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达山

时间:2024-05-09 19:59:37编辑:分享君

博格达峰海拔多少

博格达峰(Mount Bogda)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海拔5445米,位于东经88.3度,北纬43.8度。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博格达山脉是天山山脉东段的一条支脉,从乌鲁木齐断裂带起,向东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内,全长300多公里。 1998年8月4日,中国人第一次踏上了天山山脉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支来自乌鲁木齐市的业余登山队。博格达在蒙古语里是“神山”、“圣山”、“灵山”的意思,明清时期是漠西蒙古和硕特部的游牧带。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这里的气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气的影响。由于地处亚洲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一月最为寒冷,月平均气温为16~19℃;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2.7-2.9米/秒,在一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总之,每年6-8月是登山活动时期,根据多年攀登的经验登山最佳时期在7月中旬到8月10日之间。

博格达峰海拔多少米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博格达山脉是天山山脉东段的一条支脉,从乌鲁木齐断裂带起,向东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内,全长300多公里。博格达山和它的母体天山一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它在三亿年前的造山运时于海水中初露头角,及至六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才脱颖而出。博格达山主峰在天池南侧,其上三峰并立,成“山”字形,中峰略高,海拔5445米,东峰海拔5287米。博格达以奇为主,以险为绝,三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三峰之下更是千峰竞秀,万壑流芳,景色迷人。目力所及,遍是原始森林和山甸草原,葱笼青翠,风光如画。登博格达山,最让你赏心悦目的是,能在一日之内可见到四季之景。

博格达峰简介

[博格达峰]位于昌吉州阜康市境内,与乌鲁木齐直线距约60km,西北与阜康市直线距约 49km,有柏油路面可通至天池,海拔5445m。博格达峰是东部天山第一高峰,海拔五千四百四十五米,耸立在阜康县南的群山之上。主峰和左右两峰肩连,三峰并起,形如峰架,巍峨壮观。峰区15km范围内海拔超过5000m的山峰有7座,呈近东西向排列,延伸约9km,其中三座相距甚近,仅2.5km,连为一体,主峰居东,即博格达峰。4800m至峰顶,岩石大部分裸露,主要由海西中期侵入的辉长岩组成,由于冰蚀作用,角峰和刃脊十分发育。 3800~4800m,岩石出露面积较小,大部分为冰雪覆盖,此段发育冰川10余条。3800m以上,峰西平均坡度49。,北坡约40。,东坡和南坡较平缓,约30。多。冰川末端高度约在3400米左右。1600~2800m的中山带分布森林和草甸植被,景色秀丽,著名的天池即处于云杉林带之中。

峰顶冰川积雪,终年不化,银光闪烁,与山谷中的天池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了此地高山平湖的优美景色。博格达峰上狂风怒号,气候恶劣,温度常在冰点以下,似乎很难相信那里会有生物。那里纵有少量的水也都冻成了冰。可是,在冰雪覆盖的沙石上,雪莲以及其他无名花卉却养成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居然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可以说是奇迹。博格达峰下起伏的群山,资源丰富。雪线以上生长着雪豹和雪鸡。松林里出没着狍子,遍地长着蘑菇,还有党参、黄芪和贝母等药材。群山之下埋茂着铜、铁和云母等多种矿物。古代许多骚人韵士曾经赋诗赞美博格达峰。此峰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所以被视为本州的锡徵。[博格达山]最早隆起于晚二迭世,在中生代和早第三纪遭受剥蚀夷平,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再次隆升为雄伟的山峰。峰区基本保持原始自然景观。该峰已对外开放,成为新疆对外开放的15座山峰之一。登顶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天池到小冬沟口,再沿大冬沟至三个岔达坂,从此可登顶;另一条从四工河沿沟而上,至力行达坂(3700m),再登顶。峰区主要开展登山、科考、探险等活动,也有些游客喜欢穿越达坂,做翻越天山的考察活动。


博格达峰在哪里

博格达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位于东经88.3度,北纬43.8度,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博格达山脉是天山山脉东段的一条支脉,从乌鲁木齐断裂带起,向东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内,全长300多公里。博格达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阜康市,1998年8月4日,中国人第一次踏上了天山山脉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支来自乌鲁木齐市的业余登山队。博格达在蒙古语里是“神山”、“圣山”、“灵山”的意思,明清时期是漠西蒙古和硕特部的游牧带。博格达峰的气候条件这里的气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气流的影响。由于地处亚洲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平地上干燥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一月最为寒冷,月平均气温为-16°C至19°C;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0°C至12°C。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7.7至7.9米/秒,在一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总之,每年6至8月是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博格达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是什么?

