姬贵:25年悼王姬猛:1年敬王姬匈:44年元王姬仁:7年贞定王姬介:28年哀王去姬疾:1年思王姬叔:1年考王姬嵬:15年威烈王姬午:44年安王姬骄:26年烈王姬喜:7年显王姬扁:48年慎靓王姬定:6年赧王姬延:59年东周君姬杰:7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因为太多,无考祥记,实力较大的还是“五霸七雄”春秋(前77O年--前475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前475年--前22l年)战国七雄“秦、楚、韩、赵、魏、齐、燕”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1-201,共15年,历三帝,嬴姓)01.秦始皇(嬴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12年02.秦二世(胡亥),后被赵高所杀,3年03.秦三世,后改称秦王(子缨),斩杀赵高,投降刘邦,被项羽杀害,46天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四帝)01.汉高祖(刘邦),大汉开国皇帝,12年02.汉惠帝(刘盈),7年03.少帝(吕后专政),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8年04.汉文帝(刘恒),前元,后元,23年05.汉景帝(刘启),前元,中元,后元,16年06.汉武帝(刘彻),建元,54年07.汉昭帝(刘弗陵),始元,13年08.废帝(刘贺),27天09.汉宣帝(刘询),本始,25年10.汉元帝(刘奭),初元,16年11.汉成帝(刘骜),建始,26年12.汉哀帝(刘欣),建平,6年13.汉平帝(刘衎),元始,5年14.汉孺子(刘婴),居摄,3年新朝(王莽夺权,公元9-25,共17年)01.建兴帝(王莽),始建国,15年02.更始帝(刘玄),更始,3年东汉(公元25-220,共196年,刘姓,历十四帝)01.光武帝(刘秀),建武,33年02.汉明帝(刘庄),永平,18年03.汉章帝(刘炟),建初,13年04.汉和帝(刘肇),永元,17年05.汉殇帝(刘隆),延平,1年06.汉安帝(刘祜),永初,19年07.汉婴帝(刘懿),继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08.汉顺帝(刘保),永建,19年09.汉冲帝(刘炳),永加,1年10.汉质帝(刘缵),本初,1年11.汉恒帝(刘志),建和,21年12.汉灵帝(刘宏),建宁,22年13.汉少帝(刘辩),光熹,5个月14.汉献帝(刘协),初平,32年三国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01.魏文帝(曹丕),黄初,7年02.魏明帝(曹睿),太和,13年03.魏齐王(曹芳),正始,14年04.高贵乡公(曹髦),正元,7年05.常道乡公(曹奂),景元,6年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01.昭烈帝(刘备),章武,3年02.后主(刘禅),建兴,41年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01.大皇帝(孙权),黄武,31年02.会稽王(孙亮),建兴,7年03.景皇帝(孙休),永安,7年04.乌程侯(孙皓),元兴,17年西晋(265-316,共51年,历四帝)01.晋武帝(司马炎),秦始,25年02.晋惠帝(司马衷),永煕,17年03.晋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04.晋憨帝(司马邺),建兴,4年东晋(317-402,共104年,历十一帝)01.晋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02.晋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03.晋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04.晋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05.晋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06.晋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07.晋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0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0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10.晋安帝(马德宗),隆安,22年11.晋恭帝(马德文),元熙,2年十六国01.成汉(303-347,共五个皇帝):李特(2年);李雄(32年);李期(4年);李寿(6年);李势(5年);02.汉赵(304-329,历四帝):刘渊(9年);刘聪(12年);刘粲(3个月);刘曜(12年)03.后赵(319-352,历五帝):石勒(7年);石弘(1年);石虎(15年);石鉴(3个月);石袛(13个月);04.前燕(357-370,历三帝):慕容皝(15年);慕容儁(11年);慕容暐(11年);05.前秦(351-394,历六帝):符健(5年);符生(3年);符坚(30年);符丕(2年);符登(9年);符崇(4个月);06.前凉(313-376,历七帝):张寔(4年),张茂(5年);张骏(23年);张重华(8年);张祚(2年);张玄靓(9年);张天锡(14年);07.后秦(384-417,历三帝):姚苌(12年);姚兴(24年);姚泓(2年);08.后燕(384-409,历四帝):慕容垂(13年);慕容宝(3年);慕容盛(3年);慕容熙(7年);09.南燕(398-410,历二帝):慕容德(7年);慕容超(6年);10.北燕(409-436,历三帝):高云(3年);冯跋(22年);冯弘(6年);11.后凉(386-403,历四帝):吕光(13年);吕绍(1年);吕篡(1年);吕隆(1年);12.南凉(397-414,历三帝):秃发乌狐(3年);秃发利鹿狐(3年);秃废傉檀(13年);13.