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童年记忆
"80后"这一代人的童年是在无手机、无互联网的时代度过的,这也是他们的共同回忆。以下是一些典型的80后童年记忆:
1. 纸飞机和纸折纸:用一张普通的纸就能带来无穷的乐趣。
2. 跳皮筋和跳大绳:这些都是集体活动,能让大家聚在一起,增强了亲密感。
3. 手持游戏机:比如“小霸王”游戏机,能玩的游戏有《超级玛丽》、《魂斗罗》等。
4. 电视节目:《黑猫警长》、《蓝精灵》、《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卡通片,以及春节期间的春晚,都是大家共同的记忆。
5. 收集四角带:那个时候的音乐来源主要是磁带,买回家的磁带后,四角带就成了小朋友们的玩具。
6. 小霸王学习机:这个学习机在80后的童年时期非常流行,它能教授很多学科知识,也有一些简单的游戏。
7. 在户外玩捉迷藏、踢毽子、打弹珠等游戏,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
以上这些共享的回忆,不仅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天真和活力。
暴露年龄的回忆:70、80后的童年里,一定有它,触动泪点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是伴随着工业发展的,更有浓烈的农耕 社会 的影子;既经历者物质日益丰富的发展轨迹,童年时也经历过缺衣少食;既吃着品种日益繁杂的食品工业成果,更有传统农业下的农作物与野果山菌……
要论最好吃的,有太多,姑且罗列一些,勾一下童年回忆。
(1)地瓜泡
六月六,地瓜熟。农村老家田间地头、坎上坡下长满地瓜藤,盛夏时节地瓜泡甜熟,小时候刨地瓜所获甚丰。果肉甜嫩,饱满多汁,洗了直接吃,现在回会考虑做果酱、沙拉或泡酒什么的。
(2)鸡纵菌
农村老家叫伞把菇,初夏时节暴雨后在竹林里常有,煮得汤来味道鲜美至极,入口滑嫩,汤汁晶莹剔透。同时还有乔巴菌、摸摸青、野生茶树菇等等。
(3)桑泡儿
五一节前后就能大快朵颐了,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段时间正好是农忙季节,小孩子在劳作之余可采摘尽情吃。桑葚富含花色苷,可抗氧化防衰老,甜润多汁,吃完之后牙齿、嘴巴、手上满是紫色,有点难清洗。
(4)米梗
也叫米棒,大米做的,中空筒状,略有甜味。5分钱一根,1毛钱3根,小时候能迟到就觉得特别奢侈和满足,现在好像是论斤卖了。
(5)米发糕
老家叫白糕、甜糕,糯米和籼米混合磨浆发酵,特别甜,甘甜回味隽永。不过现在觉得没以前那么好吃了,可能是来自于稀缺的滋味。
(6)臊子米粉
猪肉熬的臊子,大骨熬的汤,加了砂仁,米粉是粗圆米粉。米粉是发好了的,装进竹篓子里一烫就好,成都叫“冒”。觉得老家乡场上的臊子米粉是最好吃的,无一家能出其右,过去是,现在依旧是。
小时分校园邻近的各种小商店真是每日必去的当地。小朋友们里三层外三层的挤,挣扎着挤进去就为了自己想买的零食。校园的监管很严,殿堂级的废物食品根本现已远离了我弟这一代。今日就来好好回想一下陪伴我幼年的各种零食吧!
那个时分的糖,甜美!并且能有的吃就十分不错了,包装也没有现在的精美,但每次看到这样的图片,总是不知不觉中咽下口口水。还有一半这样的水果糖,一毛钱能买好多块,差不多一分钱一块,虽说现在的糖块种类许多,但从前的味道现已找不回来了!
现在许多90后00后的不知道我们其时有多苦,现在的孩子一出世各式各样的奶粉早就预备好了,而那个时分我们只要麦乳精。并且它还不是小孩专用的,有时分走亲串巷,或许朋友生病了,也会带上它!相信许多那个时分朋友都干过这样的事,就是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悄悄的用勺子,挖着干吃,因为这样的味道更浓郁,比用水泡着喝还有好。哪里像现在的孩子,吃饭还得追着喂!
