悻,这个字读音怎么读
◎ 悻
【xìng】
〈动〉
(1) (形声。从心,幸声。本义:恼怒的样子) 同本义 [angry;resentful]
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悻动(怒形于色)
=======================
◎ 悻
【xìng】
〈形〉
(1) 刚直 [firm and upright]
荡莽很悻,道之非耶?——唐· 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
(2) 又如:悻直(刚直;亦指刚愎固执);悻切(刚直)
(3) 固执 [self-willed]
仄闻长者言,悻直非养寿。——宋· 苏轼诗
(4) 又如:悻直(固执,任性)
悻悻意思
悻悻:悻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ìngxìng,怨恨失意貌,刚愎傲慢貌,怨恨失意的样子。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解释:怨恨失意貌。 刚愎傲慢貌。怨恨失意的样子。扩展资料:出处:本镇因一时过慎,其策未即举行,彼悻悻逃去。——《画图缘》《孟子·公孙丑下》:“谏於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他见我这日出门时节,竟自悻悻然去了,说也不和他说一声儿,必然有些怪我。”《画图缘》简介:《画图缘》,四卷十六回。清康熙间旧刻本题“步月主人订”,不题撰人。《画图缘》又名《花天荷传》、《画图缘平夷传》和《花田金玉缘》等,从这些别名可以感觉到,《画图缘》有些闺阁书房之外的情节。才子佳人小说发展到了这一步,在打破模式、有所创新方面有作者努力的痕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悻悻
“悻悻然”是什么意思?
意思:形容怨恨失意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刚愎傲慢的样子。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原文节选: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译文:纵是这样,我难道肯抛弃齐王吗,齐王也还可以好好地干一番;齐王假若用我,何止齐国的百姓得到太平,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得到太平。王也许会改变态度的!我天天盼望着呀!我难道像这样的小气人一样吗?向王进劝谏之言,王不接受,便大发脾气,满脸不高兴;一旦离开,非得走到精疲力竭不肯住脚吗?扩展资料公孙丑在《孟子》一书中记其言颇多,有公孙丑上下两章,6000多字。公孙丑和他的老师孟子一样,终生都没有做过官。《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