西凉(400-420,历三帝):李暠(17年);李歆(4年);李恂(2年);14.北凉(397-439,历三帝):段业(4年);沮渠蒙逊(33年);沮渠牧犍(7年);15.西秦(385-431,历四帝):乞伏国仁(4年);乞伏乾归(17年);乞伏炽磐(17年);乞伏暮末(4年);16.胡夏(407-431,历三帝):郝连勃勃(20年);郝连昌(4年);郝连定(4年)南北朝南朝宋(420-479年,共60年,历8帝)01.武帝(刘裕),永初,3年02.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03.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04.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05.废帝(刘予业),永元,1年06.明帝(刘彧),秦始,8年07.后废帝(刘昱),元徵,5年08.顺帝(刘准),升明,3年南朝齐(479-501年,共23年,历7帝)01.高帝(萧道成),建元,4年02.武帝(萧赜),永明,11年03.废帝(萧昭业),隆昌,1年04.废帝(萧昭文),延兴,1年05.明帝(萧鸾),建武,5年06.东昏侯(萧宝卷),永元,13年07.和帝(萧宝融),中兴,1年南朝梁(502-557,共56年,历4帝)01.梁武帝(萧衍),天监,48年02.简文帝(萧纲),大宝,2年03.梁元帝(萧绎),承圣,4年04.梁敬帝(萧方智),绍泰,3年南朝陈(557-589,共33年,历5帝)01.陈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02.陈文帝(陈倩),天加,7年03.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04.陈宣帝(陈顼),太建,14年05.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北朝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1.道武帝(拓跋珪),23年02.明元帝(拓跋嗣),15年03.太武帝(拓跋焘),28年04.文成帝(拓拔浚),14年05.献文帝(拓拔弘),6年06.孝文帝(拓拔宏),29年07.宣武帝(元恪),16年08.孝明帝(元诩),12年09.孝庄帝(元子攸),3年10.节闵帝(元恭),1年11.安定王(元朗),1年北朝东魏(534-550,共17年,一个皇帝) 01.孝静帝(元善见),17年北朝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01.孝武帝(元修),2年02.文帝(元宝炬),17年03.废帝(元钦),2年04.恭帝(元廓),3年北朝北齐(550-557,共28年,五个皇帝)01.文宣帝(高洋),10年02.孝昭帝(高演),1年03.武成帝(高湛),4年04.后主(高纬),11年05.幼主(高恒),1年北朝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01.孝愍帝(宇文觉),1年02.北周明帝(宇文毓),4年03.北周武帝(宇文邕),18年04.北周宣帝(宇文赟),1年05.北周静帝(宇文阐),2年唐朝(618-907,共290年,22位皇帝)01.唐高祖(李渊),武德,9年02.唐太宗(李世民),贞观,23年03.唐高宗(李治),永徽,34年04.唐中宗(李显),嗣圣,1年05.武则天,垂拱,21年06.唐中宗(李显),复辟,神龙,5年07.唐睿宗(李旦),景云,3年08.唐玄宗(李隆基),先天,43年09.唐肃宗(李亭),至德,7年10.唐代宗(李豫),宝应,17年11.唐德宗(李适),建中,26年12.唐顺宗(李诵),永贞,1年13.唐宪宗(李纯),元和,15年14.唐穆宗(李恒),长庆,4年15.唐敬宗(李湛),宝历,2年16.唐文宗(李昂),太和,14年17.唐武宗(李炎),会昌,6年18.唐宣宗(李忱),大中,13年19.唐懿宗(李漼),咸通,14年20.唐僖宗(李儇),乾符,15年21.唐昭宗(李晔),龙纪,16年22.唐景宗(李祝),天佑,3年五代十国(907-960)五代01.后梁(907-923,共16年):太祖朱温(开平,6年);废帝朱友珪(凤历,1年);隐宗朱友贞(乾化,10年);02.后唐(923-936,共14年):庄宗李存勖(同光,4年);明宗李嗣源(天成, 8年);愍帝李从厚(应顺,1年);废帝李从珂(清泰,2年);03.后晋(936-946,共11年):高祖石敬塘(天福,7年);出帝石重贵(开运,4年);04.后汉(947-950,共4年):高祖刘知远(天福,2年);隐帝刘承佑(乾佑, 2年);05.后周(951-960,共10年):太祖郭威(广顺,3年);世宗柴荣(显德,6年;龚皇帝柴宗训(1年)十国01.前蜀(907-925):王建(12年);王衍(8年);02.吴(892-937):杨行密(15年);杨渥(3年);杨隆演(10年);杨溥(17年);03.楚(896-951):马殷(35年);马希声(2年);马希范(15年);马希广(3年);马希萼(2年):马希崇(1年);04.闽(897-946):王审知(40年);王延均(3年);王继鹏(4年);王延羲(4年);王延政(3年);05.南唐(937-975):李昪(7年);李璟(19年);李煜(16年);06.荆南(924-963):高季兴(22年);高从海(20年);高保融(12年);高保勗(1年);高继冲(1年);07.南汉(905-971):刘隐(12年);刘䶮(32年);刘玢(1年);刘晟(16年);刘鋹(13年);08.吴越(893-978):钱鏐(41年);钱元瓘(10年);钱弘佐(6年);钱弘倧(1年);钱弘俶(40年);09.北汉(951-979):刘崇(4年);刘钧(14年);刘继恩(1年);刘继元(11年);10.后蜀(933-965):孟知祥(1年);孟昶(30年)北宋(960-1127,共168年,历九帝)01.宋太祖(赵匡胤),建隆,16年02.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22年03.宋真宗(赵恒),咸平,25年04.宗仁宗(赵祯),天圣,41年05.宋英宗(赵曙),治平,4年06.宋神宗(赵顼),熙宁,18年07.宋哲宗(赵煦),元佑,15年08.