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蛙》赏析是什么?
莫言《蛙》赏析示例:小说的名字是《蛙》,文中也时常提到蛙这一物种,由此可见蛙在小说中是具备多重意义的一个符号。首先它代表蛙,象征着强大的繁衍能力,其次它又代表了娃娃,是崇高生命的象征,再次它又寓意了女娲造人开天辟地,是世界上所有一切的来源。青蛙与女娲本就是写实与虚构的一种对比,小说中也加入了“青蛙戏人”等民间传说,更突出了“蛙”的象征意义,由此向读者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崇高的敬意。莫言相关信息莫言原名管谟业,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作为一名乡土文学的爱好者,莫言因创作一系列充满“乡情”的文学作品而著名,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笔下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一经发表便引起文坛轰动,继而拍摄成电影被搬上了大荧屏,《红高粱》最终也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名的《红高粱》电视剧一经播出也荣获了各大电视剧奖项。2011年莫言又凭借乡土文学长篇小说《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成功的将民间故事与历史和当代的背景相结合,通过魔幻现实主义表现出来。
莫言的《蛙》想表达什么?
莫言的《蛙》想表达的是:计划生育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莫言的《蛙》以敏感题材为背景,塑造了乡村妇产科医生、计划生育干部姑姑这一典型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姑姑成为新法接生的积极实践者,她一生接生近万人,晚年被高密东北乡人民称为送子观音、活菩萨,但她也是计划生育战线的干部,她铁面无私,为了工作,她扒房拆屋,对孕妇围追堵截,死在她手上的孕妇和小生命也不在少数。姑姑晚年生活在地洞中,以捏泥娃娃表达忏悔的心理,是莫言对人在历史场域中的自我担当自我忏悔意识的呼唤。莫言作品《蛙》的价值:《蛙》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莫言一方面承认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合理性,承认个体在这一进程中的无能为力与无辜性,另一方面,莫言又感到个体不能以历史进程的合理性来开脱个人行为的罪恶感,忏悔与赎罪是十分必要的。
《蛙》主要内容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采用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手法,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
“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
“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
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莫言的《蛙》主要讲述了什么?《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期的一部长篇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九幕话剧组成,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可以说是莫言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高密东北乡艰难推行的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而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复杂的历史进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小说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姑姑”这样一个角色在小说中的出现,不能用单纯的善恶来评价她。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热血的时期。每个人都更像是机器的一部分而并非活生生的人。作者莫言借“姑姑”这个人物,表现出了作为亲历者对当时社会状态的分享和思考,对传统和愚昧的抗拒、抵抗。对“姑姑”这个人物,我们不能一味的厌恶和鄙视。作为一个计划生育的前线执行者和妇产科医生,我相信她也并非冷血无情,她也是对自己有过拷问和无数次的纠结。她对生命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就像她在文中的一句“我有什么办法呢。”一位受人敬爱的“送子娘娘”,在原则和时代的推搡下,逐步放下了自己善良的包袱,成为了王仁美口中“忠实的走狗”。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也变得相对扭曲。“姑姑”同时也是一个可怜可爱的人。她一只手托起生命,另一只手沾满了鲜血,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她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她对家人的爱、对生命的尊重在她生命的末期得以宣泄。用她自己特殊的方式,书写了那一代人的无奈和悲哀。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结构新颖,节奏鲜明,笔触细腻,文字朴实,富有张力。
《蛙》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言先生的作品《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里有“现实主义、历史与当代社会”,这几个词汇显然关联着中国的现实社会与历史现实,这部书,反映了中国一个时代中的部分现实,且构思及文笔极佳。评委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先生给予他作品的评价:是“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心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鲁莽且可笑”。《蛙》作品简介: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结构新颖,节奏鲜明,笔触细腻,文字朴实,富有张力。
《蛙》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蛙所反应的社会现实。莫言的蛙是很多人都读不懂得,因为他在很多程度上他反应了非现代社会的一些社会现实。使人们重视书信、戏剧也可用来丰富小说的文化内涵,这种写法很少。在过去的一年里,这种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其新颖性和价值性。《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蛙》的封面上写道:他人有罪,我亦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简介北大的哲学教授吴飞先生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小说只有描写魔鬼,才能通向天堂。而《蛙》则正好符合这一特征。莫言在2011年“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研讨会”上曾表示,《蛙》这部小说从2005年开始写作,中途因没有最终确定好结构问题而一度搁置,在完成《生死疲劳》之后,又重新开始创作该作品,历时四年,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