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释义: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庄子的《庄子·杂篇·让王》。原文节选: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白话译文:曾子居住在卫国,用乱麻作为絮里的袍子已经破破烂烂,满脸浮肿,手和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他已经三天没有生火做饭,十年没有添制新衣,正一正帽子帽带就会断掉,提一提衣襟臂肘就会外露,穿一穿鞋子鞋后跟就会裂开。他还拖着散乱的发带吟咏《商颂》,声音洪亮充满天地,就像用金属和石料做成的乐器发出的声响。天子不能把他看作是臣仆,诸侯不能跟他结交成朋友。所以,修养心志的人能够忘却形骸,调养身形的人能够忘却利禄,得道的人能够忘却心机与才智。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无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食粮;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孔子听了深受感动改变面容说:“实在好啊,颜回的心愿!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我吟咏这样的话已经很久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这也是我的一点收获哩。”中山公子牟对瞻子说:“我虽身居江湖之上,心思却时常留在宫廷里,怎么办呢?”瞻子说:“这就需要看重生命。重视生命的存在也就会看轻名利。”中山公子牟说:“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总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瞻子说:“不能约束自己的感情也就听其自然放任不羁,这样你的心神会不厌恶对于宫廷生活的眷念吗?不能自己管束自己而又要勉强地管束自己,这就叫做双重损伤。心神受到双重损伤的人,就不会是寿延长久的人了。”魏牟,是大国的公子,他隐居在山岩洞穴中,比起平民百姓来这就难为得多了;虽然未能达到体悟大道的境界,也可说是有了体悟大道的心愿了。扩展资料:《庄子·杂篇·让王》作品涵义: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周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司马迁在《史记》用精练的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出处:《庄子·让王》篇,庄子后学著作,战国,散文。全文写了十六七个小故事,大体可以划分为十个部分。篇文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原文: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扩展资料:第一部分至“终身不反也”,写许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在阐明题旨上处于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写周文王的祖父大王_父迁_和王子搜不愿为君的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重视生命的思想。第三部分至“岂特随侯之重哉”,通过华子与昭僖侯的对话和鲁君礼聘颜阖而颜阖不愿接受的故事,进一步指出要分清事物的轻与重,生命是重要的,利禄、土地等身外之物是不值得看重的,用宝贵的生命去追逐无用的外物,就好像用隋侯之珠弹打高飞的麻雀。
知足常乐下一句是什么?
成语知足常乐,下面一句是不愿乎其外。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会经常(长久)的快乐。具体原文如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原文的意思如下:天下有道,退马还田以耕种。天下无道,兵马驰骋于郊。祸患没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过失没比中敌人利诱之计更大的了。所以知识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老子通过这段话要告诉我们的是何时该终止自己的欲望,怎么样才能终止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及时终止无穷的欲望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戎马生于郊)。只有由知道满足而获得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
“知足者常乐”的下一句是什么?
“知足常乐”下面一句是不愿乎其外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会经常(长久)的快乐。具体原文如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白话文翻译: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老子通过这段话要告诉我们的是何时该终止自己的欲望,怎么样才能终止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及时终止无穷的欲望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戎马生于郊)。只有由知道满足而获得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扩展资料:近义词: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一、心满意足【解释】: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出自】: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白话文翻译】:君臣之间,自以为江南的产业为长远的安全,心满意足。【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心情。二、踌躇满志【解释】: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出自】:《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白话文翻译】: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出处:《庄子·让王》篇,庄子后学著作,战国,散文。全文写了十六七个小故事,大体可以划分为十个部分。篇文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原文: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扩展资料:第一部分至“终身不反也”,写许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在阐明题旨上处于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写周文王的祖父大王亶父迁邠和王子搜不愿为君的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重视生命的思想。第三部分至“岂特随侯之重哉”,通过华子与昭僖侯的对话和鲁君礼聘颜阖而颜阖不愿接受的故事,进一步指出要分清事物的轻与重,生命是重要的,利禄、土地等身外之物是不值得看重的,用宝贵的生命去追逐无用的外物,就好像用隋侯之珠弹打高飞的麻雀。
知足者常乐什么意思
知足者常乐的意思:知道满足的人总是快乐的。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扩展资料:知足常乐近义词:心满意足、自得其乐。1、心满意足,汉语成语。拼音 xīn mǎn yì zú,释义: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引证解释: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女儿又在自己私房当中,贴了他二百块钱,总共得了四百块钱回家度岁,倒也心满意足。2、自得其乐,拼音zì dé qí lè,含义: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引证解释: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
知足者常乐