回想儿时经典的味道。传统酒心巧克力,也叫酒心糖,巧克力只要很薄的一层,里边是白砂糖结晶层包的酒,甜美又甘旨。
甜美脆口的麻花,真的是小时分最期待吃到的小零食,拿到手的时分,还不舍得吃,放在嘴里渐渐的舔,直到被爸爸妈妈拿棍子追着打,才赶忙吃下去~
麦芽糖是一种地道的无增加的江南传统 美食 ,小时分,常常看到有小贩挑着担子,摇着铃铛,走街过巷叫卖,问爸妈要上几块钱,就能买到,又香又甜,还能黏牙,满满的回想!
这种泡泡糖,有些里边会有酸酸的粉粉。一毛一个。
可以吹哨的糖~ 每次塞嘴巴里吹呀吹,会有口水吹出来。
戒指糖~ 记住那时分妈妈接我回家,我坐在自行车后面,手上戴了一个戒指糖,舔来舔去~~幸福。
东北人80后小时候家里很穷。
没吃过什么小食品,家里有一颗樱桃树,不是那种现在的大樱桃,是很小的那种,因为樱桃是所有水果当中最早成熟的,我每天都去看,盼着开花结果。有时候刚刚红了一点点就偷偷摘下来吃了。酸的不行不行的了。还是想在吃一个。哈哈。
还有甜杆,可能有些人不认识,类似高粱。特别甜。小时候吃这个东西经常划伤手,有气候嘴角也被划伤,一直认为他比甘蔗好吃。所以我基本不吃甘蔗。现在农村都少见了,小时候的味道值得回味。
雪人雪糕,我们小时候管这个雪糕叫娃娃头6岁的时候我爸爸带我去县城给我买了一个。我回家和我姐姐炫耀了好半天,卖5毛一根太奢侈了。隔了好几年之后,在我一个比较富裕的同学家吃了第二根。我记忆犹新。
爆米花,没卖的,只能自己等蹦爆米花的人来。冬天了会不定时的出现在村头巷尾,那时候玉米下来了,我就自己剥几斤,放在外面晾干,还怕下雨,有时候还要放在炕头上烘干。就是为蹦爆米花预备着,那时候蹦爆米花都得排队,排到后面可着急了,要是加5分钱可以放几粒糖精,放糖精都算奢侈了。还得自己预备柴火。一冬天就靠这爆米花打牙祭了。
黄桃罐头,那时候生病不用吃药一盒罐头保管好,那罐头水都得留着分好几天喝。不知道生病几次才能换回一瓶罐头。那时候谁家窗台上有半瓶罐头都让人羡慕死,要是旁边在有几个空罐头瓶。。。。
麦乳精,果汁露,这个东西很多人都没听过吧,反正我妈妈就给我买过一盒麦乳精,果汁露贵没买过。我经常偷偷的干嚼着吃,那是真甜呀。
华丰方便面,上小学我父母给人拉货所以我家搬到小镇上住了半年,父母早出晚归,我姐姐上小学三年级,中午自己带饭吃。没人带我,我就自己一个人在家待着。妈妈给我留下一代华丰方便面,然后给我烧上一壶开水,一袋面够我吃三顿午饭,掰开一小块放在茶缸里倒水放盖上盖子,然后过几分钟就能一起喝到肚子里了。没放过调教,因为不知道放多少,那时候一袋方便面三毛钱。
等我姐姐放假了,中午就能吃有调料味道的华丰了。两个茶缸,一壶开水。
反正小时候觉得什么都好吃,吃的苦也不觉得苦,大了不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了,好多山珍海味也不如茶缸里的方便面,有些心酸都不如让自己吃些苦头来得痛快。
最好吃的是小时候去地里摘 香瓜 ,和老鼠抢速度;还有姥爷自己种的 草莓 ,不大,酸酸甜甜的;姥爷家门前有一颗 樱桃树 ,长的不大,不是现在那种车厘子,就是小小的,很甜;还有就是 李子树 ,夏天陪姥姥打完麻将去吃大李子,真的好好吃;还有以前秋季吃 豆角,芸豆 ,一顿顿一锅,里面全是 豆角的豆 ,拿勺子一勺一勺的吃,回忆啊。秋天还要 烧苞米 吃,香呀。。。
杍攸也是农村80年代的农村娃,小时候吃过的美味现在都记忆犹新。
对于我们那个年代,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可是却也有着区别于城市的快乐。
其中,美味就是和城市区别很大的。现在就由杍攸带领你们一起来回味!
