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说课稿范文(一年级)
一、说教材
《难忘的歌》这一课包括两首表演曲《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和两首聆听曲《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四首作品都为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儿童团员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学习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这首革命歌曲。我选择的是表演《共产儿童团歌》,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儿童团员的光荣事迹,体会坚定的演唱情绪。本课设计为综合实践课。
二、说目标
结合学生的认知和音乐能力,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歌唱、演奏、欣赏等艺术活动,结合队列行进中的步伐和大、小鼓的节奏,在律动中认识并体验二声部节奏变化。训练对自己的节奏感和多声部的欣赏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二、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对鼓号队的兴趣,认识鼓号队的乐器,并能亲自操作,从不同角度提高艺术能力。
三、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坚定、自豪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大鼓和小鼓基本的演奏方法,认识并体验二声部节奏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能主动感知音乐,对音乐也有一定的兴趣。能发现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等要素特点。并且善于表现,乐于表演,也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法及学法选择
情境法、设问法、讲述法、分层教学法、探究法、合作互学法、视听结合法。
教学思路及突破:
在本课的教学中,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利用学生触手可及的物品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实践意识。同时,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淡化传统教育中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强调音乐课应是师生互动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电子琴、大鼓、小鼓各一个。
学具准备:
铅笔盒一个、铅笔两支。
五、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
二、律动表演《巡逻兵》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氛围,让学生萌发学习音乐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体会进行曲的节奏。]
三、复习与巩固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共产儿童团》这首歌曲。同学们想一想,在共产儿童团里都涌现了哪些小英雄?
生答:王二小、海娃、小兵张嘎------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小英雄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复习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首歌曲,请大家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3、学生边演唱歌曲边踏步,体会歌曲坚定、自豪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身体语言与唱歌相结合,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情绪,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新授:
1、欣赏鼓号队图片,引发学生识记和了解鼓号队中的不同乐器。
师:同学们,你们对鼓号队中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你们最希望成为哪种乐器的演奏者?
2、学习节奏
小鼓:4/4XXXXX|XXXXX|XXXXX|XXXXX‖
大鼓:4/4X0X0|XXX0|X0X0|XXX0‖
3、学习小鼓鼓槌拿法,并进行练习。
小鼓:4/4XXXXX|XXXXX|XXXXX|XXXXX‖
学生手拿两只铅笔作小鼓鼓槌,用铅笔盒当作小鼓,学习小鼓演奏并进行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4、学习大鼓演奏方法,教师示范。
大鼓:4/4X0X0|XXX0|X0X0|XXX0‖
5、学生左手手持铅笔盒当大鼓,右手拿铅笔当鼓槌,模仿大鼓演奏姿势及节奏。
6、大、小鼓合奏,体会二声部节奏的变化。
师:同学们,鼓号队是集体项目,需要大家合作,在演奏的时候要达到整齐划一。
7、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表演。
大鼓组
演唱组
小鼓组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通过学习大、小鼓的演奏,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动觉感受,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也由此得到了锻炼。]
8、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创编大、小鼓节奏型,并进行合作演奏,向大家展示成果。
五、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在共产儿童团精神的光辉指引下,高举少先队的旗帜大步地前进吧!
