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地图的几何性质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点状符号指符号具有点的性质,不论符号大小,实际上以点的概念定位,而符号的面积不具有实地的面积意义;线状符号指它们在一个延伸方向上有定位意义,而不管其宽度。面状符号具有实际的二维特征,它们以面定位,其面积形状与其所代表对象的实际面积形状一致。点和线的定位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概括的。符号的点、线、面特征与制图对象的分布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寻求用相应的几何性质的符号表示对象的点、线、面特征,但是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对象用什么符号表示既取决于地图的比例尺,也取决于组织图面要素的技术方案。河流在大比例尺地图可以表现为面,而在较小比例尺地图上只能是线;城市在大比例尺地图上表现为面,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是点。由于地图上要素组织的需要,面状要素也可以用点状和线状符号表示。如用点状符号表示全区域的性质特征(分区统计图表、点值符号、定位图表);用等值线表现面状对象等。2、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可将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制图对象是否能按地图比例尺用与实地相似的面积形状表示,取决于对象本身的面积大小和地图比例尺大小。只有在一定比例尺的条件下,制图对象的宽度或面积仍可保持在图解清晰度允许的范围内时,才可能使用依比例符号。依比例符号主要是面状符号;不依比例的则主要是点状符号;而半依比例符号是指线状符号。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有些依比例符号将逐渐转变为半依比例符号或不依比例符号,因此不依比例符号将相对增加,而依比例符号则相对减少。3、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可将符号分为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和定量符号。从原则上讲,传统地图符号只能表现制图对象的四种特征:形状、性质、数量、位置。形状由符号的形象区分,位置由符号的定位性确定。如果符号主要反映对象的名义(定名量表)尺度,即性质上的区别,这就是“定性符号”。虽然依比例符号可以反映出对象的实际大小,但这种大小是由对象在图面上的形状自然确定的,所以普通地图符号除数字注记外绝大多数属于定性符号。以表现对象数量特征(包括间隔尺度和比率尺度)为主的符号称为“定量符号”。凡定量符号都必须在图上给定一个比率关系(并非地图比例尺),借助这一比率关系可以目估或量测其数值。表现顺序尺度的符号仅表现大、中、小等概略顺序,因此属于”等级符号“。地图上有些等级符号通过图例说明与相应的数量建立了联系,实际已具有了定量的性质。4、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可将符号分为几何符号、艺术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图表符号、文字符号、色域符号。这是依据不同图像形式对符号的分类,强调符号的形象特点。“几何符号”指用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较为简单的记号性符号;“艺术符号”是指与被表示对象相似,艺术性较强的符号,它可分为“象形符号”和“透视符号”两类;“面状符号”既可由各类结构图案组成,也可由颜色形成,但它们在视觉形式上不同,所以面积颜色可称为“色域符号”;“图表符号”主要是指反映对象数量概念的定量符号,它们大多由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文字本身是一种符号,地图上的文字虽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性质,但它们毕竟又具备了地图的空间特性,因而无疑是地图符号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形图上的标记符号分为三种,分别为什么?
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际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一般的地形图都是由等高线和地物符号所组成。
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地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制定工作计划。此外,地形图是地质图之底图,地质工作者是在地形图上描绘地质图的,没有地形图作底图的地质图是不完整的地质图,它不能提供地质构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
因而在野外地质工作之前要懂得地形图,会使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一)比例尺是实际的地形情况在图上缩小的程度。因为地面上地形与地物是不可能按实际大小在图上绘出,而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因此地形图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距离之比数,一般有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往往标注在地形图图名下面或图框下方。
1.数字比例尺是用分数表示,分子为1,分母表示在图上缩小的倍数,如万分之一则写成1:10000,二万五千分之一写成1:25000。
2.线条比例尺或称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3.自然比例尺:把图上l厘米相当实地距离多少直接标出,如1厘米=200米。
此外,比例尺的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们一般在图上能分辩出来的最小长度为0.1毫米,所以在图上0.1毫米长度按其比例尺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例如比例尺为1:1000其0.1毫米代表实地0.1米,故1:1000之地形图其精度为0.1米。
从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所反映的地势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比例尺越大,所反映的地形特征越精确。
(二)地形的符号
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含含义及其特征
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等高线的特点为:
(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自行封闭。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听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
(3).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还要附加一些内容)。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程。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地形坡缓,等高线平距长,反之则短。
2.各种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的特征。