“三塔菇”也叫“鸡纵菌”,这种菌类是白蚁筑巢的地方才会生长。一般会在花生快要成熟的时候长出来。一般雨后的花生地里就会长出美味的“三塔菇”,而且一般会有三朵,有些时候也会有一大片,如果这时候你发现了那么就可以把它带回家了,并且要把采摘的地方恢复原状,这也是为了能二次采摘。
带回家的“三塔菇”清洗干净后,用手撕成一小条一小条的放点青辣椒在放点猪油放在锅里清蒸,那香味儿一会儿就飘得满屋都是,馋的人口水直流!
农村有句老话:六月六,地瓜熟。就是说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就可以到处去扒香地菇。香地菇在成熟的时候,自己会散发出甜甜的香味,这时候你闻香找果准能找到。扒开地菇叶,一颗颗红彤彤的香地菇就出现在你得眼前,小心翼翼的采摘,在小河沟里清洗下,就可以直接吃,满齿存香。
在夏季,稻谷快要成熟时,小麦收割时,田地边就会出现栽秧泡儿。一颗颗的栽秧泡儿就在它自己枝头上挂着,红红的,甜甜的香香的,馋人呐。但是栽秧泡儿的枝干是有刺的,在采摘的时候要小心手。记得小时候,杍攸的爸爸妈妈每次去割麦子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带栽秧泡儿回来,所以都盼着麦子的成熟。
农村有许多副产业,其中,养蚕也是很赚钱的副业,但是也很辛苦。养蚕就要种植桑树,桑树每年冬天都要修剪,不然桑树长出的桑叶就不好。桑树也会结桑果,就叫桑葚。桑葚在未成熟时是白色的,快要成熟时就变成红色,最后成熟后变成黑紫色,吃起来甜甜的,但是吃多了就会把嘴唇变的黑乎乎的,舌头也会。
生于80年代的农村孩子,小时候吃的美味实在太多了,杍攸就喜欢吃这几种,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爱吃的?
对于 你们70 80 后 我作为一名90后 也曾有很多值得回忆的 美食 零食 虽然 你们是长者 长者吃过的 可能我们没吃过 但是 我们90后吃过的 你们应该吃过 小时候 最爱吃熊熊饼干 一块钱一包
小学放学的时候 经常买 不过吃了 就不想吃饭了 还被妈妈骂 哈哈 小时候 还经常吃 那个一毛钱一包的冰袋(类似下面这个) 一下课
就跑到小卖铺 买一个 不过 大部分 时间 都是 体育 课 或者放学买 因为 一个冰冻的冰袋 是可以吃好久的 虽然是一毛钱 但是 吃得很开心 以前还经常吃 绿豆糕 黄色 一盒的那种
吃完之后 盒子还能对着嘴巴 吹出很大的响声 这个味道 也是不错的 我记得 那个时候的猪油糖
也特别 值得回味 我曾 把一袋都偷偷放到 口袋里面 带去学校吃 然后 回家 换了 衣服 洗掉了 下次 在穿上的时候 那猪油糖 居然还能吃 又直接美滋滋的吃了 可能那个时候 不懂事 也不知道 能不能 继续吃 反正就是直接吃 很开心 很乐呵 ! 还有一毛钱一根的辣条 !反正当时 一块钱 可以去好几次小卖铺。
以前还经常买这种吃 村里的老大爷 每天没事就做 买一次 一大包 一根根的 几个小伙伴一起吃 一起分享
坐标河北保定,小时候零花钱少的可怜。但每天父母都会给个一块两块的零花钱,然后我就自己偷偷攒着。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中午放学后去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吃。
西瓜泡泡糖,我记得那时是一毛钱一颗,刚吃时特别硬,嚼一会就软了,特别甜,我最喜欢吃绿色的。
钻石戒指糖,这种糖我记得小时候卖的比较贵,可以戴在手上吃,又好玩又解馋,那时女生比较喜欢。
南京板鸭,这个简直是男生的标配!几乎每个男生中午放学头回家吃饭前都会去小卖铺买一包南京板鸭吃。一边吃一边和同学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回家。
麦丽素,男生女生几乎都喜欢吃,我还记得小时候偷吃麦丽素被老婆发现了,问我偷吃什么呢?我就撒谎说我生病了这是我妈给我买的中药丸子,哈哈哈哈哈最后被老师识破,还挨了批评。
我是个厦门的80后,真正开始觉得食杂店是个宝库的时候应该是开始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每天大概有一两块钱的零花钱,放学到了学校旁边的小卖部真的有种进入游乐园的感觉,各种眼花缭乱的小东西,还有各种路边的小摊,很热闹,有时候就算没钱买也得在人群中蹭个乐呵,简直流连忘返,这种感觉估计是在这个物资特别发达的年代的孩子无法体会的!