从小大人就告诉我:人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时不理解此话的意思,只是在生活中遇到了,才知道的确是那么回事,也不懂得其中的含义。毕竟还是一个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我们只当是老人的一句唠叨。长大后才知道这句话是告诉人们:凡事要有耐心,急躁不得。
不用羡慕任何人的生活,其实谁家的锅底都有灰。不是别人风光无限,只是他的一地鸡毛你没看到,也不会看到,因为他根本就不想让别人看到。
不要垂涎别人的辉煌,也不要嘲笑别人的不幸,因为晨起暮落是日子,劳碌奔波才是人生,明天是晴是雨谁也不知道。
有人说“如果有下辈子,情愿做一条鱼,没有温度、没有心跳、没有感情,无忧无虑,只有七秒的记忆,哭了就用海水来掩盖”。说这话的人一定是看透了人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才会发出如此感叹。其实谁的人生都有不如意,都会经历一些坎坷挫折,怎么会一切顺风顺水呢?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
人生就像湖水,当你心态平和时,湖水就会轻轻荡漾,蜻蜓偶尔还会点水“洗脸”;当你心情激动时,湖水就会波澜起伏,一浪接着一浪。
只有把自己的位子摆正了才能做到波澜不惊,因为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适合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才不至于妄自菲薄,也不至于妄自尊大。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去吹吹风吧,能清醒的话,感冒也没关系。有结果的叫付出,没结果的叫代价;有希望的叫等待,没希望的是煎熬”。
人生没有幸福不幸福,只有知足不知足,温饱就是幸事,无病无灾就是福泽。该赚钱的时候努力赚钱,该休息时候好好休息。生活是枯燥的,但快乐是自己给的,知足常乐。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而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意思是,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对于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感悟:知足是一种境界,它不在于身外获得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感受如何,不知足的人即使拥有金山银海,亦不会感到生活富有;知足的人则只要得到了粗衣疏食,心理上便已感到满足。事实上,无论知足与否,人的生命必然走向死亡,比较固定的生命周期使一切事业辉煌和欲望之满足都是片刻之欢乐。所以,对待个人的一切,如果能够保持一种知足的态度,就会使短促的人生变得富有。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欲者常乐。”的意思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就很好理解了,这句话还是充满正能量的,也就是知足常乐。意思就是,世界上其实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做到真正的圆满,并且都能让自己去满意,只要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了,自己心甘情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就足够了,能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有益,对社会更有益,那么一切都是非常好的,一切也是和和美美的。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意思,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什么意思?
1.摘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解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2.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3.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
4.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和庄子并称“老庄”。
5.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6.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7.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是什么意思?
1.句子出处
语出《道德经》第33章: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2.句子解释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的,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智慧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要有力量就可以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知足的人才能富有,努力不懈的人才最有志向。不丧失根基的人才能长久,身死而不朽的人才最长寿。
启示:
老子这段话告诉我们,要追求幸福的人生,我们必须做到四点:
一是要有自知之明,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其实就是一个“人生定位”的问题。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的审视自己,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二是要战胜自己。在大多数人眼里,成功就是战胜别人,超越别人,凡事都要比别人强。在平时,我们崇拜羡慕的是一个又一个战胜别人的强者。然而,探究一下他们成功背后的付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是首先战胜了自己,才取得成功的。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真正的强者,不在于敢向别人挑战,更在于能向自己挑战!凡是能够说服自己,超越自己,征服自己的人,就具备了足够的力量来征服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和不幸。“艰苦困苦,玉汝以成!”让我们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战胜自己,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三是要知足常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可厚非。贵在自我满足才是富有的。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不一定能觉得富足,只有能够知足而淡泊财物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要做到知足者常乐,就一定要经常审视自己,时刻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积极心境消除一切不合实际的物欲,排除那些不合理的诱惑,抵御那些想入非非的杂念。
四是要关注心灵成长。著名作家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要时时关注心灵的成长,让思想和精神永恒。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掌握他的宽度;但是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广度,但可以发掘生命的厚度。
知足者常乐什么意思?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就很好理解了,这句话还是充满正能量的,也就是知足常乐。意思就是,世界上其实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做到真正的圆满,并且都能让自己去满意,只要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了,自己心甘情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就足够了,能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有益,对社会更有益,那么一切都是非常好的,一切也是和和美美的。
知足者常乐是什么意思?