01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海拔约2600~30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介于90°16′E-99°16′E、35°00′N-39°20′N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257768平方千米(与东北松辽盆地面积差不多),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柴达木盆地海拔约2600~30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 盆地西北部戈壁带内缘比高,百米以下的垅岗丘陵成群成束。盆地东南沉降剧烈,冲积与湖积平原广阔,主要湖泊如南、北霍鲁逊湖和达布逊湖等都分布于此。柴达木河、素林郭勒河与格尔木河等下游沿岸及湖泊周围分布有大片沼泽。 盆地东北部因有一系列变质岩系低山断块隆起,在盆地与祁连山脉间形成次一级小型山间盆地,自西而东有花海子,大、小柴旦,德令哈与乌兰等盆地,这些盆地中的河流分别注入其低洼中心的湖泊中。河流大部为间歇性,总计100条河流中常流河仅10余条,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西部水网极为稀疏。盆地内湖泊水质多已咸化,共有大小盐湖20余个。 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一个

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柴达木"为蒙古语,是宽阔的意思。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渐降至2600米左右。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戈壁)、冲积一洪积粉砂质平原、湖积一冲积粉砂粘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因此柴达木盆地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新疆有雪山吗

新疆有雪山,主要是沿着天山山脉一带。在新疆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山头上就有积雪,新疆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大概有3000-4000座。新疆的雪山有博格达峰、托木尔峰、汗腾格里峰、天山、乔戈里峰等。新疆有雪山吗 新疆的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 新疆的北部是阿尔泰山,南部是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天山横贯中部,形成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为2.4万多平方公里。


新疆有雪山吗

  新疆有雪山,主要是沿着天山山脉一带。在新疆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山头上就有积雪,新疆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大概有3000-4000座。新疆的雪山有博格达峰、托木尔峰、汗腾格里峰、天山、乔戈里峰等。

  新疆的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

  新疆的北部是阿尔泰山,南部是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天山横贯中部,形成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为2.4万多平方公里。


