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照相馆

时间:2024-05-16 22:15:01编辑:分享君

寻,小时候的几部动画片

分类: 娱乐/明星 >> 动漫
问题描述:

1.大概是粘土动画,讲的是一家小企鹅。以前在《小神龙俱乐部》拨过。

2.大概还是粘土动画,里面有“粑粑爸爸”“粑粑妈妈”什么的。

解析:

第一个不知道

第二个叫《巴巴爸爸》,



【原 片 名】Barbapapa

【中 文 名】巴巴爸爸

【出品年代】1981

【国 家】联邦德国

【内容简介】

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这是联邦德国的经典动画片,1981年在美国首播。一个很好玩的动画片,巴巴一家可以变成任何东西,巴巴爸爸看到了巴巴妈妈,然后又生了好像七个孩子,各有爱好。

讲述巴巴爸爸及其一家的故事。片头饶舌的介绍令当时的孩子争相模仿;“这就是巴巴爸爸Barbapapa、巴巴妈妈Barbamama、巴巴祖Barbakus、巴巴拉拉Barbalala、巴巴利波Barbaletta、巴巴伯Barbabo、巴巴贝尔Barbabella、巴巴布莱特Barbarix、巴巴布拉伯Barbawum !,听明白了吗,再说一遍。 哈哈“可里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

“他们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祖,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和巴巴布拉伯。…您记住了么?我再说一次,他们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祖,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和巴巴布拉伯…”

粉红色的是巴巴爸爸Barbapapa,黑色头上带了一圈儿红花的是巴巴妈妈Barbamama,这束花是巴巴爸爸初次见到巴巴妈妈时摘给她的,巴巴妈妈还之以轻轻一吻:)

黄颜色的是巴巴祖Barbazoo,她可是个有爱心的小家伙,是所有动植物小生命的朋友~~

像草儿一样绿的是巴巴拉拉Barbalala,她酷爱音乐。片头曲中,她先将巴巴布鲁当成笛子吹,巴巴布鲁不肯陪她玩,变了身溜走了,她就把自己变成了只竖琴弹着玩儿。

橙色的巴巴利波Barbalib爱读书,是巴巴爸爸一家的最用功的孩子,德语中有专门的一个词Streber,表示那种非常非常努力的、经常因此导致其他的学生不喜欢他的那种用功的乖孩子.

画家巴巴伯Barbabo 原则上是黑色的,但他往往会把自己搞的红一块黄一块白一块,满身都是颜料

紫色的巴巴贝尔Barbabelle挺漂亮的,她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更加爱打扮自己了。不信?看看她头上的花儿和颈上的项链,这可是她精心为自己挑选的.

蓝色的巴巴布鲁Barbablue 是个聪明家伙,很爱动脑筋,会对烧杯、烧瓶感兴趣,还会拿着纸笔尺子写写算算。

红色的巴巴布拉伯Barbabravo 是运动健将,到哪都不忘了举两下杠铃锻炼身体(没有杠铃?巴巴伯快变一个!)而且他的性格就像他的颜色一样好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拆他家房子的那些铁机器挥舞拳头的样子~~

BT下载:search.btchina/search.php?query=%B0%CD%B0%CD%B0%D6%B0%D6&type=0


成都哪里拍婚纱照比较好一点

在成都拍婚纱照可以选择在校园、公园、街景、寺庙、东郊记忆等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拍出来的婚纱照都是非常不错的。1、校园校园是许多在学生时代就谈恋爱的情侣最喜欢的婚纱照拍摄地点,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建在郊区,但成都三环内也有一些学校比较适合拍婚纱照,比如四川大学、四川交通大学等,三环内的都是老校区,虽然规模没有新校区大,建筑也比较老旧,但对于想拍摄校园回忆的新人来说反而更适合。2、公园公园也是比较常见的婚纱照拍摄地,成都三环内公园有很多,比如海滨公园、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东湖公园...其中人民公园人最多,百花潭公园最清幽宁静,适合拍古典风婚纱照,海滨公园则是面积最大的,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园进行拍摄。3、街景三环内是成都最繁华的区域,尤其是商业街,更是人流如织,如果新人想拍摄街拍风婚纱照,完全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街道,比如最时尚最繁华的春熙路,小吃最多的玉林路,古色古香的宽窄巷子和锦里......在这些街道里,可以拍摄时尚街拍,也可以拍繁华夜景,还可以拍复古婚纱照,甚至还可以拍搞怪的火锅婚纱照,尽显成都人的吃货本色。4、寺庙如果新人想拍摄古风婚纱照,以一些特殊的古典建筑为成都婚纱照外景地,又不想去古镇或者宽窄巷子扎堆,那么寺庙是不错的选择,在成都三环内有好几座寺庙,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太平寺等都比较适合拍婚纱照,尤其是太平寺,有大片的草地和油菜花,在5~6月还会有大片芦苇荡。5、东郊记忆东郊记忆也是成都三环内比较受欢迎的地方,严格来说它也算一个公园,但和一般公园以绿植湖泊等自然景色不同的是,东郊记忆是一个文化园,由一个废旧工厂改建而成,里面集合了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非常适合文艺青年。

