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四川方言大全
1、安逸 安闲舒适的意思。“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 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例:你好安逸哦!2、藏猫儿 即捉迷藏,又称“逮猫儿”,是儿童玩的一种游戏,指将一小孩的眼睛蒙上,待其他小孩藏起来后, 再让该小孩将他们一一寻找出来。另有“救救猫儿、电棒猫儿、 沾沾草猫儿”等多种玩法。3、装舅子 四川民俗,姐姐或妹妹出嫁时,其哥哥或弟弟一定要穿戴得十分整洁去送亲,称为“装舅子”。此词后指讥讽某人 穿戴讲究、整洁。4、幺儿对自己小孩的昵称,还有非常爱护之意。 在川渝地区的方言里,子女不论男女长幼,父母疼爱,都会称“幺儿”,特别是独生子女,家中长辈都称其为“幺儿”,以表达疼爱之情。5、撇脱 即洒脱,干净利落。已见于宋代。“撇脱”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简单、容易、轻松”等义。6、打牙祭此词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习俗,后泛指吃肉,在四川地区使用得非常广泛。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后来讹传为"打牙祭"。7、打晃晃儿意思是三心二意的。例:今天上课你是打晃晃儿的哦,该你做的笔记在哪? 8、 瓜兮兮 意思是一个人很傻,笨!例:你看他昨天喝酒的那个疯狂哦,瓜兮兮的!
四川方言大全
四川方言有:1:称谓: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 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 老板凳----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老太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嬢嬢----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 幺儿(女)----是对子女的爱称。2:生活用语: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 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 涮坛子----是指开玩笑; 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 打锤----是指打架; 扯筋(皮)----是指吵架或闹纠纷; 刹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 弄归一 ----是指把事做彻底; 整巴实----是指做好; 莫来头----是指没关系; 光董董----是指不穿上衣。3:形容词:悬吊吊的----不稳当(妥); 红扯扯的----红得难看;粑希希的----烂得很; 宝挫挫----不聪明,有点傻; 瓜兮兮的----傻里傻气;温都都的----温热合适 香喷喷的----形容很香; 甜咪咪的----形容很甜。4:歇后语: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丁丁猫(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请);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跑不脱)。5:动物名称:偷油婆----蟑螂;丁丁猫----蜻蜓; 赖格宝----蟾蜍; 缺块儿----青蛙。6:常用语:安逸——四川方言中指“舒服、 舒坦、顺心”的意思,常用语。打牙祭——四川方言中指“吃肉”和“吃好东西”的意思,常用语。撇 脱——四川方言中指“轻松”,“简单”的意思,常用语。雄起——四川方言中指“坚持”,“不服输”的意思,常用语。惹毛——四川方言中指“发脾气”,“发火”的意思,常用语。扯把子——四川方言中指“骗人”,“讲谎话”的意思,常用语。匀兑——四川方言中指“走后门”,“偷偷摸摸不为人知”的意思,常用语。扎起——四川方言中指“撑腰”,“有后台”的意思,常用语。耿直——四川方言中指“讲信用”,“有性格”的意思,常用语。扩展资料:(1)四川方言,指代四川人说的方言,宋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有明显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2)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四川方言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3)四川方言,一般被看作西南官话的代表,和云南话、贵州话共同构成一致性较高的西南方言,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和普通话总体上相当接近,在语调上则差异显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川方言集锦百度百科——四川方言
西南官话明明是北方地区,为什麽百科说是北方方言?
