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夷陵是现在的宜昌市。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设立地级市。全市现辖五区、三市、五县,常住人口415万,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宜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20万人。 宜昌依长江而建,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位居湖北省第二位,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国家重要的交通动脉。宜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4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宜昌是湖北省唯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同时享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钢琴之城等美誉。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硖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夷陵是哪个城市
夷陵,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 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长江西陵峡两岸。夷陵区总面积3438.99平方公里,辖1街9镇2乡2个乡级单位。小西塔街道办事处为区人民政府驻地。截至2017年底,夷陵区户籍总数为521481户。“水在这里和伊,山在这里和岭”,因此得名“伊岭”。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宜昌市夷陵区。7月28日,夷陵区正式成立。夷陵区境内有高速公路6条,国道3条,省道6条,胶柳铁路、雅宜铁路。夷陵区有三峡人、三峡大坝等旅游景点。夷陵的地理境域:夷陵区位于鄂西山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长江西陵峡两岸,110公里之间° 51’~111 ° 39',北纬30度° 32’~31 ° 东西最大水平距离71公里,南北最大垂直距离78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夷陵地区是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与淮阳山型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南部的复合部位。黄陵背斜是地层的核心,由内向外,形成了多层弧形带。前震旦系分布于莲沱、太平溪、邓村、下保坪、五渡河等地的西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夷陵
宜昌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宜昌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宜昌,湖北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地处中国中部、湖北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宜昌是长江三峡起始地、三峡工程所在地,拥有水电站468座,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自然环境宜昌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平均气温16.9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1.4摄氏度(7月),极端最低温度零下9.8摄氏度(元月)。宜昌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干流水系、长江中游干流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区的四口水系及澧水水系等五大水系。以长江干流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宜昌市
宜昌属于哪个省
宜昌是湖北省的地级市之一,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宜昌在古代被称为夷陵,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清朝时期改名为宜昌。此外宜昌有世界水电之都之称,因为它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宜昌属于湖北省 宜昌市隶属于湖北省,是湖北省的地级市之一,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宜昌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它在古代被称为“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朝时期改名为“宜昌”,其含义是“宜于昌盛”。 宜昌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它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并且宜昌依长江而建,下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夷陵之战的意义
问题一:夷陵之战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三国三大战役 并不仅仅是因为规模大 少胜多
更因为这3大战役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
简单的说 夷陵之战之前 蜀国占有荆州(已经失去 又畅重新攻下)汉中 西蜀
曹魏占有整个北方 而以三国时期的发达程度
应该是北方>西南>西北 以当时天下的形式
而西南又易守难攻 又有汉中这个粮仓支持
基本是一个2强一弱的局面 东吴在夹缝中 很难生存
两强一弱的局面非常难以维持 历史上的诸多史实证明了这一点
而夷陵之战之后 蜀吴两国的力量趋于平均
就是一个一强两弱的局面
这个局面就变得好维持了 就如同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平衡性要大于锐角三角形一样
这个局面下 蜀吴只有联手才能对抗东吴
而如果夷陵之战东吴战败 天下将会2分 变成类似于南北朝的状况