找一个小时候的动漫电影?

这8部经典怀旧的动画片,别忘了陪孩子一起看:现在的六一似乎缺少了我们小时候的那种真挚气氛。所以要想让孩子感受到比较纯正的“六一范儿”,不如带上孩子来回顾一下咱们小时候的那些经典动画。
毕竟那时候的动画是真的经典动画,而不是“粗糙的建模”、“广告插播动画片”也不是“不适合儿童观看”或是被家长举报的无底线片,更不是商业片或是有心之人的有意为之。

六一节来了,这里我就给大家整理了10部经典的怀旧动画,家长可以收藏起来,平时假期的时候都可以陪孩子看一看,让孩子感受一下经典动画片的魅力。

第一部:《小蝌蚪找妈妈》
这部动画的时长很短,只有15分钟,但是它可是一部水墨动画片,也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先后获得了多个国内外的大奖,甚至连动画大师宫崎骏都觉得不可思议。并且,宫崎骏后期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了这部动画的影响。
这部动画片的美感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内容也是非常经典,是80、90小时候经常听的经典故事。

让孩子看看这部动画,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审美,还能够让孩子体验到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体验真正的艺术。同时,也能够让孩子获取一些科普知识。

第二部:《哪吒闹海》
这部动画是“中国手绘动画电影双壁”,它也是一个“第一”,即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它同样也拿过很多国内外大奖,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这部动画的内容是非常贴近原作的,表现形式上将中国特色的艺术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期间不乏中国国粹元素,让很多人都感叹它是“艺术品”。

所以,让孩子看这部动画,也是对孩子审美的一个很好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中华神话的魅力,体验到真正的传统文化。

第三部:《黑猫警长》
这部动画曾经存在一个“怪圈”现象,虽然很多人觉得这部动画很长,但其实它只有五集。

当然,这个“怪圈”其实很好解释,那是因为这部动画太经典了,我们小时候喜欢反反复复地看,并且因为当时电视并不能够点播,导致人们都是断断续续的看,从而产生一种“集数”很多的错误印象。

这部动画中的科普知识有很多,到现在我都记得“螳螂”、“大象吃土”、“鼩鼱”等相关的知识。所以给孩子看一看,不但能够提升孩子的知识基础,还能够让孩子更加充满正义感。

第四部:《大闹天宫》
孩子心中最大的英雄是谁?当然不是什么有光的地方就有大咸蛋,而是孙大圣。这部动画片的优秀让它连续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大奖,毕竟其中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都非常具有民族气息,将经典神话故事与国粹相结合,以至于美联社都评论“美国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

所以,对于这样的一部经典大作,家长必须带孩子看啊,让孩子同时感受各方面的尊享感受。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国内的英雄、文化、艺术等,一点都不比国外的差。

第五部:《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的一个动画片,回想起来,里面最吸引我的,还是阿凡提的智慧以及惩恶扬善的理念。

这部动画的内容设计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向孩子们展示了很多积极正面的东西,让孩子们的是非观、正义感都得到提升,并且还告诉孩子们一件重要的事情:和坏势力作斗争的时候,不能够硬碰硬,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部:《神笔马良》
这部动画可谓是一款“爽”动画,当然,我指的并不是2014版,而是1955版。

这部动画虽说属于木偶动画片,但是却获得了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一等奖,期间的每个细节都做得十分精细,可以说非常的经典。另外,它里面那种“要什么,有什么”的爽快感,也让人深感舒爽。
另外,它还向孩子们阐述了一个真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心若不正,再有能力也不行。
它告诉孩子,为人不可贪婪,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为所欲为。