最后,在《共产儿童团歌》的音乐声中,学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教室。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歌曲为主线,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力求体现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从目标的提出、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确立、到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范文
教学目标 ⒈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⒉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⒊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⒈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红眼睛绿眼睛》: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 ⒉听音乐,做游戏。 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⒊跟着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⒈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⒉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行为: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 【篇二】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新疆好》,分听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和学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两部分。 2、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是的,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很多民族都能歌善舞,生活在祖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族就是其中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于新疆,孩子们总是感觉很神秘,他们总想去揭开那神秘而又美丽的面纱,去看看那瓜果飘香的田园和牛羊遍野的风光。课文以“新疆好”为主题,用听赏歌曲《新疆是一个好地方》和学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拓宽孩子们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民族的风土人情。 3、教学目标 (1)聆听本课歌曲及相关知识学习,使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多角度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2)能学会演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并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高兴、得意的心情。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创造性地创编和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的活泼风趣,并经过声音表达出来,体验歌曲所展现的现代新疆人民幸福愉快的生活场景。 难点: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的两个乐段用不同形式参与伴奏。 5、教学准备 电子琴、纸新疆帽、纸贴胡子、光盘机、竹竿 二、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音乐、舞蹈、地理、人文等多科相关知识。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创设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一开始我就播放一首具有浓厚新疆味的歌曲,配上教师的新疆舞,让学生在律动中初步感受、熟悉歌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体验法 教师弹奏歌曲,用竹竿敲打地板发出的声音模仿马蹄声,体验坐马车的滋味,想象自己正在新疆骑马观光。这样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还开阔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3、探究法 分小组谈谈新疆的民俗风情和自己知道了解的别的民族的特点,也可以唱别的新疆歌曲,也可以跳跳新疆舞。这样,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4、学科综合法 歌曲一共有五段,一、三段由女生自由地表演自己喜欢的新疆舞动作,二、四段由男生自由地表演自己喜欢的新疆舞动作,第五段男女共同表演,也可以在同学们表演时做画。这样有助于营造热闹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本节课,我以“韵律美”为突破口,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在创编舞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才华,加强合作意识,提高创编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看一看,听一听 伴着《库尔班大叔喜洋洋》的音乐,老师跳着简单的新疆舞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和熟悉所学歌曲。 (2)想一想,说一说 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节目,猜猜它是哪个民族?(新疆维吾尔族) 老师介绍新疆舞的风格、特征等。 分小组聊聊自己知道的新疆。 2、欣赏与体验 师:除了你们说的这些,新疆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丰富资源,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让它来告诉我们新疆还有哪些令人向往之处。(师生听赏歌曲)在听赏的同时,学生用竹竿碰地发出的声音模仿马蹄声,体验坐马车的滋味,想象自己正在新疆骑马观光。最后,学生说出歌曲情绪,并根据歌曲内容说出新疆的好。 小结:这是一首很早就流传在新疆哈密地区的民歌,听了这首歌曲,大家应该对新疆有了更深的了解,新疆真是个好地方,过去的新疆很美丽,那么经过西部大开发,如今的新疆应该更令人向往。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新疆一位库尔班大叔家里去做客,看看现在的新疆人民的生活有了哪些新气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赏中获得感受,了解新疆,为下一环节的情境教学做铺垫。 3、学习歌曲 (1)播放录音,师生感受 师问:库尔班大叔心情怎样?那他为什么这样高兴?(学生回答) 师:是啊!经过西部大开发,新疆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红火,更快乐了!所以我们的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2)按节奏朗读歌词 一边打竹竿,一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让学生轻松的感受歌词的韵律。 (3)带“蹦”、“达”子哼唱 分别学唱歌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方法是先听赏歌曲,再随琴学唱乐曲,特别是学习第一乐段时可以用“蹦”、“达”字哼唱。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地方。 (4)学习全歌 带上歌词唱一唱。 解决重难点乐句,请小老师或电子琴帮助。 和影碟机里的小朋友合作演唱歌曲,跟影碟唱。 师生合作接龙表演,师生互评。 用竹竿模仿马蹄声打节奏唱。 设计意图:创设歌唱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平等、愉快氛围中学唱歌曲、巩固歌曲,评价机制贯穿其中,师评、生评、师生互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合作创编与表现 1.同学们,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赞美美丽的新疆。 2.分组进行讨论、创编,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赞美新疆。(可以用舞蹈或美术的形式) 3.分组展示学生创编的作品。 4.师生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评出“集体合作奖”和“表演小明星”、“小画家”。老师奖励“表演小明星”在点歌台点歌。 5.在欢乐的歌曲声中,师生载歌载舞结束本课教学。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标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由于3-6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不断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进行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多彩,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所以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进行了拓展教学。将《感受进行曲》这一教学内容带进了教学课堂。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材第8册第7单元的编创与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教学。