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济喜

时间:2024-08-13 03:42:15编辑:分享君

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是怎么回事?

记者获悉,备受公众与文史考古界关注的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近日已进入文物布展阶段,并将打造为三国文化遗址公园,成为研究三国文化及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其中的A区遗址博物馆,主要用于曹操生平事迹和文物展示,该区的主体工程自去年年底完工后内部的布展工作随即展开,截至目前,已完成总量的三成左右。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12月下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共清理了两座墓葬,编号为一号墓、二号墓。扩展资料:此前的考古发现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相关学者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 。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及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规程”。在曹操墓的认定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质疑的声音,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等。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共两座墓葬包括曹操遗骸

袁济喜的代表性论文

近五年主要论文目录《走向现代的传统美学》,收入《百年美学》一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传统美育与美学研究的激活》,《文学前沿》,第三辑,2001年。《美育与人格关注》,《民族艺术》,2001年第1辑。《论传统美学与当代人文建设》,《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1年第11期)。《论六朝文学精神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6期。《论“兴”的组合界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兴:魏晋六朝艺术生命的激活》,《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论儒家审美人格的生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2年第9期)。《论中国古代文论的天赋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文艺之美与天地之心》,《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6期)。《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3期)。《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淮南子〉与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光明日报》,2003年7月29日,(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8期)。《论林语堂的审美人生观》,《求是学刊》,2003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诗兴鉴赏与中华文艺精神》,《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诗兴活动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六朝文体论的人文蕴涵》,《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从“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2期)。《郭象与魏晋美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11期)。《论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特质》,《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与学术史瞻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从“神感说”探讨古代文论的“神思说”》,《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2年第6期)。《体大周正综赅有方》,《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与六朝文士的演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从人生忧患到审美升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王弼的阐释智慧与六朝文论》,《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论六朝佛学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化》,《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先秦儒家文论的再认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上一篇:电视背景墙暗门

下一篇:情侣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