第七部:《邋遢大王奇遇记》
这部动画是一部教育孩子卫生习惯的好素材,起码我的孩子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动画,而改掉了邋里邋遢、脏了吧唧的坏习惯。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卫生习惯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建议家长还是带着孩子看看这部动画,说不定你的孩子也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第八部:《灌篮高手》
这部动画是一部真正的“燃”动画。
它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热情、激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一种对梦想的执着。这也是我推荐它的原因,虽说它并不是国漫,而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岛国作品。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不是“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这样孩子才能够变得更加优秀,拥有更加正确的是非观,也会拥有更强的文化辨别能力,从而产生更强的文化入侵抵抗能力,不会因为某些东西在“课本”中而受到错误引导。
结语
动画虽老,但经典永存,家长带孩子看起来吧!


婚纱影楼的发展历史

研究影楼设计,必须追溯影楼的起源,婚纱影楼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台湾人引入中国;20世纪末衍生出中国第一家写真馆;2008至2009年,影楼界滋生出新派摄影,特点表现为:规模不大,多以工作室为主,人员较少,拍照质量高,价位也较高,其中新派摄影推出的一对一服务是区别于传统影楼的重要标志。气氛舒适小资,讲究品位,彰显个性,注重原创。 照相馆的延伸国内大部分婚纱影楼的前身是照相馆,当时,人们结婚时一般只拍张简单的合影。照相馆也使用简易的机械相机,化妆也全凭自己喜好,没有专业化妆师和专职摄影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结婚照的要求逐渐多了起来,在拍照时会更换几套衣服,旗袍、军装、古装以及婚纱等。市场要求摄影的分类更加专业和细化,于是一些专拍结婚照的影楼开始出现,它们配备了一些较为专业的摄影器材,有了自己投资的简易工作间。 第一桶金的时代从1992年开始,在台湾风行已久的专业婚纱摄影技术渐渐被祖国大陆吸收引进。1994年,国内最早的一些婚纱影楼开始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时的影楼不仅引进了专业的摄影器材,也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专职的摄影人才,较为专业的婚纱摄影服务也逐渐在工作中显现。“人们在最初的惊奇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接受了这种现代的结婚纪念方式。”金巴黎的经理告诉记者,“在这种消费需求的拉动下,大部分影楼挖到了第一桶金。”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在1997-2001年的时候,婚纱影楼的利润相当高,可达到70%左右,这既是从业者挖到第一桶金的时代,也是婚纱影楼的积累期。 数码的时代在市场利润的吸引下,婚纱影楼的经营者不断增多,这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精致服务的同时,竞争也开始了。在竞争的过程中,行业内部迎来了转型的契机。2002年,沿海城市在国内率先将数码摄影技术应用在婚纱摄影上,同时也创建了首家数码婚纱影楼。这一技术的应用在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影楼内部的工种增多,如电脑后期处理工作,超大幅映像制作等。这不仅要求影楼吸收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内部管理以及相关服务也至关重要。于是,一些经营和管理方式较为成功的婚纱影楼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一些经营不善的影楼或退出行业,或缩减经营项目,由市场造成的行业内部分级逐渐明朗。 服务的时代在市场分级的大趋势下,一些知名婚纱影楼成为了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这些影楼渐渐注意到企业形象在经营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经营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优化细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势下,各影楼力求通过各种方法将服务做得更加周到、细致入微。售前,包括影楼的装修、氛围、格调、接待、介绍等都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售中,从化妆、服装到摄影、取景、后期制作等也力求满足消费者要求;售后,包括镜框制作、保修、补拍等也尽量让消费者满意。到这时,由照相馆发端的婚纱影楼也步入了品牌期。 文化艺术、民族特色的时代 婚纱影楼绝大部分是以欧美西洋文化为主的,进入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时代,各有实力点的影楼都在寻求优势突破。于是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民族特色为亮点的影楼逐渐出现。随着中国的强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文化将作为本位主义,回归市场,向世人展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灿烂的东方古典文明。物以稀为贵,在地球上众多的国家中,具有渊源历史的人类文明发源地的中国,其民族文化是世界历史文明的文化遗产,今天倍受世人关注。因此,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和内涵的“中国式摄影”,必然兴盛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加上如今随着“摄影技术”向“摄影艺术”的过渡,摄影早已超过技术层面,更多追求文化层面的内涵,而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摄影艺术题材。古装苑定位于“中国式摄影”,源于古装苑两位创始人对中国文化的尊崇与痴迷,以及对传承与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和追求。她是以古装造型为主,让顾客在拍摄的同时,能亲身感受到中国古代仕女的那一份柔美、神话仙女的一种飘逸、大侠的豪爽、书生的彬彬有礼及谦逊,通过不同的摄影风格来为客户进行工作。因此,从艺术理念到创作手法,从服饰道具、化妆造型到场景布置,从服务模式到照片等产品设计,古装苑均以中国五千年文化为依托,萃取中国文化元素精华,完全有别于市场以西洋文化为背景的摄影。因而,古装苑必将成为摄影业的权威领导品牌。