现在就来说说在那个阶段我买得最多的几类东西,不知道闽南附近的孩子还有没印象:
记得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麦乳精了,拿小勺偷偷wa一勺送到嘴里那叫个香啊!
酒心巧克力算其中一个吧。小时候去姥姥家过年,快走时,姥姥总会给我带一些糖果,酒心巧克力本来就不多,姥姥会特意择几个酒心巧克力给我带着。
拿现在来看,酒心巧克力并不算是好的巧克力。包装却是几十年一直没有变,红红绿绿的糖纸,包裹成一个三角锥形,像个粽子。
代可可脂里面裹着厚厚一层糖,糖里有甜甜的白酒。就是这样一款巧克力,那个年代大人小孩都喜欢吃,而且在其他糖果里算是比较高级、醒目的糖果了!
夏天的小豆冰糕也是很让人难忘的。比起雪人和奶油雪糕,有时渴了热了,我更喜欢吃冰糕,喜欢嚼里面的豆豆和冰,感觉更解暑更解渴!
一毛钱一袋的酸梅粉,绝对很吸引小孩儿的目光。味道酸酸甜甜,吃完了还能积攒里面的小勺,感觉很有趣!
跳跳糖,感觉是小时候一种很新潮很奇特的零食。一个扁扁的小袋子,里面藏着一点点的糖。放在嘴里会跳动,甚至会从嘴里跳出来,而且价格不便宜,不是随时可以享用的。
小时候,小屁孩们夏天喝的最多的汽水就是山海关了。咕咚咕咚一通灌,灌完打个响嗝儿,顿时感觉全身舒服了。
70后的童年,满满的回忆……(原创)
说是车,实际上并不在地上滚动,只是拿在手里扯拉便能来回转动的玩具。
在核桃成熟的季节, 我们常去摘些青皮核桃吃。由于还未熟透,皮未裂开,通常是用石头砸开,剥了白花花的核桃仁来吃,三两个下来,手指便染成了棕黑色,大人戏称“老鸦手”。有时,成年人吓唬小孩子说公社来人检查手来了,看谁偷核桃了,小孩子们便急不迭地跑到河沟里,用泥沙使劲地磨手以除“罪证”。这种事,小孩子们几乎每年都要经一遭。
等核桃熟透,皮经轻轻一敲便能裂开而露出核桃来,我们便用一两个核桃做核桃车。一个做头,下端插一竹棍,棍的中段缠上线绳。用一核桃,小心地掏空,自上而下贯通穿两小孔,使小棍通过,在核桃腹部再穿一小洞,使小棍的线绳穿过,转动小棍缠尽线绳,然后经外面留下的绳头拉扯,核桃头就左几圈,右几圈地来回转动,同时发出“哗哗啦啦”的声响。每年核桃熟时,我都会自已做一个,门前屋后地拉个不停……
这种小车子是用手扶着在地上滚着玩的,类似现在的孩子玩的铁环。选一根长竹子,一端剖为两半,在顶端两侧凿两个孔。再以薄而圆的石板细心打磨成圆形,在中心开小孔,夹入剖为两半的竹棍中,以小棍穿过固定。这便是石滚车了。
孩提时,我做过许多这种车,在院子里,山道上来回滚动,口里配着“马达”的笃笃声,神气地当着小司机。
桐子是油桐树的果实,做小车玩是选未成熟的果实,因它扁而圆,适合做车轮子。车的扶手照样是竹子,只是不用剖为两半,桐子不是夹在其中,两是穿在车轴的两边,换成了两个轮子。高兴了还可以做成四个轮子的,“开”起来没有嘈音,如坦克一样“翻山越岭”。
玩泥巴,是家常便饭。我们通常和了泥,做手枪、塑泥人,这都不在话下。有趣的还算模仿石磨做的泥磨了。小时候,家里的石磨旧了,常请锻磨的来给打磨新齿。因此,我们对石磨的结构也了如指掌。团好泥巴,做成两扇石磨,上下两扇,都刻上齿纹,上扇也留进料孔,装上把手,下扇装上磨棋,凉干后,跟真石磨一般。弄些细沙,堆在上磨,沙从进料口流入,转动上扇,沙土便不断地被磨出来。两个伙伴都能玩上一下午!
