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

时间:2024-04-13 15:38:30编辑:分享君

读四书《中庸》,对其中一篇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1、原文: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译文: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3、感悟:

说到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其实,无论是纲还是目,也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举凡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这样的纲,张开这样的目,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关于中庸的看法

以下纯属个人意见
中庸一词本无褒贬之意。
在儒家的经典当中,中庸应该是指一种不极端的态度。
并不是那种不求甚解的中间主义,而是指一种不走极端的治学态度,略带一点辨证的色彩。
当把中庸作为一种人生态度理解时,我觉得应该也是这样理解的。不会过分张扬,也不会隐没无闻,
是一种进退自由的处境,是一种收张自如的态度。


作文上的红双圈中红双拳和成为作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了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倾诉自己的成长故事往往能以小见大。这篇作文体现出作者对这九十八个红双圈的感激,如果没有这九十八个红双圈,作者也许不会走作家这一路的。
教师能引领学生的人生,能影响学生的前途。文中老师给学生的九十八个红双圈,给了他今天的成熟,正如象他所说的“这是个偶然,更是个必然!”这一个个红双圈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呀!由此可见,老师这个岗位并不平凡,他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他对社会多么重要,对国家多么重要!我们难道不应该尊重他吗?是那九十八个红双圈使作者受到了激励,是老师,改变了作者的一生!与这位崇高的老师相比,有个别教师贬低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使他们受到伤害,对人生失去信心,这样好吗?这是为人师表吗?老师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一个鼓励,甚至是一句话,我们也会受到鼓舞。九十八个红双圈的老师,多么平凡,但是在作者的生命中,他们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你可以适当摘录一些有用的句子,答案绝对正确。
希望你采纳。


上一篇:雅宏

下一篇: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