影楼的历史

研究影楼设计,必须追溯影楼的起源,婚纱影楼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台湾人引入中国;20世纪末衍生出中国第一家写真馆;2008至2009年,影楼界滋生出新派摄影,特点表现为:规模不大,多以工作室为主,人员较少,拍照质量高,价位也较高,其中新派摄影推出的一对一服务是区别于传统影楼的重要标志。气氛舒适小资,讲究品位,彰显个性,注重原创。 国内大部分婚纱影楼的前身是照相馆,当时,人们结婚时一般只拍张简单的合影。照相馆也使用简易的机械相机,化妆也全凭自己喜好,没有专业化妆师和专职摄影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结婚照的要求逐渐多了起来,在拍照时会更换几套衣服,旗袍、军装、古装、特色服(如:宫廷服、韩服、日本和服、汉族的汉服)以及婚纱等。市场要求摄影的分类更加专业和细化,于是一些专拍结婚照的影楼开始出现,它们配备了一些较为专业的摄影器材,专业学习的化妆造型师、摄影师。有了自己投资的简易工作室。 从1992年开始,在台湾风行已久的专业婚纱摄影技术渐渐被祖国大陆吸收引进。1994年,国内最早的一些婚纱摄影店开始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时的影楼不仅引进了专业的摄影器材,也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专职的摄影人才,较为专业的婚纱摄影服务也逐渐在工作中显现。“人们在最初的惊奇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接受了这种现代的结婚纪念方式。”金巴黎的经理告诉记者,“在这种消费需求的拉动下,大部分影楼挖到了第一桶金。”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在1997-2001年的时候,婚纱影楼的利润相当高,可达到70%左右,这既是从业者挖到第一桶金的时代,也是婚纱影楼的积累期。 在市场分级的大趋势下,一些知名婚纱影楼成为了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这些影楼渐渐注意到企业形象在经营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经营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优化细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势下,各影楼力求通过各种方法将服务做得更加周到、细致入微。售前,包括影楼的装修、氛围、格调、接待、介绍等都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售中,从化妆、服装到摄影、取景、后期制作等也力求满足消费者要求;售后,包括镜框制作、保修、补拍等也尽量让消费者满意。到这时,由照相馆发端的婚纱影楼也步入了品牌期。

有哪些评分特别高的影视剧,你却连一集都看不下去?

那可就太多了,比如说《甄嬛传》,比如说《芈月传》,比如说《那年花开月正圆》,好像很巧合的都是孙娘娘的剧,如果是《甄嬛传》是孙俪的演技巅峰的话,后面那两部其实就是基础了。像《甄嬛传》这样的剧出一部是经典,再出一部就是嚼剩饭了,剧情实际上换汤不换药的大女主剧情,看不下去也是正常的。看《甄嬛传》看不下去,纯粹是因为我不喜欢这种节奏比较慢的剧,也不太喜欢这么宫斗剧。但是其实今天我最想说的就是马伊琍的《我的前半生》,这部剧应该评分还挺高的吧,但是我就是一集都看不进去,完全是因为这个剧的剧情,三观很不正,我不喜欢这样的剧情。自己的感情被第三者插足,然后自己又去插足了朋友的感情,这是什么鬼设定,很难接受啊,为什么这样的女人最终却得到了幸福,而独立自强的女主闺蜜却只能远走他乡。是不是编剧对女强人有什么意见?难道女强人不该得到爱情吗?可能是因为我还太年轻,我理解不了成年人的隐忍,也理解不了成年人对待感情的方式。马伊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她说,她在年轻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接《我的前半生》这样的剧的,因为接受不了女主的窝囊。但是她现在接了,说明她理解了里面角色的那种隐忍的情感。我不行,我还年轻,我到现在都接受不了这个剧带给我的三观,所以我一集都没看。