所以 夷陵之战才是奠定天下三分最重要的一个战役
问题二:夷陵之战这个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个人觉得,夷陵之战其实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分别来讲:
在刘备这边:1.要顾全大局,不可随意挑起战争,夷陵之战爆发的原因演义上说是因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历史上可能原因更实际点,就是刘备不愿放弃荆州,不管是什么原因。夷陵之战都是刘备主动挑起的,其实孙权本就有修好之意,共同抗曹,但刘备此时就显得有些不识大局,毕竟主要队手尚在,不应该主动打击盟友,将自己处于孤立状态,这点孙权就高明得多了,孙权在确定此战不可避免之后,马上就向魏表示称臣,这就是大智慧的体现。2.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对手,不可轻视他人。夷陵之战吴的统帅陆逊,当时虽是籍籍无名,但也颇有军略手段,刘备自视一生戎马,轻视陆逊,认为此战将轻易获胜,这种思想是兵家大忌,无论对手是谁,什么水平,都要重视,不可轻敌。3.做重大决策之前,必须统一思想,夷陵之战本身在刘备集团之内意见就不统一,加上刘备并没有妥善处理好大臣之间的关系,使得夷陵之战开始就是人心不一,一旦有挫,军心极易涣散。对比赤壁孙权的做法,又能看出孙权在统一内部思想的问题上的高明手段。
再来看孙权这边:1.要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不可多面受敌。这点就是孙权最大的智慧,孙权所有的施政方针中,从来不会同时与两面开战,一定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具体到夷陵,孙权能够放下架子,向曹丕称臣,这本身就很了不起。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选择夷陵之战的主将的问题上,吴国内部其实存在极大争议的,毕竟陆逊年轻有没有什么实际的军功,只是靠着孙权女婿的身份上位,这点上看出孙权的魄力,敢用新人,大胆放权,这一直是孙权的一大优点。3.放权彻底,不加干预,这点非常重要,毕竟陆逊年轻,军中资历不够,不免有些将领自持军功,不服调遣,但孙权给了陆逊极大信任,对于流言蜚语一概不理,给了陆逊极大支持。4.蛰伏待机,不露锋芒,陆逊为将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保持一种低姿态,谦逊且隐忍不发,隐藏自身实力。5.把握机会,不是战机。当机会出现时,不应犹豫,当有极强的行动力,不拖泥带水。
当然,以上都只是个人的浅见,在下才疏学浅,如有不足的地方,还请海涵。
问题三: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会失败,如果刘备打胜了历史将会怎么样,此战有何意义和影响 蜀军70万,陆逊的兵力10万,在后勤方面,蜀军派赵云督办粮草,所以不因为粮草而失败。刘备之所以失败,正因为他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3大忌讳:天时,他选择酷暑去攻打吴国,吴国做为防守国没什么,而作为进攻国方的蜀国,每天冒着烈日行军,这使士兵的士气和身体都慢慢衰弱。假如只单单是天时,蜀军还可以依靠士兵的数量取胜。但没了地利,为陆逊创造了偷袭的好机会。蜀军驻扎在树林茂密的地方,虽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没有办法对抗吴军的进攻。最致命的是,刘备没人和,在出征前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马良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茂密之处也不听,这为陆逊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
问题四:三国的三大战役的意义 你 发现一个细节了吗,三国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发动者失败,能说明什么问题,易中天老师的分析是,三个雄主都扭不过强大的士族阶级,也就是本地的士子豪强家族实力太强大了,都是当时的 朝廷制度引起的,士族控制做官的人选,社会言论,财政收入,进一步就是军队,最终成为豪强。统治者都知道谁都不可能统治谁。两个小的拼一个大的,三个一样大,一 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拼一个小的,最终存活一个。但是三个都想成为霸主。
问题五:说说官渡、赤壁、夷陵这三场战役中哪场的意义最大,说说原因(100字) 官渡之战,使曹操得以一统北方,赤壁之战,使曹操一统全国希望破灭,三足鼎立开始形成。夷陵之战,使刘备汉中荆州两面钳击中原计划流产,也使得屡战屡胜的蜀汉受到打击,三足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且疆域自此固定。三者都有自己的意义吧,对于不同的阵营当然意义也不一样。对于历史来说,这三次战争都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历史意义前两者是高于后者的。因为若前两者导致了三足鼎立,而后者是稳定了三足的局面。当然,从规模上看,赤壁之战伤亡最惨重,规模也最大,曹操83万大军呢。官渡之战袁绍十万对曹操一二万,夷陵之战蜀国倾全国大部分的兵力,估计是在十几万。不过个人认为赤壁之战既然规模最大,其意义也更大一些,毕竟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它直接导致的。
问题六:三国演义之夷陵之战读后感 一本《三国演义》使我爱不释手,因为里面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重情重义的关羽;有奸诈狡猾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战役要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主要是由于袁绍不听别人的好心相劝,才打败,而在这场战役中,袁绍的兵力多,占优势,失败是因为袁绍不善于用人的结果。就连曹操也说过:“如果袁绍善于用人,我对冀州连正眼都不看。”
问题七:三国时夷陵之战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战役分析
蜀军8万,吴军兵力10万,总共也有将近10万.在后勤方面,蜀军派赵云督办粮草,所以不因为粮草而失败。刘备之所以失败,正因为他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3大忌讳:天时,他选择酷暑去攻打吴国,吴国做为防守国没什么,而作为进攻国方的蜀国,每天冒着烈日行军,这使士兵的士气和身体都慢慢衰弱。假如只单单是天时,蜀军还可以依靠士兵的数量取胜。但没了地利,为陆逊创造了偷袭的好机会。蜀军驻扎在树林茂密的地方,虽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没有办法对抗吴军的进攻。最致命的是,刘备没人和,在出征前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马良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茂密之处也不听,这为陆逊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
