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字的偏旁是什么?
页。顶拼音dǐng注音ㄉ一ㄥˇ部首页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8画五笔SDMY仓颉MNMBO郑码AIGO四角11282结构左右电码7307区位2205统一码9876笔顺一丨一ノ丨フノ丶基本解释基本字义顶(顶)dǐng(ㄉ一ㄥˇ)1、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2、用头支承:顶承。顶天立地。3、支撑,抵住: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顶门立户。4、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
顶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一、偏旁部首:页二、笔画顺序:横、竖钩、横、撇、竖、横折、撇、点。三、笔顺图解:四、读音:dǐng五、基本字义: 1、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2、用头支撑。3、支撑,抵住。4、从下面拱起。5、最,极。6、相对着。7、相当,等于。8、担当。9、代替。10、争辩,冲撞。11、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12、到(某个时间)。扩展资料一、组词:顶礼、冒顶、顶岗、顶板、顶缸、顶珠、顶嘴、顶罪、顶替、顶风。二、词语解释:1、顶礼读音:[ dǐng lǐ ]释义: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2、冒顶读音:[ mào dǐng ]释义:地下采矿时,巷(hàng)道或开采区的顶板塌下来,造成事故。3、顶板读音:[ dǐng bǎn ]释义:矿井内巷道顶上的岩石层。4、顶缸读音:[ dǐng gāng ]释义:比喻代人承担责任。5、顶嘴读音:[ dǐng zuǐ ]释义:顶撞;争辩(多指对尊长)。
顶的部首是什么?一共有几画?
“顶”的部首是页,一共有8画。常作词为山顶,其意思是山的顶部,最高处。读音:dǐng释义: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组词: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 顶字的基本含义是1.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点。头~。山~。~巅。~尖。(~)为顶。2. 用头支承:~承。~天立地。3. 支撑,抵住:~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门立户。4. 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起来了。5. 最,极:~好。。6. 相对着:~风。~头。7. 相当,等于:一个~俩。8. 担当:~班。不~事。9. 代替:冒名~替。10. 争辩,冲撞:~嘴。11.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两~帽子 12. 到(某个时间):昨天~十二点才到家。13.互联网专用词,用于表达“支持”的意思。
山顶的顶的部首是什么
顶的部首是:页《说文解字》:顶,头顶。字形采用“页”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造字本义:动词,头部着地、向象征最高权力的祭鼎跪拜。顶的基本解释顶[ dǐng ] 1、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 :顶点。2、用头支承 :顶承。3、支撑,抵住 :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4、从下面拱起 :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5、最,极 :顶好。6、相对着 :顶风。7、相当,等于 :一个顶俩。8、担当 :顶班。9、代替 :冒名顶替。10、争辩,冲撞 :顶嘴。11、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两顶帽子。12、到(某个时间) :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扩展资料:顶的笔顺:横、竖钩、横、撇、竖 、横折、撇、点、。字形演变:相关词汇解释:1、头顶[tóu dǐng] 头盖或头的最顶部。2、屋顶[wū dǐng] 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承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和构造。3、顶板[dǐng bǎn] 矿井内巷道顶上的岩石层。4、冒顶[mào dǐng] 地下采矿时,巷(hàng)道或开采区的顶板塌下来,造成事故。5、顶罪[dǐng zuì] 代替别人承担罪责。
顶字的部首是个什么?
部首: 页。顶【拼音】:dǐng【解释】: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用头支承。支撑,抵住。从下面拱起。.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到(某个时间)。【组词】:1.头顶:[tóu dǐng]头的最顶部;头的上面。2.极顶:[jí dǐng]最高界限;顶点。3.山顶:[shān dǐng]指的是山的顶部,最高处。4.鹿顶:[lù dǐng]指东西房和南北房连接转角的地方。
鼎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偏旁部首:目。鼎(拼音:dǐ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如:鼎鼎大名、鼎盛。由于“鼎”的重要,又常用于比喻王位和帝业,如:定鼎、问鼎。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里翻滚称为“鼎沸”,比喻喧闹、混乱。鼎又有更新的意思,如:鼎革、鼎故革新。扩展资料〔古文〕鼑《唐韵》《集韵》《韵会》并都挺切,音顶。《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传·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郑注: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又《周易》卦名:巽下离上之卦。又《正韵》:鼎,当也。又方也。《前汉·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又鼎鼎,大舒也。《礼·檀弓》:丧事鼎鼎尔,则小人。疏:形体宽慢也。又周鼎,星名。见《步天歌》。又湖名。《史记·封禅书》:黄帝铸鼎于荆山,后世因名其处为鼎湖。又州名。宋朗州改鼎州。又城门名。《后汉·郡国志》:雒阳东城曰鼎门。注:九鼎所后入。又维舟曰鼎。扬子《方言》:维之谓之鼎。又官名。《前汉·东方朔传》:夏育为鼎官。注:鼎官,今殿前举鼎者也。又姓。未将鼎澧。又人名。《西京杂记》:鼎,匡衡小名也。又《前汉·匡衡传注》: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状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无说诗,匡鼎来。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按:服虔注误。又《前汉·贾捐之传》:捐之复短石显。杨兴曰:显鼎贵。注:如淳曰:言方且欲贵矣。鼎音钉。师古曰:读如字。又叶他经切,音汀。左思《吴都赋》:精若耀星,声若雷霆。名藏于山经,形镂于夏鼎。参考资料鼎(汉字)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