(1)山头与洼地 从图4—2—1中可见山头与洼地部是一圈套着一圈的闭合曲线。但它们可根据所注的高程来判别。封闭的等高线中,内圈高者为山峰,如图中A。反之则为洼地,如图中B。
图4-2-1 山头与洼地之等高线特征
两个相邻山头间的鞍部,在地形图中为两组表示山头的相同高度的等高线各自的闭相邻并列,其中间处为鞍部,如图C。
两个相邻洼地间为分水岭,在图上为两组表示凹陷的相同高度等高线各自封闭,相邻并列,如图D。
(2).山坡 山坡的断面一般可分为直线(坡度均匀),凸出,凹入和阶梯状四种。其中等高线平距之稀密分布不同。
均匀坡,相邻等高线平距相等。
凸出坡:等高线平距下密上疏。
凹入坡:等高线平距下疏上密。
阶梯状坡:等高线疏密相间,各处平距不一。
(3).悬崖、峭壁: 当坡度很陡成陡崖时等高线可重叠成一粗线,或等高线相交,但交点必成双出现。还可能在等高线重迭部分加绘特殊符号。
(4).山脊和山谷:如图4-2-2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
图4-2-2 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特征
(5).河流 当等高线经过河流时,不能垂直横过河流,必须沿着河岸绕向上游,然后越过河流再折向下游离开河岸,图4-2-3。
图4-2-3 河流等高线特征
3.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
(1)比例符号 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 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 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以上三种类型并非绝对不变的,对于采用那种符号取决于图的比例尺,并会在图例中标出。
二、读地形图
阅读地形图的目的是了解,熟悉工作区的地形情况,包括对地形与地物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因而不单要认识图上的山、水、村庄、道路等地物,地貌现象,而是要能分析地形图,把地形图的各种符号和标记综合起来连成—个整体。以便利用地形图为地质工作服务。
读图的步骤如下:
1.读图名 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认识认识地形图的方向 除了一些图特别注明方向外,一般地形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右面为东,左面为西。有些地形图标有经纬度则可用经纬度定方向。
3.认识地形图图幅所在位置,从图框上所标注的经纬度可以了解地形图的位置。
4.了解比例尺 从比例尺可了解图面积的大小,地形图的精度以及等高线的距离。
5.结合等高线的特征读图幅内山脉、丘陵、平原、山顶、山谷、陡坡、缓坡、悬崖等地形的分布及其特征。
6.结合图例了解该区地物的位置,如河流、湖泊、居民点等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该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文化等情况。如图4-2-4所示为某地区地形图。
图4-2-4 某地区地形图
三、利用地形图制作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假想的坚直平面与地形相截而得的断面图。截面与地面的交线称剖面线。 地质工作者经常要作地形剖面图,因为地质剖面与地形剖面结合一起,才能更真实反映地质现象与空间的联系情况。地形剖面团可以根据地形图制作出来,也可在野外测绘。
(一).利用地形图制地形剖面图之步骤:
1.在地形图上选定所需要的地形剖面位置。如图4-2-5,绘出AB剖面线。
2.作基线,在方格纸上的中下部位画一直线作为基线A'B'定基线的海拔高度为o,亦可为该剖面线上所经最低等高线之值。如图为500m。
3.作垂直比例尺.在基线的左边作垂线A'C',令垂直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则作出的地形剖面与实际相符。如果是地形起伏很和缓的地区,为了特殊需要也可放大垂直比例尺,使地形变化显示得明显些。
4.垂直投影,将方格纸基线A'B'与地形图AB相平行,将地形图上与AB线相交的各等高线点垂直投影到A'B'基线上面各相应高程上,得出相应的地形点。剖面线的方向一般规定左方就北就西,而剖面的右方就东就南。
5.连成曲线,将所得之地形点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得地形轮廓线。
6.标注地物位置、图名、比例尺和剖面方向,并加以整饰,使之美观。
图 4-2-5 利用地形图作地形剖面线
(二)野外测绘地形剖面图
在做路线地质工作时常常要求能够在现场勾绘出地形剖面,以便在地形剖面图上反映路线地质的情况。首先要确定剖面的起点,剖面方向,剖面长度,并根据精度要求确定剖面的比例尺。绘制步骤与前一方法相似。差别在于水平距和高差是靠现场观测来确定。这时确定好水平距离和高差便成为画好地形剖面的关键。当剖面较短时,水平距离和高差可以丈量或步测,刻面较长时只能用目估法或参考地形图来计算平距与高差或根据气压计来计算高程。 勾画地形剖面一般是分段进行,即观测一段距离后就勾画一段。否则容易画错,失真,如果技巧熟练,地形不复杂时,也可一气呵成。
四、利用地形图在野外定点
在野外工作时,经常需要把一些观测点(如地质点、矿点、工点、水文点等)较准确地标绘在地形图中,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中称为定点。
利用地形图定点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在精度要求不很高时(在小比例尺填图或草测时)可用目估法进行定点,也就是说根据测点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的相互关系,用眼睛来判断测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用目估法定点时首先在观测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即将罗盘长边靠着地形图东边或西边图框,整体移动地形图和罗盘,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盘的o度,此时图框上方正北方向与观测点位置的正北方向相符,也就是说此时地形图的东南西北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相符。这时一些线性地物如河流、公路的延长方向应与地形图上所标注的该河流或公路相平行。
在地形图定向后,注意找寻和观察观测点周围具有特征性的在图上易于找到的地形地物,并估计它们与观测点的相对位置(如方向、距离等)关系,然后根据这种相互关系在地形图上找出观测点的位置,并标在图上。
(二)在比例尺稍大的地质工作中,精度要求较高则需用交会法来定点。
首先要使地形图定向(方法与目估法相同)
然后在观测点附近找三个不在一直线上且在地形图上己表示出来的已知点如三角点、山顶、建筑物等,分别用罗盘测量观测点在它们的什么方向。此时罗盘之对物觇板对着观测者(因观测者所定位置是未知数),竖起砧觇板小孔觇板通过小孔和反光镜之中线再描所选之三角点或山头,当三点联成直线且水泡居中时读出指北针所指读数即为该测线之方位,即观测点位于已知点的什么方向,将三条测线方位记录之。
在图上找到各己知点,用量角器作图,在地形图上分别绘出通过三个已知的三条测线,三条测线之交点应为所求之测点位置。如三条测线不相交于一点(因测量误差)而交成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测点位置应取误差三角形之小点。
具体应用此法时应注意两点:
1.量测线方向时如罗盘砧觇板对着已知点瞄准则指南针所指读数为所求观察点之方位。指北针所指读数则是已知点位于此观测点之方向。为了避免混乱,一般采用罗盘对物砧觇板对着未知数(所求点之方向)读指北针。
2.用量角器将所测的测线方向画在图上时应注意采用地理坐标而不是按罗盘上所注方位。
实际工作时往往将目估法和交会法同时并用,相互校正,使点定得更为准确。例如用三点交会法画出误差三角形后,用目估法找出测点附近特殊之地形物和高程来校对点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