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地图

时间:2024-05-22 17:16:53编辑:分享君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浙江杭州,终点是北京。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浙江杭州,终点是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4年9月,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京杭大运河的水系特征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有多长?

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的意义: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京杭大运河的起始点在哪里?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浙江杭州,终点是北京。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浙江杭州,终点是北京。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京杭大运河南起于杭州,终在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其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原诗:《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扩展资料:《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诗作)

写出元朝漕运路线和海运路线

  漕运路线:江南——江南河——邗沟——黄河——东平——临清——直沽——大都
  刘家港——东海(黄海)——渤海——直沽——大都
  元初漕运大致循唐宋大运河旧道入大都,但因旧运河失修,只能采取水陆联运。至元十八年(1218)修凿济州河,引汶、泗水经济州(今山东济宁)西北至须城(今山东东平)安山,南来运舟由徐州经济州河入大清河,至利津(属今山东)入海,海运至直沽,再水陆联运至大都。二十六和二十八年会通河(须城安山至临清)与通惠河(通州至大都)凿成,元代大运河全线沟通。此外,至元十八年凿成纵贯胶州湾与莱州湾的胶莱河,又形成一支海河联运路线:运舟从江苏淮安顺黄河(黄河“夺淮入海”前的淮河故道)东下出海口,沿海北上入胶莱河,再经海道至直沽。
  海上航道前后有三次变更﹕第一次航道从至元十九年(1282)沿用到二十八年﹐主要是傍海岸航行﹐遇沙搁浅﹐艰难曲折﹐航期长达两月余。二十九年﹐朱清聘请长兴(今属浙江)人李福开辟新航道﹐部分取远洋航行﹐路线较为径直﹐航期半月至月余。三十年﹐海运千户殷明略又开新航路﹐自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开洋至崇明三沙(今上海崇明西北)﹐东行入黑水洋(江苏北边以东一带海面)至成山(今山东荣成县成山角)﹐然后西北航行入直沽。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在那里?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起点在北京,终点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中国大运河的主要航道

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卫河、通济河段)、京杭大运河(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段)、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 隋唐大运河,中心洛阳,北到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以河南为中心,向北河北、北京,往南经过安徽、江苏、浙江,连接六个省市,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造就了沿线城市的繁荣,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河道,包括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遗址和永济渠部分河段,涉及河北、河南、安徽三省。隋唐大运河的其他河段与京杭大运河重叠。 中国大运河中的京杭运河部分,主要包括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七部分河段,途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有着巨大贡献,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安)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区,南到杭州。流经通惠河(北京-河北廊坊)、北运河(河北廊坊-天津)、南运河(天津-山东临清)、会通河(山东临清-山东枣庄)、中河(山东枣庄-江苏淮安)、淮扬运河(江苏淮安-江苏扬州)、江南运河(江苏镇江-浙江杭州)。全长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苏北运河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三分之一,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江苏淮安是大运河与淮河、黄河故道的交点,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上的主干航道西段萧绍运河(旧称西兴运河)系古代人工疏浚、开凿而成;东段利用余姚江天然水道,余姚江在余姚县丈亭以下,江宽可达150~250米,水深约4~5米,至宁波市汇入甬江。因运河穿越的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的水位高低不一,历史上只能分段航运。1966年兴建15~30吨级升船机多座,1979年又按40吨级标准浚治航道,1983年全线通航。第二期运河改造工程航道标准提高为100吨级,钱塘江沟通运河工程实施后可直达杭州,与京杭运河联结。浙东运河据考证约在春秋晚期,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越国时称为“山阴古水道”,它从钱塘江开始,经曹娥江、姚江和甬江,汇入东海。此后,经历朝历代的多次整治和疏浚,形成了集灌溉、防洪、运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上大动脉。在越国有了杭甬运河前身的基础上,晋人沟通了姚江与萧绍平原河道的联系,使它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秦统一中国后,对沟通钱塘江和长江的对道作了整治,初步奠定了江南运河浙境段的基本走向。隋炀帝在开凿京杭运河时,对它也作了整治,使它与京杭运河沟通更畅。唐中叶,曾多次对杭甬运河进行疏通、深挖和修筑,并对两岸平原河渠作了整治,便利了灌溉和航运。南宋时,历时近一个世纪,对其全线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疏浚,通航状况又有很大改善。清康熙年间,在杭甬运河上大规模修筑了运道和河堤,方便了运河沿线的水路交通。运河两岸,山川秀丽,人才辈出,古迹荟萃。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杰出代表,以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等为代表的大家蜚声中外。有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它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还有运河畔的爱情圣殿——梁祝文化公园。招宝山留下了戚继光、林则徐等众多民族英雄的史迹。

大运河的通航有什么历史意义

古时候陆运相比水运,消耗很大,且路途多险阻,所以那个时候水运作为比较重要的运输方式,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控制.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漕帮,漕运繁荣一时,为统治者贡品的运输,沿岸各州县商帮的互通有无做出来很大贡献.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4.方便南粮北运.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特别是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其一》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2]----可见大运河对日后中国南北经济交通的巨大影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的写照.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很想知道,黄河跟京杭大运河,是怎么交汇的?