推荐几部好电影 要经典的 重重有赏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怜的75,但阿甘脑袋里的世界却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国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着便竭尽全力。他周游着历史,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见证着一切,自己也变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他就如一片羽毛,飞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很少回头来估计自己的损失,对于他的人生,也许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永不停止尝试!"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盗火线》

警察与贼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而他就是一个警察,他就是一个贼。他说:我不能任由你们纵横霸道我终将为你们送葬。他说:我一定等到最后。两个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温暖的。

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伤心的城市里展开追逐的游戏,天生注定他们就背负了不同的使命,这让他们只能各走各的,然后决一死战。

电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变成诱饵,当基斯看见阁楼妻子,他的爱人却含着泪摆了摆手让他赶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种放不下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杂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艰苦的抗争,于是,他用了19 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诗式电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著,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国上流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阿拉伯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裸露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则第一条——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恶似乎一直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的主流。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被那个高深莫测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仿佛一道蛛网暗示着观众:它是承载宿命的罪与罚。在自私、贪婪、充满欲望的大都市里,上帝曾发动过洪水来洗涤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罪犯却似乎只想用鲜血来召唤那宿命的审判。

据说,“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教父》

冷静的法则与狂热的欲望似乎永远都是孪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规则”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地借此形式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教父却似乎是可以自由游走其间的骇客,只需要用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就可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病毒。规则在他们的手中只是用来束缚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终目的。他们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以弥补法律在自由社会下的不足。

维托.科利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以宗教为掩护的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维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动声色地来贯彻他的主义。


道德似乎在这里变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天堂电影院》

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每个画面都可以带你在记忆里翻山越岭。

一位母亲正因远方的儿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离家的儿子现已是罗马著名的导演。儿子回来了,他是来参加老放映员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礼的。

在他的童年时代,村民们都喜欢到镇上的“天堂电影院”里看电影。慢慢的,还是小男孩的也与老放映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小男孩在一场胶片引起的火灾中救了老放映员,老放映员的眼睛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当上了放映员。后来男孩长大了,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结果女孩与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员的劝告,远走他乡。

三十年后,成名的Salvatore回来参加老放映员的葬礼。老放映员给他留了一份礼物,那是当初被镇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每一场吻戏,每一场吻戏如走马灯般在宽大的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 xxxx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延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这样的家伙面前丢脸……

——《猜火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如果说何勇的高亢是一种醒着的痛,那么马克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被麻醉后的苏醒。

这是一场酝酿于青春期的暴动,一种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愿意回家,只愿在冷冷的街灯下孤独游荡的叛逆。

这电影仿佛有一种呼喊,要么砸碎这万恶的社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要么完全的融入其中,当一个随波逐流的傻蛋。

他们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钞票去咒骂周遭的一切,你也说不清他们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土豆”说:“时装在变,音乐在变,迷幻药在变,一切都在变。”

马克终于“醒悟”,在出卖朋友后,大笑着扑入那个他曾经鄙视的世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也许是一次结束,但影片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当马克钻进那个肮脏的抽水马桶,一个新的世界就已经诞生了。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爱玛》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爱玛》是英国与美国1996年联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爱玛·伍德豪斯这一漂亮、聪明、性格开朗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并充作穿线人物,通过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但什么是爱情呢?在一部瑞典电影中,有两个男人互相谈论女人,A对B说:别傻了,她们根本不需要爱,她们需要的只是重视,独一无二的重视。大仲马曾说,其实世界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死去的人不会欺骗我们。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勇敢的心》

事实证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学家们精心编纂的字眼或者君主们大发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对于无产者来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绘了压迫与自由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这种对抗大多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结构的矛盾。

