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是什么?
五音戏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至今传统戏《大裁衣》中 五音戏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如:“我就会打鼓,你就会敲锣,打起锣鼓唱秧歌,秧歌唱来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肘鼓子系统。五音戏是全国的独有剧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五音戏是哪里的地方戏
五音戏是山东省的地方戏。五音戏是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 五音戏的传承现状: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面临资金、演出市场等问题;民间的零星班社组织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人员参差不齐,多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没什么创新与发展。由于境遇不佳,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演员队伍面临断档,创作人才更为稀缺。创作队伍比较薄弱,五音戏的艺术研究也严重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