新疆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资源评价

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45km处,行政区划属米泉县管辖。地理座标为东经87°48'38″~87°52'30″,北纬43°49'54″~43°52'44″。矿区内有公路通往乌鲁木齐—阜康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地理环境属低山地和平缓丘陵地形。一、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芦草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博格达山褶皱带乌鲁木齐复式大向斜的东北部,该部位属乌鲁木齐向斜的转折端部位。矿区东侧以甘沟以东为界,西侧以石人子沟附近为界,长约8.35km,总面积约32km2。(一)构造特征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为一大的复式向斜构造,芦草沟向斜实际为乌鲁木齐复式向斜构造向北东方向延伸的部分,向斜轴向为北东向,向斜东端扬起,西端倾没,东部翘起部位常被剥蚀。靠近向斜轴部的地层倾角平缓,两翼倾角近于相等,为一等斜褶皱,向斜长度约4.7km。在芦草沟向斜上发育了数量众多的一系列次一级小背斜和小向斜。背斜与向斜相间排列,轴向都为北东向,两翼地层倾角不等,为不对称褶皱构造。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以东部甘沟数量较多,断层规模小,正断层为主。矿区内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两条,一条为芦草沟高角度逆掩断层、断层走向为北东向,延伸长度约1550m,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超过45°。另外一条位于石人子沟以东,为正断层,断层走向NEE向,延伸长度约2300m,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较缓。由于断裂活动,地层倾角增大,甚至地层倒转,构造复杂。(二)地层特征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二叠系分布广泛,三叠系也有分布。现将各时代地层特征按沉积序列叙述如下:1.中二叠统芦草沟组芦草沟组主要为含油页岩沉积体系,根据岩性特征划分为四个岩性段:(1)第一岩性段:黑色砂质泥岩,下部夹有黑灰色细砂岩层,厚度210~465m。(2)第二岩性段:砂质页岩夹薄层油页岩段。岩性为浅灰色、灰色、棕黄色薄层砂质页岩和细砂岩互层夹褐黑色薄层劣质油页岩及白云质灰岩透镜体。地层厚度约350~1100m。(3)第三岩性段:层状油页岩段。岩性为黑、褐黑色厚层状油页岩夹薄层钙质细砂岩、砂质泥岩和白云质灰岩透镜体。地层厚度105~290m。(4)第四岩性段:纸状油页岩段。岩性为黑色涡卷状、纸状油页岩,含有大量鱼化石和芦木化石。中下部为黑色、褐黑色油页岩夹白云质灰岩透镜体和菱铁矿结核,厚度255~1850m。芦草沟组与下伏石炭系角度不整合接触。2.中二叠统红雁池组岩性下部浅绿色砂岩夹薄层劣质油页岩和页岩;中部黑色页岩和浅绿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夹有薄层砂质页岩和白云质灰岩透镜体;上部浅绿色砂岩、砂砾岩。地层厚度295~1200m。与下伏芦草沟组整合接触。3.三叠系三叠系在矿区内出露较小,岩性上部为浅绿色砂质泥岩和中细砾砂岩互层,夹有红色薄层泥岩;下部浅绿色砾岩、砂砾岩和粗砂岩。地层厚度170m。二、油页岩特征及分布特征(一)油页岩特征芦草沟油页岩以赋存于芦草沟组四段上部的纸状油页岩品质最好,其颜色为黑色、黑褐色,风化后呈灰黑色。油页岩体重轻,硬度小,韧性好,页理极发育,含油率较高。赋存于四段下部的油页岩品质差,颜色为黑色、褐黑色、黑褐色和褐色,油页岩致密坚硬具泥质结构,砂质含量高,常含有铁质结核,沥青质,体重大,韧性小,风化后呈灰褐色和灰绿色,呈层状产出。经采样分析,油页岩最大含油率12.66%,最小含油率5%,平均含油率7.06%。钻井岩心分析水分含量最低0.88%,最高2%,平均水分含量1.39%。油页岩灰分含量最低77.4%,最高91.34%,平均灰分含量87.2%,油页岩挥发分含量最低1.51%,最高6.1%,平均挥发分含量3.58%。油页岩体重最低1.88t/m3,最高2.83t/m3,平均体重2.16t/m3。工业类型属于低含油率高灰分油页岩。(二)沉积环境中二叠世初期,由于构造沉降作用,在博格达山北麓地区形成了陆相深水湖盆,芦草沟组沉积时期,为闭塞滞留的深湖—半深湖环境。此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十分有利于水生生物和植物的生长繁殖,有机质十分丰富,具备形成油页岩的有利条件。晚二叠世早期,随着构造隆升,湖盆水体变浅,范围变小,博格达山北麓形成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环境,二叠世末期,东吴运动导致湖盆消失,形成三叠系冲积相—河流相沉积,此时气候变为干燥炎热,形成了陆相红色沉积。(三)油页岩分布特征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油页岩分布于芦草沟组中,芦草沟组二段油页岩以薄的夹层产出,为劣质油页岩;芦草沟组三段油页岩为层状油页岩,经采样分析,含油率较低,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赋存于芦草沟组四段的纸状油页岩品质较好,含油率较高,是芦草沟矿区具工业开采价值的油页岩矿层。芦草沟组四段内可采油页岩层共计23层,平均总厚度为66.18m,矿层沿走向和倾向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常有白云质灰岩夹层,很难按自然形态逐一分层。油页岩矿层呈不规则“S”形宽带状展布,东西两端较窄,中部较宽,矿体分布长度约8.35km,平均宽约1.37km。矿层在矿区北部走向为N25°~55°E,倾角为50°~84°,倾向南东。在矿区中部和中南部走向变为N60°~80°E,倾角约12°~35°,倾向南西,部分倾向南东。矿体最大埋深为500m。三、油页岩资源评价(一)勘查工作程度分析1.地质勘查工作1955年4月,原地质部西北地质局六三一队第八分队对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进行了调查,完成了1∶20万地质图填绘工作,芦草沟属于调查范围之内,提交的报告中对油页岩的分布、质量和储量进行了研究。1957年,原741地质队在甘沟、贺朗峡—白杨南沟一带进行初步勘探,对该区的地质概况和油页岩的分布、质量和储量作了详细研究。1958年,新疆地质局昌吉地质大队在芦草沟矿区进行了初步勘探,分别开展了槽探和钻探工作,于1960年10月提交了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初步勘探工作总结报告,提交了C2级储量41369万t,远景储量448380.9万t。2.勘探程度与精度芦草沟油页岩含矿区勘探程度为普查找矿,共完成钻井4口,总进尺为742.35m,完成了甘沟FG勘探线和芦草沟BC勘探线二条勘探线。线距为2000m,孔距视情况而不定。一般在157~200m之间。两条勘探线仅能控制矿区东北部油页岩矿体,未能全部控制整个矿体。勘探中完成浅井1口计10.8m。在FG勘探线和BC勘探线附近进行了槽探,长度约409.6m。四口钻井中甘一孔和甘二孔采心率分别为94.84%和89.42%,达到质量精度要求,甘四孔和甘三孔岩心采取率仅为69.00%和68.19%,没有达到钻井质量要求。孔斜超过规范要求,200m深度超过10°,且样品分析数量少,代表性差。采样过程中只对岩心进行了取样,样品数量较少且不系统。探槽没有采样。分析项目仅做了低温干馏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没有进行,对于油页岩品质评价影响较大。(二)资源评价本次资源评价过程中,根据油页岩矿层在倾向上厚度变化较大,矿层分布不稳定的特征,钻井所能控制油页岩最大深度为213m,因此,储量计算根据钻井实际控制油页岩的深度计算查明资源储量,钻井控制深度到埋深500m计算油页岩潜在资源量。经过重新计算,芦草沟矿区油页岩资源储量为97094万t,其中油页岩查明资源储量为8944万t,油页岩潜在资源量为88149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为6855万t,页岩油查明资源储量为631万t,页岩油潜在资源量为6223万t。芦草沟矿区油页岩厚度较大,查明资源储量埋深较浅,可以采用露天开采;油页岩潜在资源量开采方式为井下开采。芦草沟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储量29876万t,其中油页岩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5635万t,油页岩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24241万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储量2109万t,其中,页岩油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398万t,页岩油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1711万t,页岩油查明可回收资源储量298万t,页岩油潜在可回收资源量1284万t。