对于一个努力来说,自由的含义也许仅仅意味着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挞,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华莱士其实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人权”,哪怕流干鲜血。这种精神令人敬畏。但时代的先行者们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几百年后的变迁,因为醒来得太早,他们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条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发现地球是圆的。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意义就在于,虽然注定失败,但毕竟触痛了那根神经。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苍蝇》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电影曾该片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据说镇压斯巴达克斯的大奴隶主苏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在他的《希腊名人比较列传》中说,年轻时的苏拉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笑容,极富同情心,常常会因为同情而潸然泪下。然而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残酷无情。尽管他以权力和荣誉会败坏人性为由谴责过分地占有权力和荣誉,但是他并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欲和荣誉感,而是拼命地去追求。他不仅使自己在追求权力荣誉时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也使他的竞争者们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尔说,政治使人变得罪恶。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堕落天使》

杀手将在明天死去,爱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堕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世界没有你真正要的坚持。
生活就像我们上小学时候的算术题:有一个水池N立方米,进水管每小时进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请问什么时候水池是满的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生活。成年以后的你就会明白,进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体验,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这个水池永远不会注满,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里面是空虚、挣扎与茫然。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

中产阶级的莱斯特.伯哈姆已经活不到一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
他就着在那个繁华的美国,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市郊,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该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象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没有成就,他厌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刚做完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珍妮和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好象又重新的复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幻想中,事态逐渐地向着十分有趣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幻想而变得有意义,但起码它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可能不,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吗?是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矶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终日奔走于生死之间,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天,他来到一家医院,可惜他来晚了一步,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已死在了手术台上。主刀大夫玛吉?瑞丝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决定留下来帮助玛吉战胜精神上的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美丽的玛吉。为了能真实地接触到玛吉,他冒险使自己显了形。
天使的爱也许更带着几分人世间所未有的纯净,而塞思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凡人的世界。面对着无法割舍的对玛吉的爱,为了能与玛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身份,堕落于人间,从此做一个凡人。这对于他来说也许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愿望,但是在愿望与付出之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对于天使的爱情,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于是变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真实还是想象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这里玩了一个大大的花招。本来这不成一个疑问,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传说”之意(意大利原文是什么呢?)。但是影片一开始导演却让迈克率先登场,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大家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自然所有的听众都像我们,既对他的话抱有怀疑,又对他的故事充满兴趣。所以那个乐器店老板最后才会站起来,伸伸腰懒懒地说:"好了,你的故事编得真好,可是我们的店要打烊了。”

没有人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也许除了迈克和导演。但是导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吗?其实他的这种拙劣的"伎俩”正表明了他是最怀疑的一个。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试图对别人进行说服的。那么他在这里实际上利用了人们的不相信作为了讲故事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说这种策略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因为这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一个手段。而到最后,导演还让迈克试图去挽救1900显得更加的拙劣,导演弄得太"现实”了,以致于故事失去了传说的那种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迈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晕头转向,我不由暗自发笑。他们似乎最后都被迈克说服了,相信了有这么一个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惊的是,最后的迈克依然那么年轻,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声早已远播,为什么似乎除了迈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而需要迈克那么费神地去一个个说服?


无主题变奏


这部影片很难让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分析。从一开始1900就存在于船上,并令人神奇地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弹钢琴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音乐本领。他一开始没有下过船,我们无法分析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导演给我们的呈现。这时他还没有看过陆地,所以他不可能产生最后的那个念头,要不就无法理解他曾经产生过到陆地上转转的念头,并几乎把它付诸于实践。这时我们只能把他没有下过船这个事实解释为他没有想过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话,岸上有吃人的大鲨鱼。但是很显然,后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后恐怕是无法再产生那样的影响的——否则我们只能把他解释为白痴。所以这时他的不下船只能说是一种偶然,而没有原因,没有原因也就没有意义上的价值。他后来听到了那个农民诗人(他能听到海的歌唱,并说出那一席话,不是诗人是什么?)的话,开始对岸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更与整个影片的精神主张相悖逆,此处岸反倒显得更有神秘感,而意义重要。再到后来,他遇上了那个女子,爱情产生了,他上岸的冲动更加强烈,终于他要下船了,这让我们的心悬了悬,我们兴奋而紧张,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潇洒地把礼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后重新回到了船上。我们说,直到这个时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学意义,并凸现了价值。然而此时他的人生已经临近结束,影片也即将结束。那么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们怎么分析它始终贯穿统一的主题呢?

