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家谱

时间:2024-04-03 10:59:13编辑:分享君

邢姓族谱

邢姓过琼始祖——邢林遇
邢林遇,其祖先乃周之封国邢侯之后,三国时仕魏为平原侯家丞子昂之裔。传至五代梁开平时,有仕为武经大夫者,始迁于河南开封府。林遇出身于文林郎,能文能武,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和其弟一起奉朝廷的诏令,由福建来琼当安抚使,教育感化黎民,振兴教育事业,教育学生子弟,功绩、威名颇大。后来落籍文昌,世居文昌县水吼村(今属文教镇),家世业儒,为文昌望族,林遇之子仕宋为宣议郎:孙仕宋为参府:曾孙邢章焕,仕元为文昌知县,官阶亦为宣议郎:玄孙邢德良仕元为太使:四代孙邢仔翁元时为守令:五代孙邢延瑜为元屯田千户:六代孙世贤隐居,屡举不仕:七代孙邢文广,诰封文林郎监察御史:八代孙邢宥,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进士,后观政刑部,历任四川道监察御史,福建,辽东巡抚,台州,苏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邢宥晚年从文昌迁会同县,定居 椰村,帝赐名“官回村”(属今琼海县长坡镇)。邢宥逝后墓葬于今文昌县东阁镇斗山。


邢氏家谱


(百家姓典故)
邢氏周公后代 发源河北邢台
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於《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后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后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如南北朝时的邢邵, 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河南邢氏家谱排序

  河南新乡市:  辈序:汝、凤、生、起、顺  河南新乡  辈份:善、作、英  河南省新乡地区封丘县,有两个村庄,分别为北邢庄、南邢庄,这两个村庄的居民大都姓邢。北邢庄村90%以上的居民都是邢姓。  辈分为:天、学、宝、乃、良、成  河南郑州(邢屯)管城区七里河村,另有小邢屯,邢庄,穆庄,七里河村,梁湖村  辈序:中、志、守、国、自、文、学、永、有、德、万、泰、锡、玉、广、兴、隆、传、继、宗  河南省安阳市  辈份:有  河南南阳社旗县  辈份;占、国、怀、玉、更  河南泌阳  辈份:富,国,恩,家,庆,本,立,道,生.  辈份:宝书朝  河南范县  孟、振、守、玉、成、仁、士、学、昌  河南洛阳  辈分:玉、 祥、 传、 孝、 道、 名、 利 、思 、展、 亲 、 温 良 、功 、俭、 让,


谁知道邢氏的家谱啊!!!!


(百家姓典故)
邢氏周公后代 发源河北邢台
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於《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后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后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如南北朝时的邢邵, 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http://www.greatchinese.com/surname/195.htm


邢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邢
  (百家姓典故)
  邢氏周公后代 发源河北邢台
  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於《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后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后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如魏文帝时的邢�99;南北朝时的邢邵;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邢姓人都分布在全国的那些地方??


(百家姓典故)
邢氏周公后代 发源河北邢台
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於《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后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后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如魏文帝时的邢�99;南北朝时的邢邵;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浚县的名人

子贡,孔子高徒,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是孔门十二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因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李崇(454—525)),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浚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14岁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后为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王梵志,一名梵天,隋唐时卫州黎阳县(今浚县)人,著名白话诗人。谢偃,卫县人,本姓直勒氏。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卢楠,字次,又字子木,今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有才压江南之誉。著有《蠛蠓集》五卷。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岗坡村人。景泰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越尝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著有《襄敏集》二卷。李钦聃(1929年——今),字老聃,号称大伾山人,台湾著名书画家,河南浚县城关镇人。他的画路很广,无论山水、花卉、翎毛、人物、草虫等,样样都有深厚的功力,是一位极有创造潜力的画家。 李钦聃自1952年拜名画家梁鼎铭教授学素描,之后又随黄君壁等名家学山水、花鸟和草虫。贾连朝(1946年——今),河南浚县人,2001年1月—2006年1月,担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6年1月—2013年1月,任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朱彦民(1964年——今),艺名朱桢,号美髯公,斋号冰醋斋、怀醑堂、后素轩,河南浚县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师从王玉哲,范曾先生,怀醑堂乃范曾先生所命赏。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等多所学术机构负责人和高级研究员。李学同(1964年——今),河南浚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在职研究生(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现任广东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王远,著名编剧,河南浚县人,电视剧代表作有《水浒后传》、《春光灿烂猪八戒》、《仙剑奇侠传》、《向周星驰致敬先》、《殷商传奇》等;电影代表作为《我和乔丹的日子》。

浚县出过什么名人

  浚县出过的名人:
  1.子贡,孔子高徒,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是孔门十二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因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
  2.李崇(454—525)),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浚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14岁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后为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
  3.谢偃,卫县人,本姓直勒氏。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4.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岗坡村人。景泰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越尝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奖拔士类,笼络豪俊,人乐为用。惟因前结汪直,后结李广,为士论所轻。卒,谥襄敏。越诗性情流露,不须雕饰,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壮之音。著有《襄敏集》二卷。
  5.李钦聃(1929年——今),字老聃,号称大伾山人,台湾著名书画家,河南浚县城关镇人。他的画路很广,无论山水、花卉、翎毛、人物、草虫等,样样都有深厚的功力,是一位极有创造潜力的画家。 李钦聃自1952年拜名画家梁鼎铭教授学素描,之后又随黄君壁等名家学山水、花鸟和草虫,经多年努力,奠定了相当的基础,进而广采博深,虚心观摩,处处请益,并师法自然,体察自然之美,留意物态物性物情物理,作品更见进步。尤其可贵的是他认定"在绘画的学习中永不毕业",换言之,他将不断的"更上一层楼",进步不已。


上一篇:千奇百怪指什么生肖

下一篇:田内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