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25年09.宋钦宗(赵桓),靖康,2年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01.宋高宗(赵构),建炎,36年02.宋孝宗(赵昚),隆兴,27年03.宋光宗(赵惇),绍熙,5年04.宋宁宗(赵扩),庆元,30年05.宋理宗(赵昀),宝庆,40年06.宋度宗(赵禥),咸淳,10年07.宋恭帝(赵隰),德祐,2年08.宋瑞宗(赵昰),景炎,3年09.宋怀宗(赵昺),祥兴,2年元朝(1279-1368,共90年,历11帝)01.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5年02.元成宗(铁穆耳),元贞,13年03.元武宗(海山),至大,4年04.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9年05.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3年06.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5年07.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大顺,1年08.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5年09.元明宗(和世琜),天历,2年10.元宁宗(懿璘质班),至顺,1年11.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元统,36年明朝(1368-1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01.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洪武,31年02.明惠帝(朱允炆),建文,4年03.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永乐,22年04.明仁宗(朱高炽),平庸老实人,洪熙,1年05.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宣德,10年06.明英宗(朱祁镇),顽童皇帝,正统,14年07.明代宗(朱祁钰),景泰,7年;明英宗祁镇,天顺,8年,(复辟)08.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成化,23年09.明孝宗(朱祐樘),弘治,18年10.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正德,16年11.明世宗(朱厚熙),近支即位,嘉庆,16年12.明穆宗(朱载垕),平淡是真,隆庆,6年13.明神宗(朱翊钧),万历,47年14.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泰昌,1年15.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天启,7年16.明思宗(朱由检),悲剧人物,崇祯,17年清朝(1644-1911,共268年,爱新觉罗氏,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01.清世祖(福临),顺治,18年02.清圣祖(玄烨),康熙,61年03.清世宗(胤禛),雍正,13年04.清高宗(弘历),乾隆,60年05.清仁宗(颙琰),嘉庆,25年06.清宣宗(旻宁),道光,30年07.清文宗(奕詝),咸丰,11年08.清穆宗(载淳),同治,13年09.清德宗(载湉),光绪,34年10.末代皇帝(溥仪),宣统,3年扩展资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号

中国历代皇帝的排名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

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

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 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

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

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

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

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

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

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

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

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

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

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

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

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

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

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上一篇:沟沟

下一篇: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