真诚还是虚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与爵士乐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戏剧化了,也就显得太做作了。先不说爵士乐手,1900那似乎真诚投入的感动也让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为自己的对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钦佩的。一对一的比拼进行得很激烈,导演运用了各种能够想得起来的手法对整个气氛进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说这些手法都没有新意,比如说通过观众的表情来侧面表现),等1900被迫弹起《圣诞之歌》时我的心很激动,我以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现了,等到1900重复爵士乐手的演奏时我依然对导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后1900弹起那首令观众激动万分,也让银幕下的影迷激动万分的乐曲时,我却感到了失望。导演还是无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为弹得快就是好音乐吗?那么大家都比快好了!这让我想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那里,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钝,如未开刃的黑铁,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剑,甚至树枝、木条等等作为兵器。而他们的武功往往也是温和的,如太极拳,但是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我本来以为1900也会是这样的高手,他弹最简单的《圣诞之歌》,弹爵士乐手弹过的乐曲,外行人是吃惊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乐鼻祖者他应该是能听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样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里却像获得了新生命,正是这让他黯然认输。我想这总比让1900拿跟香烟燃钢丝要有意思的多吧。

还有1900一开始是退缩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乐手为什么要同他比赛,他"真诚”地为爵士乐手鼓掌,并感动得泪水长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乐手的一再相逼,终于暴露了真面目,有点恶狠狠地对爵士乐手说:"混蛋,这是你自找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一瞬间他开始的真诚在我的大脑里都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刚开始的真诚此刻仿佛带了点阴暗的色彩。我不喜欢他这样,我倒宁愿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争斗,他就是他,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只爱音乐的天才!


爱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时候,1900还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女人的兴趣,这让我有点暗自着急。我认为一个没有下过船的人,爱情对他来说可能更富于传奇。以他当时的名气,他的身边应该环绕着数不尽的美丽的女人,她们应该为他着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不,导演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让一个肥胖的小号手追随在他的身边。然而到了后半部,导演似乎终于觉得有必要关注关注这位传奇年轻人的私生活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这个女主人公正是曾给他过影响的那个农民诗人的女儿。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亲。因为她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张唱片中的那首乐曲,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或者爱情,给了他灵感;第二,因为她没有能接受他的礼物(奇怪的是她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而且那时她离他更远,且她的声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释是他处于下风口。但是从常识上判断,他处于上风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点。),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张唱片毁掉了(迈克把它修整好,塞进了钢琴里,但是也许他应该把它收藏起来留个纪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毁掉吗?);第三,因为她(当然也因为她的父亲),1900准备上岸去生活,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并间接促成了他那个伟大的念头。从这里来讲,那个女孩子的出现是恰当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总让我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或者如上面所说推动故事情节的一些发展。因此在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个道具的作用,爱情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要去死?


1900 最后的死让人心里很难接受。如果要怪的话,我认为应该怪导演。因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吗?1900惧怕上岸,只是因为他感到陆地太远了,城市远得看不到尽头。这让他心里发慌。他怕自己陷入到这种无穷无尽中去,从而无法再纯粹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因而套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他要的是纯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适——的世界就是一条那样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过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键上,而琴键也是有限的。从始至终,他表达的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欢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习惯而且不得已。并且他表达的"船”并没有强调必须是"此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换一条船他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何不给他换条新船,而必须让他跟这条旧船一起死去呢?

这样的质问也许会让导演、也让所有的观众尴尬,这将使故事的结局急转直下,并失去那一层人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许我这样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艺术化了!


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想象


尽管我说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并不表示我就那么反对浪漫化。事实上,不管是对《海上钢琴师》,还是对《树上的男爵》,对他们的结尾我都抱有遗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那样去处理,在我的想象中,1900应该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说迈克不应当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在某个船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家,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他的乐声美妙动人,而且——据说他从不下船。从别人的描述里,迈克意识到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这时一丝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迈克的脸上绽放,于是音乐响起,是1900狂风暴雨似的钢琴声,在琴声中镜头转向大海,海上有美丽的船只,船只背后是美丽的晚霞,船只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琴声像是从每只船上飘出来的,那么多,那么急骤,仿佛有多个1900在一起弹奏似的。于是字幕升起……

同样,男爵没有必要拉上那个热气球,他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沿着树向远方爬去,越爬越远,渐渐地在众人惊讶的视线里变成了一个小点,最后连这个小点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终生没有下过树的男爵……


最早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是哪张?