战役影响
蜀军在出征之前,不论兵力国力物力都不落后魏国。而且此时攻打魏国,可以借着“光复汉室”之名出师。蜀军败退后,全国的国力迅速衰退,而且由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当上了国君,这为将来的蜀国埋下了很深的祸根。
关于诸葛亮不参加夷陵之战的原因
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都有过这个疑问,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当初要是让诸葛亮带兵攻打东吴,灭掉东吴后再打魏国,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去呢?原因有三:第一,历史上的诸葛亮治国上确实很好,但在军事上才能并不那么突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大部分都是演义夸张的结果,所以历史上就没有诸葛亮非要参战的必要性了。第二,当时蜀国需要后方有他看守,辅佐刘禅,提供粮草补给。第三,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系列,诸葛亮和刘备后期的政治目标不同:诸葛亮志在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七次北伐可见)。刘备触在建立政权,割据一方。所以夷陵之战前,诸葛亮不受信任(所以刘备入川前,出征带庞统。入川后,带法正)。战败之后,诸葛亮只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在,就不至于如此。(夷陵之战前法正已死。)可见这一点。
问题八:刘备打夷陵之战到底是什么意思 按演义,就是要灭东吴为关羽报仇。
按历史,目的是通过对东吴作战,压迫东吴,迫使东吴接受合约,比如说交换荆州等。
问题九:简述夷陵之战 希望对你有帮助:彝陵之战又称V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恭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夷陵之战简介
夷陵之战是 三国 “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 成功 战例。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夷陵之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夷陵之战分析
中文名称:夷陵之战
参战部队:蜀汉、五溪蛮夷;东吴
战争结果:吴国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时 间:221年七月-222年八月
地 点:夷陵
人 物:陆逊 刘备 孙权
夷陵之战详情
前期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所谓的刘备前军四万人的说法,主要就依据这时孙权向曹丕写的求救信上所说的刘备支党四万)。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相持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反攻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蜀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眼下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 命令 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
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再加上他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评价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可以认为是重要转折,这既是刘备最大的 军事 失误,也是陆逊军事谋略的重要体现。当魏文帝曹丕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就对群臣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而对于陆逊的出色指挥,晋代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的评语写到:“刘备 天下 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辨亡论》称赞陆逊说:“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对于夷陵之战,写诗歌三首称赞陆逊,一是:“坐帐谈兵按六韬,安排香饵钓鲸鳌。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二是:“陆逊运良筹,能分吴国忧。挥毫关将堕,焚铠蜀王羞。功业昭千载,声名播九州。至今巫峡地,草木尚添愁。”三是:“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
清代学者邓廷罗在《兵镜》中评价说:“司马懿挑朱然,吴班挑陆逊,皆不得行其计,岂非将之有能有不能哉?”
三国演义中的夷陵之战结果如何?
惨败,使蜀汉元气大伤。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 、程畿等战死。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扩展资料:刘备伐吴的背景: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解樊城之围,遂致书孙权,劝他袭取荆州。孙权召集众将,拜吕蒙为大都督,总领江东军马,点兵三万,选一些精兵扮作商人,皆白衣,摇橹西上,昼夜行进,直抵蜀军烽火台江边。悄然袭取了荆州。关羽闻信后大惊,自带关平、廖化领兵回荆州。回军途中,蜀军斗志皆失,逃散无数。关羽带残兵退至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吴军遂围住麦城。关羽廖化杀出重围,去上庸求救兵。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拒发救兵,关羽在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救兵不至,关羽只得令周仓、王甫坚守麦城。自带关平、赵累突围。关羽率二将,领二百残兵突围出北门。在临沮山路中伏被擒,拒不降吴,父子遇难。刘备为关羽报仇,亲自率军攻伐东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夷陵之战