知足者常乐的意思:知道满足的人总是快乐的。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扩展资料近义词自得其乐【拼音】: zì dé qí lè【解释】: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白话译文:白翎雀出生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沙漠地区,雌鸟和雄鸟一起歌唱也能从中得到乐趣。【举例造句】: 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歇后语】: 铺盖窝听广播;槟榔树下弹琴。【灯谜】: 独奏曲。【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能安闲。【英文】: 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知足者常乐 能忍者自安什么意思
知足者常乐是指一个人不能有无限的欲望,对欲念的满足要适可而止,对物质的追求不能到贪婪的地步,在人生的旅途中要能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整日都沉浸在不停的满足欲望的追求中,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快乐,要知道满足,这样你才能感到幸福。但知足常乐绝不等于不思进取,而是要懂得掌握一定的度。能忍者自安是指一个人要能忍受自身的痛苦,忍受别人带给自己的纷扰,社会给予个人的不平等,这样你才能安安稳稳。扩展资料:知足常乐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译文:“天下有道,退马还田以耕种。天下无道,兵马驰骋于郊。祸患没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过失没比中敌人利诱之计更大的了。所以知识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孙子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知足常乐成语典故:辜鸿铭喜欢妻子淑姑的小脚,每当无聊时,辜就让她脱掉鞋子,然后低下头,如闻花香;而写作需要灵感时,他就会将淑姑叫进书房,让她把玉足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时捏时掐,自得其乐,一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辉。辜曾对人津津乐道说:“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子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康有为为此送过辜一张“知足常乐”的横幅,辜说:“康有为深知我心。”能忍自安典故:从前有一只野狐和一只野鹿,同住在一颗大树下。树因风吹嫩枝被折断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野鹿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风吹而树枝折断乃是平常的事。可是野狐就忍耐不住了,打算迁到别处去。临走的时候野鹿说:‘这颗大树能为我们挡风遮雨,更供给我们甜美的果实,你为什么要到别处呢?’‘不,我忍耐不住了,你认为好那你就住在这里好了。’野狐头也不回就走了。野狐到了一个旷野,白天气候很热,到了晚上气候又变冷,它感觉到忽冷忽热很难受,住了几天便挨不下去了。当它要走的时候,另一只野鹿说:‘狐兄,你为什么要走?这里虽气候差些,但没有虎狼出没不是很安全么?’‘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到什么地方都有不愉快的事情,你还是安心的住下来罢。’‘不,这种忽冷忽热我已经忍受不了,我还是到别的地方去。’野狐又到了一处翠绿的山坡上,这里气候好,环境优美就决定住在这里,住了没有几天,又想这里又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有凶猛的狮子,也有阴险的豺狼,时时都听到他们吼叫的声音,使它心惊肉跳,可是贪著这里环境优美,勉强的住下来,有一天出去觅食时,给野狼抓住了才懊悔为什么不听朋友的劝告,才有今天的下场。
知足的人生感悟
知足的人生感悟1 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生命就是一朵花, 静静地开,悄悄地落。 爱情不是寻找共同点, 而是学会尊重不同点。 缓,可以三思; 退,可以远祸; 舍,可以养福; 静,可以益寿。 人生如行路, 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你的目光所及, 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笑一个吧, 没人会爱上你的愁眉苦脸。 是谁把光阴剪成了烟花, 一瞬间,看尽繁华。 是谁把思念翻起了浪花, 一转身,浪迹天涯。 最好的地方,是没去过的地方。 最好的时光,是回不来的时光。 全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 希望在低语:再来一次。 不为做过的事而懊悔。 我只是遗憾,有些事, 有机会却没有去做。 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知足的人生感悟2 “ 幸福 ”,这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词汇,真的是一个深奥的话题。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期望和使命,所以它已经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了! “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然而,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加速行驶的时代,即使幸福的家庭,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各有各的不同。 幸福是什么?当你功成名就时,当你腰缠万贯时,当你拥有豪宅名车时;的确是财富的象征;是成功的代言;是荣耀的展示;或许是幸福的标签。但是你是否也有“ 这山望着那山高 ”的惆怅?是否也有“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的无奈? 而一个身无分文的创业者,在奔波的路上,尽管他一次次地碰壁。但是他依然会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去打拼。因为他心中有美好的憧憬,所以“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 富足的人有自己的幸福感,清贫的人有自己简单的幸福,所以幸福的标准,也许无法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因为精神财富有时比物质财富,更能使人心情愉悦。也许幸福,就是自己亲身的体会。 幸福是什么?“ 有父母在,不远行。” 这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但是我们又常常会抱怨父母的唠叨。其实这种善意的唠叨,只有做父母的才会和你不厌其烦地诉说。因为他们真的害怕,哪天我们会遇上意想不到的事。 “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有归途!”这种亲情的关爱,是我们一生最真的享受,请珍惜吧!