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是第一个把摄影带到中国来的人。1844年,他以法国海关检察官的身份,随法国贸易谈判团来到中国,参加中法《黄埔条约》的谈判。在中国期间,埃及尔用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拍摄了两国代表的肖像。他们是法国代表拉萼尼和两广总督耆英。耆英后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他曾和英、法、美、葡等国的使臣互赠“小照”。这张照片即为埃及尔所摄,此时距达盖尔摄影法公布仅五年,是最早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中国最早的照片是谁拍摄的?

1839年摄影术发明了。在摄影术发明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842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一位法国海关官员,从法国乘船出发,于次年到达亚洲和中国,并且使用十分笨重的摄影器材(图1、2)和化学药品(图3),拍摄了一批有关中国的达盖尔法金属版照片。这位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国的土地上拍照的人,就是法国人埃迪尔( jules itier,1802-1877)。从此,在东方的土地上,揭开了摄影的历史篇章。
  1、达盖尔法照相机,十分罕见的三箱抽屉式伸缩调焦。比起普通的两节套装,收缩后体积更小。吴钢摄
  2、这台抽屉式相机上的铜制镜头上有齿轨调焦装置。 吴钢摄
  3、保存至今的达盖尔摄影法使用的化学药品。 吴钢摄
  1843年,法国海关的使团团长埃迪尔到达中国的广东沿海。他的行李中,有几个巨大的木箱,里面装的都是刚刚发明不久的达盖尔法的摄影器材。埃迪尔在中国的旅行和工作当中,拍摄了许多金属版的照片,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反映中国题材的摄影作品。
  埃迪尔在中国的摄影活动,引起了当地人们的极大兴趣,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种神奇的机器。把一块像中国的铜镜一样的金属镜子,放在一个木箱里面。


纸质照片如何做成电子版

操作手机:华为p40pro操作系统:emui11纸质照片做成电子版的具体操作如下:1、首先下载照片扫描仪并打开,用手机对准纸质的照片,将照片放入框架中。2、然后点击界面中的拍照按钮,点击屏幕右下方查看图片。3、最后调整边角,调整边框形状,就可以把普通照片变成电子版。纸质照片的发展历程:纸质照片是相对于数码化照片而言的。在数码相机出来以前,照片都是利用感光纸张在胶片曝光后冲洗出来,负载在物理的纸张上面来显示图片效果的,而在高科技技术的今天,纸质照片逐渐推出了历史的舞台,除了一些证件照需要纸质照片外,大部分都以数码化的照片留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纸质照片数字化保存,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记录消失,纸质照片应该尽早数字化保存。一旦残破到无法修复的时候,这个损失不是金钱能买回来的东西。

拍电子版的证件照一定要去照相馆吗?我拍下自己的二寸照片能作为证件照吗

可以,只要照片符合相应要求即可。以护照为例:2012年7月17日起,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开始受理、签发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使用的第13版护照。1、着白色服装的请用淡蓝色背景颜色,着其它颜色服装的最好使用白色背景。2、人像要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3、公职人员不着制式服装,儿童不系红领巾。4、尺寸为48毫米×33毫米,头部宽度21至24毫米,头部长度28至33毫米。扩展资料证件照尺寸规定:1、身份证证件照尺寸:22mm×32mm;2、驾照证件照尺寸: 其规格为22mm×32mm;3、车照证件照尺寸:60mm×91mm;4、1英寸证件照尺寸:25mm×35mm 在5寸相纸(12.7X8.9厘米)中排8张;5、2英寸证件照尺寸:35mm×49mm 在5寸相纸(12.7X8.9厘米)中排4张;6、3英寸证件照尺寸: 35mm×52mm;7、港澳通行证证件照尺寸:33mm×48mm;8、小二寸证件照尺寸:35mm×45mm;9、护照证件照尺寸:33mm×48mm。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证件照

全球拍特效摄影的介绍

全球拍特效摄影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到国家重点扶持。以此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投入数百万资金打造的全球拍·特效摄影实体连锁店项目,也强势拉开序幕。北京中创华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和北京发明协会成员单位。全球拍特效摄影公司长期致力于化工、电子、机械、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设备、生物工程、数码影像等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及推广事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全球拍特效摄影公司拥有自主产权写字楼,并率先在科技咨询领域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审核认证。

上一篇:黄小鸭

下一篇:也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