小时候,自制的玩具各色各样,制作、设计都是自已做,大人们忙得昏天黑地,似乎从不曾留意那些童趣,正因为此,小孩子玩得更自在,当然,创造的过程中少不了危险发生,诸如,刀割破了手、遇上了蛇、摔下了山坡、脚上扎了刺,也从来都是自己处理包扎,不必大惊小怪。
有时候,为了做某种玩具,我还漫山遍野地寻材料,不过,那时候也常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只是不知有这两句诗句而已……
这种“汽枪”很小,用竹子做的,打起来还“叭叭”作响,射程约有二三米,如果有手挨一枪试试,还真生痛。
这种枪是用手指粗的竹管配以竹签做的,粗了不行,因为子弹只有米粒般大小,得保证枪的口径不得太大。枪只需七八公分的枪管即可,竹签即是发射器,宜略细于枪管的口径,略短于枪管的长短。
重要的是要有子弹——那是一种树的种子,熟透到发红了的才好做子弹用。把这种子弹从枪的一两端塞入,用竹签顶住一头往进推,另一颗“子弹”就啪的一声射出来。如果发射的竹签做得合适,就不用每次装两颗“子弹”,后面的一颗刚好替补了射出的那颗,后面再加一颗新的“子弹”,就可以再次发射。
为找这种枪子儿,我常往印象中的产地寻找,少不了有些刺挂,却在所不惜。很多时候都是在打猪草时,不期而遇,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说起枪来,那也是五花八门,不用别人教,单是见了一眼,也会自己学着去做。
复杂一点儿的火炮枪,是用自行车的幅条,绕成手枪模样,用幅条固定在车轮一头的大头螺帽作为枪膛,另一端作撞针,用皮筋骨辅助作动力。把撞针拉起置于枪膛外沿,往膛里填入火炮,扣动铁丝,撞针滑动,由于皮筋作用力,火炮便被砸响。这是高级点的,有点真枪的味道,只是自行车的幅条不是那么好找。
也有用注射品的针头做的,这个很方便。把注射器针头的针去掉,用皮筋绑上,另一头固定在一根折成“7”的模样的铁丝的末端,同样装入火炮,将撞针事先放入枪膛,然后使劲往地上敲,也会作响。
火炮有时买不到,也曾见有同学用火柴头充当的。有一天,我回家也做了一个,放入火柴头下刮下来的硫,敲了一下午也没响。
第二天在上数学课时,老师布置了练习去上厕所了,我跟同桌交流起自制的枪来,同学让我示范一下。我便使劲往板登上一敲,只听“嘭”的地声,一缕青烟,老师箭一般地出现在门口,脸都气绿了,抡起我的书包扔出了教室。所好,我爸也是学校老师,所以没有格外罚我。
后来想,为什么会响,且声音那么大,威力那么强?想必是前一天因不响,我反复加入火柴头,反复敲击,药装得太足了吧。至今想起来都想笑。
在夏季,柿子树刚长出小柿子的时候,只有大拇指般大小,都有一个小小的尖头儿。摘下来,在另一端插一根小棍儿,用两指一旋,松开手,它便能在地上长时间地飞转。这样的玩具随手可得,做起来容易,丢弃了毫不可惜。有时,也捡一些橡子,同样,插一根棍,它便成了陀螺。几个小伙伴,也能在一起比赛一阵子。
在农村的孩子,与形形色色的小动物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很多小动物也成了我们的玩具,有时,即便不玩儿,搞些恶作剧也会打发一段快乐时光……
写70后的童年回忆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回想那一件件儿时不起眼的事儿来,事虽然小,但那些回忆是那样觉得感动,因为有了这些回忆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追断求,这样才能成长起来,童年总叫人回想。回想那五彩缤纷的梦,回想起那丫丫学语的时候,回想起刚学走路的时候,第一次踏上舞台的时候,第一次叫出父母时,第一次......那一刻刻, 那一个个镜头,霎时间浮现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