如果每天都能听到父母的唠叨,能看见父母健康的身体,就是亲情给予我们的血浓于水的幸福! 人生在世,爱情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一份感情。人的一生如果能够拥有一个理解你,信任你的爱人,就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语,即可融化你心中的冰封。难道这不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的幸福吗? 每当夜晚来临时,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楼下看见家里淡黄色的灯光,一进家门就能看见爱人暖暖的微笑和桌上美味的饭菜时,这种相濡以沫的陪伴,就是无可替代的幸福! 如果你能拥有一份珍贵的友情,那么你的心里一定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动。朋友会分享你的快乐,会分担你的忧伤,会无需回报地给你鼓励,帮助和支持,难道这不是一份难得的幸福吗? 记得那天,偶遇一个多年不见的好友。不期而遇的这份温暖,瞬间使彼此的眼里,情不自禁地溢满激动的泪水,这就是友情给予的永恒的情谊。朋友一生一起走,天长地久不分手! 人生之路不可缺少无私的亲情,心手相牵的爱情和淡淡的友情,更不可疏忽他们给予的幸福。因为幸福就是默默中的牵挂和关爱,从而收获到无与伦比的快乐!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指数,每个人都有幸福的底线。有的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披荆斩棘;有的人在跋山涉水中,寻找那份美好的幸福;有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收获自己的小幸福! 如果一个人,能拥有快乐的心态;拥有平和的心境;拥有健康的体魄;过自己喜欢的日子;不羡慕别人,不嫉妒别人;珍惜身边的一切,尽力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就是人生的幸福! 人到中年,看过繁华落尽,看淡世间百态。在不经意的瞬间,即使是陌生人给予的一个友好的微笑,你都应该感觉是幸福的,因为擦肩而过的人太多了。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无需与他人比较。只要你用心地去发现,幸福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如果你忽视幸福的存在,它就会如流星一样,稍纵即逝;如昙花一样,难得一现;如焰火一样,烟消云散;如流沙一样,轻轻滑落,追悔莫及! 幸福是什么? 心里是快乐的,身体是健康的;家庭是美满的;哭的时候有人疼;笑的时候有人懂;有人牵挂;有人陪伴;有人想念;有人关爱……幸福,就是知足常乐的智慧! 知足的人生感悟3 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一个砍柴的老汉正在卖力地砍柴。当他抡起斧头准备砍一棵树时,一只金嘴巴的小鸟从树上飞下来,对老汉说:“你为什么要砍倒这棵树呀?” 老汉说:“家里的柴快要烧完了。” 小鸟说:“你不要砍倒它。回家等着去吧,明天你家里会有许多柴。” 老汉听了小鸟的话,两手空空地回家了。 第二天,院子里果然堆满了柴,老伴高兴地叫他出来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老汉就将遇到小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伴。 老伴说:“虽然咱们有柴烧了,可是我们却没有粮食。你再去找小鸟要点来吧!” 老汉听从了老伴的话,又回到那棵树下。这时,小鸟飞来了,它问:“你想要什么呀?” 老汉把老伴的想法告诉了小鸟。 小鸟听完后,依然让老汉回家等着。 第二天早上,家里果然出现了很多粮食,老伴欣喜若狂地喊道:“老头子,你快去跟那金嘴巴小鸟说,我要穿绫罗绸缎,还要很多奴仆伺候我,快去快去!” 老汉有些不耐烦,可是拗不过老伴,还是去找小鸟了。老汉把老伴的愿望如实对小鸟说了。小鸟很快答应了,叫他回家等着。 第二天早上醒来,老伴发现自己的愿望果真实现了。自己穿着绫罗绸缎,而且还有很多的侍卫和婢女。 贪婪的老伴仍然不满足,她对老汉说:“去,找金嘴巴鸟去,让它把魔力给我,让它每天早上来宫殿为我跳舞唱歌。” 老汉再次将老伴的意见转达给小鸟, 小鸟愤怒地蹬着眼睛说:“回去等着吧!” 老汉又回到家,等待着愿望实现。 第二天起床后,他们发现原来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拥有了稳定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安逸,拥有了安逸的生活还要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是贪婪的药引,只要你的欲望没有尽头,生活就永远找不到快乐。 知足的人生感悟4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他的举动恰好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故障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试得干干净净。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雇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就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多干点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暴尸在马路上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蜗牛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成见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把烛台擦亮,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于是有些小孩就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只有一个烛台是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的,那是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烛台,因为上帝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只小猪,向神请求做他的门徒,神欣然答应。刚好有一头小牛由泥沼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泥泞,神对小猪说:“去帮他洗洗身子吧!”小猪讶异的答道:“我是神的门徒,怎么能去侍候那脏兮兮的小牛呢!”神说:“你不去侍候别人,别人怎会知道,你是我的门徒呢!” ? 原来要得到别人尊敬很简单,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知足的人生感悟5 一个人想要过得很幸福其实很简单,难的只是人们往往都想要过得比别人幸福。 这是香港凤凰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仔细品味这句话,我感慨很多。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种种不满足、种种郁闷甚至愤慨,多数情况下不在于物质上的匮乏,而在于与他人攀比之后,因“落差”而产生的不平与浮躁的心理。