京杭运河与黄河交汇,船过黄河,但黄河水不大量流入运河,这就需要设计者的智慧了。方法有两种。

古代京杭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运河与黄河交汇时,在黄河两岸都建有船闸,运河的船从船闸出来,过黄河后对面船闸打开,船入闸后又关上,再开下游的船闸,船重入运河。但现在山东济宁以北的运河已经没有航运作用了,也就没有京杭运河与黄河交汇的问题了。

现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又重新出现与黄河交汇了。但调水而不通航,解决交汇时的方法就简单了,利用涵道让水从黄河底下通过,就似公路的立体交叉桥一样,黄河水与南水北调的水互不交汇,各行其道。

简单来说:利用+控制+调节。

1、利用河流水位高低;通州、黄河和丹阳水位高,那就流入运河,而海河、长江和钱塘江水位低,那运河的水就流入这里(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2、用河闸控制水位以适合船行:水往低处流,但高差太大了那就成了瀑布。方法就是用多级闸门,原理很简单,参考三峡大坝的五级船闸。

3、调节。古人的各种聪明才智。没深究,不细述。

上大图:




参考:

1、京杭大运河: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杰作

2、世界最长运河: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

但是现代的大运河到山东济宁就中断了。

这个问题以前我也想过,黄河是一条季节性很强的河流,如何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与运河交汇,还要通航,又要防灾,古人还是绝顶聪明的。

京杭大运河在元代的漕运,由于黄河经常泛滥,高处水源缺乏和工程不够完善等原因,以致终元之时,海运仍占主要。明、清两朝重点治理京杭大运河的策略主要有:一是找准分水地点。 元代在济宁会源闸分水,由于元初至明初,黄河经常北决,泥沙向东北淤积。会源闸分水不当,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下,实施南旺分水,遏汶水至此,六分北注,四分向南,成功地解决缺水,使漕运得以畅通。二是解决黄河和运河分离问题。因为淮阴至徐州间借黄行运风险 大,明清两代,对鲁桥至淮阴的运河,曾多次开凿新河,直至1703年,差不多用一百二三十年时间,为避开300余公里黄河之险,终于开凿了大约同样长度的运河,使黄运分离。三是对江淮间的运河,以开挖月河的方法,使湖漕分离,以避诸湖风浪。四是解决运河与黄河的交叉问题。因为黄高运低,为缩小黄运之间的水头差,而采取弯道,故有“三湾顶一坝 ”之说,今淮阴西南的一段运河,与黄河之间就变成“之”字形弯道。同时在淮安与马头镇之间不断开凿引河,以人力、畜力牵挽,漕船才能出闸过黄。?

 不幸的是1855年黄河改道,由江苏云梯关入海变为山东利津入海,又一次改变了京杭运河的命运。为了打通山东段运河,就在黄河穿运处筑坝设闸,“借黄济运”。不久黄河又在郑州决口,泛滥于淮北大平原,山东黄河断流,无水可借,大运河漕运再次受到打击。虽然京杭运河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不能全线通航了,但其作为贯穿我国五大水系的惟一南北水运大动脉,对东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京杭大运河如何过黄河图解

运河是在河南与山东交界的地方通过黄河的。大运河穿过黄河现道之处,是京杭运河最高地点,可视为京杭运河在黄淮之间的分水岭,穿黄处河底高38m。从天津市至穿黄处,京杭运河河床高度相差41m。当运河上的船只过黄河时,船只进闸后,上闸门关闭,下闸门打开,高水位的黄河水就自然流入运河,当水位一致时,运河中的船只就可以驶入黄河;当船只离开黄河再次进入运河时,运河上的上下水闸反向操作,船只就可以顺利通过黄河而去。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杭州市几个区的分布地图

杭州市有十个区,分别是: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行政区域:2019年4月2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杭州钱塘新区,面积达531.7平方千米,托管管理范围包括江干区的下沙、白杨2个街道,萧山区的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5个街道,以及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其他区域(不含党湾镇所辖接壤区域的行政村)。辖区: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街道社区:92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23个乡,597个社区、807个行政村。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市

杭州行政区划图

如下:2021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方案落地。撤销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撤销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撤销余杭区,设立新的余杭区,设立临平区,设立钱塘区。调整前区划——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位置境域杭州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杭州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城市原点(零千米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

上一篇:金华市

下一篇:山西电信营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