所谓方言,顾名思义是指地方话。大家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人们讲话的发音就不完全一样,于是出现了很多方言,在现代汉语里,大概有八大方言区,这就是:北方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北方方言是指哪里呢?如果我们在一张中国地图上,从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这条线以北都可叫北方方言,这是大致而言,不是说山东,中原不是。为什么这样划呢?因为看一个人讲什么话,不是看这个人在哪,比如一个讲北京话的人在广州工作,我们就不能说他在说广东话。所以划分方言的标准是根据语言的自身的特点,最主要的有两点:语音和词汇。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之间就是在这两点上差异很大。语音的差异我们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打开电视机,拨到广东,福建等地方台,我是不看字幕,一句也听不懂。张国立的“金婚”变成了广东话,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可是看不懂了。每个方言都有自身一套语音规律,圈外人是无法沟通的,另外一点就是词汇的差异。人们之间无法交流,除了语音不同外,就是用词不一样,说了个方言词,别人听了不知啥意思。侯宝林在相声“戏曲与方言”中,就抓住这点,爆了很多笑料,上海人管洗头叫打头,几乎把他吓跑。其他像四川话的“趴耳朵”,东北话的“埋汰”,“嘎达”等。就连“忽悠”这个词,本来是东北方言词,经赵本山春晚上一“忽悠”,现在逐渐被人们认可,被普通话接受了。我听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就说出“刘备在忽悠曹操”,香港电视台时事评论员,说出了“美国在忽悠中国”的话来。这个词大有像“搞”这个方言词一样,在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今天人们都在说“他是搞文艺的”,“这事搞砸了”。
方言的区别主要在这两点上,至于语法也有差异,但是是很小的。比如,“公鸡”,“母鸡”,有的方言叫“鸡公”,“鸡母”,把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后面。
北方方言是一个大范畴的划分,其中各地语言仍然存在着各种差异,像四川话,东北话还是有不少差异的,但总起来讲,人们能够沟通,我们就不划分得再细了。
贵州省地区方言有哪些
1)全省有语言的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万人,其中约有600万人不通汉语。各族语言内部在语音、词汇上也有小的差异,从而形成在同一民族语言里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其中尤以苗语的方言土语最多,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方言,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次方言和土语;瑶语有优勉、斗睦、巴哼3种方言;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种土语;侗语分南北两种方言;水语有阳安、潘洞和三洞三种土语;仡佬语有4种方言。 贵州布依族摩挪簸箕画
彝族和水族在解放前有自己的文字。水族文字是一种从右向左书写的单音节方块表意文字,因有的文字有如倒写或反写的汉字,故又有“反书”之称。苗族文字是1905年英国传教士和当地苗族人根据苗语西部方言的发音特点研制出的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以上几种文字由于文字本身并不完善,加上它们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因而只掌握在少数巫师、教徒之中,在民间没有真正推广使用。 解放后,政府分别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了拼音文字,并在这几个民族的聚居区内试行推广。“文化大革命”期间,试行工作一度终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试行工作恢复。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民委组织专家学者对贵州实验推行的苗文(黔东方言)、布依文、侗文进行论证验收,认为已具备正式推行的条件。199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调查组的意见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要求,向国务院呈文要求正式批准上述三种文字。 (2)民族语文规范标准研制及信息处理情况 由于资金紧张和向国务院申报的苗文、布依文、侗文方案还待批,贵州省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近年来,主要抓了教材和工具书的编纂工作,先后出版了几种民族文字的双语教材和扫盲识字课本,编辑了《苗汉词典》、《汉苗词典》、《布依语常用词汇选编》等词典、工具书。
四川的经典方言有哪些?
四川的经典方言有:假老练、安逸,巴实、冲壳壳、摆龙门阵、瓜娃子、鬼扯火、耙耳朵。1,假老练指没有经验的人还冒充经验十足,在众人面前狂侃。内涵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戏谑踏血说法。 例句:《猫和老鼠四川方言版》中那只倒霉的猫儿的名字叫假老练哦(既《猫和老鼠》中的汤姆)。2,安逸,巴实指从主观感受到对一项事物的好感,满足。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在四川话里,安逸可以代表很多意思。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吃火锅的时候,一口下去,你说”安逸”,就是表示好吃,味道好的意思。如果是有人上班工作轻松,薪水又高,会说”好安逸哦”,这里就表示羡慕的意思。3,冲壳壳、摆龙门阵指不知天高地厚,随口大话。主观上是让人感到很拽。冲壳子和摆龙门阵都是聊天吹牛的意思冲壳子有点形象,你想,连壳子都冲破了,牛也吹破了摆龙门阵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也就是“摆”,门阵的本意是指古代战争中摆的一个阵法,为唐朝薛仁贵所创,现在所说的摆龙门阵一般是指聊天、闲谈的意思。 5,瓜娃子指人的傻,而且比普通话的傻更具有幽默感。可以引申为三种含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单字“瓜”也可以表示傻,读音为降调,陕西方言中和“瓜娃子”意思基本一致。6,鬼扯火指不可理解,毫无意义的话或事。 例句:A对B说:那个娃还有点扯火,居然给他的上司毛起了。A对B说:那个人还厉害嘛,居然给他的上司发火。“二扯火”的意思是:啥子都不懂的人7,耙耳朵“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星此类车型。演变到今天, “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称此为“耙耳朵”。“耙”字应为火字旁的“火巴”,可惜打不出来!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但如今的“耙耳朵” ,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扩展资料:四川话的起源:四川话发源于上古时期非汉族语言的蜀语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之后四川话便随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蜀后,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话。
四川方言有哪些
偷油婆,(蟑螂) 老壳(头) ,客西头儿(膝盖) ,肥懂懂的(又高有胖)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 不得腰抬(很了不起) ,假巴意思(假装) ,爪子嘛(什么嘛),格老子(给我),窝料(小便),雀到(看到),神撮撮(神经病),渠山子(蚯蚓) 丁丁猫儿(蜻蜓)吃莽莽(吃饭) 达了一扑爬(摔了一跤) 瓜西西(傻傻的) 西得好(幸好)睡告告(睡觉) 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