这不禁让人想起一首诗:其实,幸福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或者接近它,拥抱它;或者远离它,错过它……人生的幸与不幸,其实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一个转身就会得到或失去。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用这句话对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的人进行心理抚慰,引导他们少一分躁动,多一分恬淡。另外,在当众讲话的过程中,当论及“幸福”的话题时,我们也可以引用这句话,诠释幸福的真谛。 知足的人生感悟6 如果你能够领悟放下的`道理,你将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更何况,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把一些不是很必要的东西放下,你的人生行囊将很快就没有空间去搁置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天地之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万事万物,随时而变,随地而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运转轮回,好运也不可能与你长相守,倘若你能够放下心中妄念,从容理性、胸怀宽广、心平气和,该退则退、该让则让,以变应变,你完全可以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一旦时机成熟,你即可反败为胜。 有些时候糊涂处世,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狂的态势,则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我们的付出不一定就是痛苦的,但收获的却一定是快乐。人不能一味地抱着索取的目的,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哪里得到什么,但从不想到去付出,那就一定不会快乐。给予才是幸福。多数情况下,付出的同时我们亦得到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请不要将别人的回报计算在自己的行动中,这样才能更快乐,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想到的一切。 善于看轻自己的人,懂得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不会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善于看轻自己的人,懂得只有努力奋斗,开拓进取,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人生的高峰;善于看轻自己的人,为人谦虚、厚道,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和敬重,也容易取得成功。 如果你肯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事物,你也会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事物。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如果你怀着这个崇高的信念,你将有一笔财富。这个信念就是帮助别人。这个信念将给人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幸福。 知足的人生感悟7 爱,是一种循环。爱,给予别人,不见到立即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的身上。而且,回报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考虑爱护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好。 烦恼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我们越是在乎它,就越是会被它所烦。如果不能看破它迷惑人的假象,起码也要学会放下、遗忘、宣泄等等,才能活到自如自在。我们心中那片净土,由我们自主去实现。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有所不为就成了一种大智慧。只要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精彩”,你并不会损失什么,而在放弃的背后也正意味着得到更多。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完美只是在理想中的存在。所以,不管对于事情的结果如何不满意,偶尔也该放过自己,毕竟完美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残疾,我们才有梦想、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努力同时,就已经拥有一个完美的自我了 其实,在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一念之间。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放弃苛求完美,我们会发现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适度调节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适欲,知足常乐,在淡泊中进取的生活态度。
知足是一种境界的人生感悟
万历年间,有位名叫娄坚的文人写有这么一篇《归去来辞》,辞曰:“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自悠然。”这段话既生动地描写了隐士文人的恬淡机趣,又在字里行间向人们暗喻着这样一番境界———知足。
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对生前身后的期待颇多。有人埋怨父母没有把自己生养在富贵之家,也有人望子成龙心切,但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癖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故事发人深省,正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里告诉我们的“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那些因贪图更大的利益而把手中的东西丢弃的人,是愚蠢的”。它告诉我们:有些人为什么这样不知足呢?这实则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心使然。人生在世,名利财物,都是身外之物,你就是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相反,它还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坎坷和烦恼。有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幸福、不快乐,多半是由于我们的不知足。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不免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而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要,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必须是温饱有关。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跑”。不然,欲望发展至贪婪成性,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走向绝处。
