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蜡蚧形态特征是什么?
雌成虫体长6~7毫米,近球形,体宽略大于体长。体红色,外被较厚的白色蜡壳,背面有一大角向前突出,两侧各有二块蜡,前端有三蜡突。雄虫体长1.3~2毫米,体赤褐色,复眼紫褐色。前翅发达微黄色,后翅平衡棒。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赤紫色。若虫一龄若虫椭圆形,长约0.5毫米。二龄若虫开始出现蜡锥形,稍向前弯曲。雄蛹裸蛹,长约1.3毫米,赤褐色。茧(雄若虫蜡壳)椭圆形,长约2~2.5毫米,体背面较凹,周围有13个蜡突。
角蜡蚧的防治方法
1. 做好苗木、接穗、砧木检疫消毒。2. 保护引放天敌。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等。3. 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4. 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用木棍敲打树枝,虫体可随冰凌而落。5. 刚落叶或发芽前喷含油量10%的柴油乳剂,如混用化学药剂效果更好。6. 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喷洒40%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 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用8-10倍液。
角蜡蚧的外形特征
雌成虫体短椭圆形,有时宽大于长,不太突起,6-7.5毫米长,长者可达9.5毫米,宽8.7毫米,高5.5毫米。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足不大,短粗;胫跗关节不硬化;爪冠毛粗,端非特殊膨大。气门路宽,特别是体缘处有10-12个五格腺之宽度,气门刺粗,锥形,集成直角三角形之刺区,其直角向背延伸,角顶有最大之一刺存在。多格腺在足之基节附近成群分布,在前四腹节腹板上形成横列,其他腹节腹板上则形成很宽的带。复孔在体腹面者为椭圆形二格腺,集成宽亚缘带,在体中部特别是口器旁有大量数目,体背之复孔除体侧有6-7块空白区外,其他区均密被复孔;复孔有:椭圆形者大多限于体之亚缘区,四方形者则在体中部,三角形者在全体均有分布。缘毛短而少,稀疏分布,仅尾叶端上缘毛较长。雌蜡被灰白色,死体则为褐黄色,并略呈红色,前端三块,侧边每侧二块,端一块,背面一块无。 初龄扁椭圆形,长0.5mm,红褐色;2龄出现蜡壳,雌蜡壳长椭圆形,乳白微红,前端具蜡突,两侧每边4块,后端2块,背面呈圆锥形稍向前弯曲;雄蜡壳椭圆形,长2-2.5mm,背面隆起较低,周围有13个蜡突。雄蛹 长1.3mm,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