新疆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资源评价

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部妖魔山南段,地理座标为东经87°33'45″,北纬43°48'15″。乌鲁木齐市交通极为便利,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十分发达。矿区自然地理为乌鲁木齐市内唯一高山。一、地质背景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褶皱带北部、博格达山北麓的西部,与准噶尔盆地毗邻,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一)构造特征博格达山褶皱带为半弧形狭长的山麓,由于各时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作用,形成复杂的构造体系,褶皱构造十分发育,断层逆掩推覆作用强烈。断层的切割和地层褶曲导致各油页岩含矿区构造特别复杂。乌鲁木齐地区为一大型复式向斜构造,位于东山—妖魔山、水磨沟之间,向斜轴由西部的南西走向变为东部的北西走向,轴部由下侏罗统地层组成,两翼由三叠系、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地层倾角为30°~50°,向斜转折端向北东方向扬起,在南西方向倾没,其上被新近系所覆盖。在乌鲁木齐向斜的西北翼,妖魔山—水磨沟发育次级背斜构造—妖魔山背斜。背斜南北两翼宽度约3km,背斜轴向为北东40°~45°。由于断层逆掩推覆作用,地层被切割,形成不对称的背斜构造,北翼地层倾角较陡,甚至倒转,南翼地层倾角60°~70°。背斜主要由二叠系组成,妖魔山矿区分布在背斜东南翼。妖魔山地区断裂构造相对不发育,构造线走向北东—南西,正逆断层均有发育,正断层数量少,规模较小,逆断层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主要为高角度逆掩断层,其中规模较大的为妖魔山逆断层。该断层分布于妖魔山背斜的西北部,其走向与妖魔山背斜轴向平行,为NE65°,断层延伸15km以上。断层面倾向东南,倾角50°~80°,断层具有平移错动特征。(二)地层特征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发育的地层从下至上主要由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下三叠统泉子街组组成。1.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下部岩性为黑色、褐黄色厚层—块状白云质中粗粒砂岩、白云岩和砂质白云岩、粉砂质泥岩与中薄层油页岩。含丰富的鱼类、双壳类和植物、介形虫化石。上部岩性为灰黑色油页岩、粉砂质页岩夹薄—中层砂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粉砂岩。与下伏井井子沟组整合接触。2.中二叠统红雁池组岩性为绿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夹灰绿色砂岩、砂砾岩、砾岩、薄层泥质灰岩和紫红色泥岩条带,与下伏芦草沟组整合接触。3.下三叠统泉子街组下部岩性段出露较全,缺少上部岩性段。岩性主要为棕红色夹少量灰绿色砾岩、砾质砂岩、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厚度为137~372m。二、油页岩特征(一)油页岩特征分析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内的油页岩有三种产出状态:第一种为芦草沟组二段的薄层状油页岩,颜色为黑褐色,风化面呈灰白色,页理极发育,呈纸片状,具有弹性,含油率较低;第二种为芦草沟组三段层状油页岩,颜色为黑色、黑褐色,呈厚层状及薄层状产出,风化面呈黄褐色,页理相对不发育,岩性一般坚硬质脆,略含砂质,夹白云质灰岩多层,含油率一般也不高;第三种为芦草沟组四段纸状油页岩,主要由黑色、黑褐色胶结成块的薄片状油页岩及涡卷状沥青质油页岩组成,页理极发育,风化后成纸片状,富弹性,风化面为灰白色,含油率较高。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页岩是芦草沟组四段纸状油页岩,经油页岩分析测试资料统计,油页岩质量最好的是油七层,平均含油率10.06%;其次为油六层,平均含油率8.22%;油页岩质量最差的为油一层,含油率5.14%,矿区油页岩总平均含油率7.0%。经油页岩采样低温干馏分析,焦油产率6.59%,总水分产率2.38%,半焦产率88.65%,气体+损失2.58%。经油页岩工业分析,水分2.75%,灰分77.35%,挥发分14.20%,发热量7.85MJ/kg。据油页岩有机质化学元素分析,油页岩有机质中C含量74.69%,H含量7.33%,O含量9.5%。属高灰分低含油率油页岩。(二)沉积环境早二叠世末期,东吴运动使博格达山褶皱隆起,中二叠世初在博格达山坳陷带,发育了乌拉泊组陆源碎屑沉积,基本是由山麓洪积扇到扇三角洲的堆积。井井子沟组沉积时期,随着本区构造沉降,坳陷范围不断扩大,水体加深,形成泛滥平原与浅湖相沉积。