“往回跑”不是捞一把就走,而是一种智慧和境界。善良的人性,正直的品格,决定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与价值取向。时代华纳公司老板泰德·特纳1997年就作过决定,以每年捐一亿美元的速度,分10年捐资10亿美元给联合国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和其妻近6年已向社会捐款高达10亿美元以上,而且公开宣布,当他60岁时,他会将所有的财产无条件献给社会。他们深知“往回跑”的大义。而对于我们这些更多的人来说,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何尝不是一种练达的“往回跑”呢?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诸如,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们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求,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种需要上。比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的需求远不止这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就会要美味佳肴,吃饱了还想去旅游。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也会互相转化。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对精神与物质的追求程度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惟有这样,知识水平才会提高,生活质量才会改观;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或许可以提升生活的品位。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心态。知足的人,总以一颗虔诚的心灵来阅世度人;知足的人,总爱以一份宁静的思想来修身养性;知足的人,总是以一腔谦恭的灵魂来待人接物。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对人生的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有一个“度”的问题,《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一味的贪图荣华富贵,一心想不劳而获,她的贪心最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最后的结果是,命运让她又回到了生活最初的状态,依然是住在海边的破旧泥棚里,老渔夫依旧撒网捕鱼,贪心的老太婆依旧是纺纱结线……我们常说:知足常乐.而中的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故事中的那个可怜农夫欲壑难填,不愿往回跑,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因累而亡.就是没有把好知足这个“度”。
知足是一种淡泊的风度。因为知足,便不再为显赫的王爵而钻营算计;因为知足,便不再为高薪厚禄而趋之若鹜;因为知足,便不再因浮躁虚荣而挤得头破血流;因为知足,便不再因失恋失宠而痛得寸断肝肠。知足是一种健康的情怀。它挣脱了名缰利锁的捆绑;跨越了世俗红尘的沟壑;告别了欲望的贪婪和饥渴,从而让自己皈依了自然和本真,找回了安静和谦和;收获了幸福和愉悦。知足是一股快乐之泉。俗谚有云:知足者常乐。一个容易知足的人,就容易满足,从而也容易收获满足后的快感;一个容易知足的人,就不爱争逐,从而,也乐于成全别人,形成难得的好人缘;一个容易知足的人,梦想也容易实现,从而,也能让生活处处充满惊喜。知足是一种人生智慧。知足的人,并不是鼠目寸光,亦不是自满自大,更不是胸无大志。而是分段实现大目标,逐步迈入新起点,不断赢得新辉煌。知足的人,不求高朋满座,但求知己二三;不求宝马香车,但求篷车悠然;不求锦衣玉食,但求粗茶淡饭;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躬耕于田园。
《菜根谭》有云:“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篷窗竹屋下,风月自赊。”区区二十八字,那知足的境界诠释得淋漓尽致。《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子》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隋朝大儒王道有一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知足者,乐常存!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过一个时期或走完每一段路程,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还能走回去;或者干脆停下来,沉思片刻,问一问:我们为什么要走这么远?我们去干什么?学会知足,我们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学会知足,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凝气静,做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执着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会知足,可以使生活多一些光亮,多一份感觉,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也不会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摆脱虚荣,宠辱不惊,看山心静,看湖心宽,看树心朴,看星心明……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是一种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者眼里,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什么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知足也是一种宽容。对他人宽容,对社会宽容,才会求得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幸福与快乐随之而来。知足的人,是快乐的人。“知足者常乐”,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