本单元通过聆听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这三种体裁的最基本风格特征。进行曲这种体裁在生活中运用的较为广泛。如升国旗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迎接嘉宾演奏《欢迎进行曲》,开展运动会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伴随我们的终生”的道理,所以我将《感受进行曲》定为了教学内容。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这堂课就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都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进行曲是一首以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主要指军队中用以弘扬军威、鼓舞士气、整齐步伐的音乐。进行曲通常由简单而鲜明有力的节奏和整齐规律的乐句构成。听起来雄壮有力而有行进感。为了配合行进时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进行曲按内容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凯旋进行曲、典礼进行曲、婚礼和葬礼进行曲等。为行进作伴奏的一般为二拍子。 根据对新教材和音乐新大纲的学习,为了指导学生体验进行曲这种体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加深感受和了解,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多首进行曲的欣赏,学唱及队列表现歌曲《红星歌》,使学生感受和了解进行曲这种体裁的主要特点。 (二)、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欣赏素质。 (三)、通过欣赏“半个世纪以来第十三次大阅兵”的录像,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和了解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 学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平台、课件、录音机、磁带、实物(一束黄花、小皮球、小三角旗、队旗、彩色的小指挥棒) 三、教学过程分析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去探索,去实践。 (一)组织教学 学生按三个半圆形坐好。半圆形座位的设计,突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合作。 (二)对比欣赏,引入新课 播放《摇篮曲》、《军队进行曲》两首乐曲,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对乐曲风格的理解,并进行对比,找出其特点。然后点题。 (三)实验体会,加深感受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不仅包括音乐知识传授等外显的方式,尤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音乐与学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上。为了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进行曲的体裁特点,我通过三步实践操作来完成。1、随歌曲的伴奏录音边听边拍打节奏,感受进行曲的节奏特点——鲜明有力。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进行曲一般的情绪特点——雄壮有力。3、队列行进的创编和展示,感受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步伐节奏。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体验中获得对进行曲体裁特点的感受和了解,较好地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和感受的不深刻性。从而去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类比欣赏,拓展延伸 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表现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情绪呢?带着这样的质疑,把学生再度领进丰富多彩的进行曲中,播放《葬礼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让学生聆听,并能体会其情绪,做出相应的律动。通过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学生的听域,使学生对进行曲体裁有更多地了解,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在比较之中无形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生的欣赏素质。通过欣赏“半个世纪以来第十三次大阅兵”的录像片段,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四、教法、学法分析 我的这堂课具有创新性,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音乐体裁与形式这一教学领域所留的教学空间是很大的,有利于音乐教师设计与组合多种形式的教学。因此,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进行了拓展教学。 在本节课中,我以探索为突破口,以听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以体验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具体做法有: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2、欣赏法与律动教学法:乐曲的欣赏,使学生对乐曲的感受立刻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而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通过说(交流感受)和动(形体表现)。初步感受进行曲的体裁特点,也直接感知了进行曲与摇篮曲不同的体裁风格。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创作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表演。留给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队进行列队行进的创编、展示。这样就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给予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并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学生的队列表演,老师要充分加以肯定,肯定其成绩,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成果,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表演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并使自己学会在集体中约束自我,融“小”我于“大”我,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表演。 (三)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请学生下课后回去找一找进行曲或是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下一节课带来,再继续交流。通过课后延伸,再次启发和调动学生继续求知的,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比欣赏、思考与交流、创作与展示、拓展与延伸几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了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意识。所以,我认为我这是一堂成功而优秀的优质课。
妈妈的吻的简谱
妈妈的吻的简谱:《妈妈的吻》歌曲介绍:1、《妈妈的吻》是收录在音乐专辑《小螺号》中一首歌曲,由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程琳演唱。于1980年发行, 讲述了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表达了一种来自乡村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反映底层文化、草根文化。这首歌原唱程琳。2、 这是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王付林说:“这首歌曲带来的意境确实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就是要给这些乡村的文化带来一些改变。”扩展资料:《妈妈的吻》歌词: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 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 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妈妈的吻 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妈妈的吻简谱歌谱
妈妈的吻简谱歌谱:《妈妈的吻》这首歌的原唱程琳。《妈妈的吻》是为了抒发一种来自乡村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反映底层文化、草根文化而创作的。程琳出生于1966年3月24日。作为内地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手,程琳在80年代以乐坛先锋的角色创造了诸多辉煌成就,属于她的那些经典歌曲《小螺号》、《信天游》、《妈妈的吻》《酒干倘卖无》等流传至今,仍饱含着强大的音乐生命力。带着多年深厚的二胡国乐功底,她走访各国,与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学习、合作,推出了《比金更重》、《世界公民》等名扬海内外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