芦草沟组沉积时期,随着构造沉降作用,在博格达山形成深坳陷。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水生生物极为发育,有机质丰富,在滞流闭塞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中,沉积了厚度巨大的油页岩层,丰富的有机质为油页岩形成提供了物质供给。经油页岩采样分析,干酪根类型指数95.7,为腐泥型油页岩,氢指数为481,为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因此,妖魔山油页岩成因类型为陆相山间盆地半深湖—深湖亚相腐泥型油页岩为主,少量腐殖—腐泥型油页岩。红雁池组沉积时期,坳陷范围继续扩大,但水体由深变浅,形成了浅湖相—半深湖相红雁池组碎屑岩沉积。晚三叠世初期,本区经历了一次整体抬升,导致上二叠统下仓房沟群形成了山麓洪积扇和河流相沉积,湖盆已不复存在。(三)油页岩分布特征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油页岩极为发育,油页岩层数多,厚度大,主要赋存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中,第二、三、四岩性段均有油页岩分布。第二岩性段在矿区内只有上部一部分出露,厚度一般0.30~0.50m,最大厚度6.0m,经采样分析,含油率小于3.5%,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第三岩性段油页岩主要为黑褐色层状油页岩和薄层状油页岩,一般含少量砂质,油页岩风化后呈黄褐色,夹有白云质灰岩及薄层砂岩、砂质页岩,厚度66.0m,经分析测试,含油率较低,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妖魔山矿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页岩赋存于第四岩性段中,油页岩呈纸状,以黑色、黑褐色块状及薄层状产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页岩有10层,最小单层厚度0.85m,最大单层厚度31.59m。妖魔山矿区油页岩累计平均厚度63.41m,矿区分布于妖魔山背斜的南翼,矿层为一单斜层,矿层产状较陡,倾角一般在60°~70°(图8-18)。沿走向油页岩层分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沿倾向油页岩厚度略有变化,局部出现矿层分叉合并现象。油六层和油十层矿层结构略复杂,含有夹层,其余矿层结构简单,无夹层。油页岩埋深0~590m。三、资源评价(一)勘查程度分析1.地质勘查妖魔山油页岩的调查始于1948年,高平、宋鸿年、何铭钰等进行东天山地质调查时,论述了油页岩的分布,并对地层、构造作了叙述。1952年,前苏联地质学家马夏庚在博格达山北麓进行了二十万分之一地质调查,对博格达山北麓地层、构造和矿产都作了进一步的论述。1955年,631地质队8分队在妖魔山进行了详查勘探,完成槽探、样品采集和1∶5000地质图编绘等工作。1956年,原741地质队在妖魔山进行了初步勘探,1958年,新疆地质局昌吉地质大队在妖魔山进行了详查勘探,于1960年3月提交了《乌鲁木齐妖魔山油页岩矿区详细勘探报告》,获油页岩C级储量31528.2万t。图8-18 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勘探线剖面图2.勘查程度与精度1956年,原741地质队在矿区勘探时,采用钻探控制深部油页岩,探槽控制地表油页岩的方法进行油页岩勘探,完成三条勘探线7口钻井的施工,勘探线间距为2000m,孔距为200m。由于线距过大,对油页岩控制不够,特别是钻井岩心所采的分析样品有40%没有成果,对油页岩质量评价造成一些影响。槽探中虽然也进行了采样分析,但探槽太浅,对油页岩质量不能全部掌握。1958年,详查勘探时,对原三条勘探线浅部的油页岩采用槽探控制,并且加密了勘探线和钻孔,井网密度线距为1000m,孔距一般在80~120m。共完成钻孔7口,钻井采心率在80%~95%,钻井工程基本达到了质量要求。完成探槽5条,采用了连续刻槽取样方法,基本控制了浅部油页岩质量变化。钻井过程中采用110mm直径岩心管,岩心直径过细对样品化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另外槽探结束后,没有及时采样,油页岩受风化作用影响,质量有所降低,影响了油页岩质量评价。本区目前达到的勘查程度为详查。(二)资源评价1.资源评价本次资源评价中,首先将原储量按含油率3.5%10%三个级别对原储量进行了划分和重新计算。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油页岩含油率3.5%10%级别资源储量为1008.61万t(表8-17)。表8-17 妖魔山油页岩含矿区资源储量变化表经本次评价,妖魔山矿区油页岩查明资源储量为26682.35万t,油页岩查明技术可采储量为14011.34万t,页岩油查明资源储量1866.57万t,页岩油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985.23万t,页岩油查明可回收资源储量739万t。