什么是三国夷陵之战
什么是三国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蜀汉政权正式建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也可以说是蜀汉历史上损失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战后蜀汉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国力大幅度下降。但这一战也改变了当时三国的格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场战役的起因还是因为荆州,赤壁大战后东吴收复荆州,后被刘备“借”去。东吴方面曾经与刘备协商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但刘备并未归还,这就为两国交恶埋下了祸根。后来东吴都督吕蒙在陆逊的帮助下白衣渡江夺回了荆州并擒杀了关羽,刘备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发誓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同年刘备举大兵讨伐东吴(演义中为75万,实际上只有数万),孙权遣使求和,刘备并未同意。后来张飞被部下范强、张达杀害,之后二人投奔东吴。这件事更加坚定了刘备讨伐东吴的决心。公元221年7月,蜀军对吴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东吴大都督陆逊初期采取了战略撤退,后两军相持于夷陵地区。直到公元222年六月,陆逊一直坚守不出,刘备则在巫峡、建平至夷陵的数百里战线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当时时值六月,天气酷热,刘备令水军舍弃战船转移到陆地上,并把军营设立于树林茂密处,依溪傍涧,屯兵修整,准备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这样的军事部署为陆逊提供了可乘之机,想到了用火攻的方法,当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蜀军军营都是用木栅制成,周围是茂密的树木,一旦起火必然是烧成一片。后来陆逊夜袭刘备营寨,顺风放火,刘备军营瞬间变成一片火海,蜀军被杀得大败,刘备不得已退往白帝城。
夷陵之战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你有哪些了解?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夷陵之战都不陌生。夷陵之战是蜀汉皇帝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发动了攻打东吴的一场战役,实则是想夺回荆州。然而结果是蜀汉军溃败,东吴军大胜,那么这场战役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其影响有两点。首先,奠定了双方联合抗魏的基础。这场战役使得双方实力大损,尤其是蜀汉,诸多将领阵亡,使得元气大伤,导致诸葛亮后来北伐没有合适的将领,最后在第一次北伐用了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吴国方面也有不小的损失,因此两国之间如果不联合就会让魏国有机可乘,于是诸葛亮重启了吴蜀联盟,孙权也同意消除矛盾,重修旧好。之后40多年,双方再没有发生过矛盾和战争。其次,给了魏国喘息的机会。如果吴蜀两国不打仗,联合起来抗魏,应该是可以打败魏国的。但是吴蜀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就导致了两国的联合只能是与魏国对峙,而无法战胜魏国。诸葛亮北伐时,孙权率军攻打魏国,结果在合肥一战失败,使得诸葛亮北伐成功的几率就降低了。而且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能战胜魏军,原因很明显,就是因为蜀军和吴军是分别与魏军作战,并不是联合作战,那么两军单独作战此时就是无法战胜魏军的,力量分散了,想战胜魏军是很困难的。吴蜀两国的夷陵之战让魏国坐山观虎斗,他们养精蓄锐增强了实力,而吴蜀削弱了实力,这一进一出,吴蜀的实力就与魏国的实力差距拉大了。最后魏国占得先机也是很自然的了。从夷陵之战的影响来看,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不能因为眼前一点小的利益就闹矛盾,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从长远来看待利益的得失。
夷陵之战对后来有什么作用呢?
夷陵之战对后来影响巨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夷陵之战使蜀汉元气大伤,只能偏安一隅。2.夷陵之战后促使了孙刘再次结盟。3.夷陵之战奠定了三国边界,三国之间维持了平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战争,这场战争让蜀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蜀汉的皇帝刘备,也因为战争失利,最后病死在白帝城。而东吴在夷陵之战后,为了自保选择和蜀汉二次结盟,共同对抗曹魏,从此三国持续了几十年的稳定。一、夷陵之战使蜀汉元气大伤,只能偏安一隅。蜀汉原来拥有荆州和益州两地,并且战胜了曹操,取得了汉中这块地盘。蜀汉正值国力上升阶段,没有想到荆州遭到了东吴偷袭,荆州守将关羽被杀。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弟兄,荆州是蜀汉的战略要地,刘备为了报仇,动用了蜀汉半数兵力发动了夷陵之战,没有想到被打败,从此蜀汉元气大伤,只能在益州偏安一隅。二、夷陵之战促使了孙刘再次结盟。夷陵之战虽然东吴取胜,但是东吴也消耗了很多国力,蜀汉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半数兵力,损失了很多将领,两个国家的实力都有所下降。为了生存东吴和蜀汉不得不再次结盟,共同对抗曹魏。夷陵之战间接促成了孙刘的二次结盟。三、夷陵之战奠定了三国边界,使三国之间维持了平衡。夷陵之战之前三国之间领土并不明确,经常互相征伐,但是夷陵之战后,三国边界开始清晰,领地划分明确,在夷陵之战后的几十年,三国的领土没有太大变化。夷陵之战奠定了三国的边界,三国局势出现了稳定,互相之间维持了平衡。夷陵之战是三国的局势明朗化,奠定了三国的分属,成为了标志性的战争。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