荪的拼音
荪的拼音sūn。意思是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即今菖蒲是也(《梦溪笔谈》),竹荪。与一种芳香植物有关。指少司命。《楚辞·九歌·少司命》“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荪壁(以荪草装饰墙壁);荪桡(用荪草做的船桨);荪美(如香草之类。喻美德)。造句: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特产品,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成品酒口感佳,营养丰富,含竹荪多糖、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功效。在仁化县丹霞山上人们常可发现野生的竹荪。寒冷的冬日,吃一吃柴把竹荪卷真不错。
荪怎么读?
荪读作:sūn,声母s,韵母un,声调一声。部首艹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五笔ABIU,仓颉TNDF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称“荃”)。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只有四个1、荃荪[quán sūn] 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2、芳荪[fāng sūn] 香草名。3、荪桡[sūn ráo] 以荪草为饰的船桨。4、荪美[sūn měi] 如香草之美。喻美德。
竹荪怎么读
拼音:zhú sūn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扩展资料:特征: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cm~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遗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竹荪是典型的中温型菌类。菌丝的生长温度为4~28℃,最适温度为20~23℃;低于16℃或高于36℃,生长缓慢。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7~29℃,以20~24℃为宜,最适温度为22℃;高于28℃,生长缓慢,生长势弱;35℃以上,停止生长;低于15℃,发育减慢,菌球萎缩或出现畸形。这里所指的温度,是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培养基所处的地下5~20厘米深和子实体分化的地下1~30厘米深的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地表和地下的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地表的温度高于地下温度,离地表越深,温度越低。栽培时要注意此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