火焰山在中国哪个地方?

火焰山在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北缘。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历史记载: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传说中的火焰山位于中国的哪里

吐鲁番火焰山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边,它连绵一百多千米,宽十公里,海拔高度五百米左右。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天,外露的表层在阳光烘烤下温度可以达到75℃,热浪肆无忌惮翻滚,是我国最热的地方。《山海经》中称吐鲁番火焰山为“炎火之山”,真是切合。这个夏天最高温度可以达到摄氏47.8度,地面最高温度超出摄氏70度上下。新疆吐鲁番属典型性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尽管年平均气温仅有14.5℃,但超出35℃上下的天数却在100天上下,38℃上下的炎热气温也在40天上下。多年测出的绝对最高温度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面温度能超出83.3℃,是名符其实的“我国热极”。那么,吐鲁番火焰山到底为何这样热?长期以来有几种观点。头一类观点来源于吴承恩,他“觉得”,吐鲁番火焰山的产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有余火的砖,砖落入人世间产生的。当然了,这是传说,但很多读者对于此事坚信不疑。也是有一类观点觉得,吐鲁番火焰山的火来源于地底煤层的自燃。有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吐鲁番火焰山时曾发现,这地区在历史上确实经历过烈火熊熊的时候。原因是构成山体的地质构造中带有煤层。当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产生过自燃,近地面偏厚的早已自燃殆尽,并且还能够看到燃烧后留下来的暗紫色结疤。有关吐鲁番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是有记述。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吐鲁番火焰山),山中经常出现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苗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初次经过吐鲁番火焰山的时候,也曾作诗《经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尽尽皆汗流,孰知造化功。其实,吐鲁番火焰山的炎热干燥,还归功于此处与众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现实中的吐鲁番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产生于六七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球内部横向运动时留下来的许多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产生了吐鲁番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新疆吐鲁番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隔绝。加上地形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出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促使此处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因为山地外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


上一篇:北京南站长途汽车站

下一篇:吊车叉车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