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 李玫瑾

时间:2024-09-03 15:36:02编辑:分享君

大学教授死亡案告破,杀人凶手居然是他们的儿子,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吗?

南宁市一黄姓男子在家中杀害自己的父母之后逃往了国外,去往了柬埔寨。目前南宁有关部门的人员在湖北某学校的宿舍楼里面发现了一对夫妻在自己的家中被杀害多日。经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发现了他们家里那个在英国留学回来过几天的孩子有很大的嫌疑。该男子的父母都有着很好的工作,连他自己也曾去往英国留学,全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缺少对自己孩子的关注所以酿成这样的惨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孩子疏于管教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该男子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律师,母亲是一所大学的教授,他也曾经被自己的父母送往英国留学。这样的家庭原本是别人羡慕不来的。但是这个男子就是因为自己即将毕业,以后在哪里工作的问题和自己的父母起了争执,根据相关的人员对于他的描述都说他是十分偏激的一个孩子,经常容易一些小事情动怒,这次的争执可能就是他自己的父母残忍的杀害的根本原因。在将自己的父母杀害之后并且将空调温度调低想以此混淆自己父母的死亡时间。在有关人员的调查之后,通过跨国警察的帮助在柬埔寨将其抓捕归案。被抓之后该男子心中没有一丝悔意甚至表现得十分的冷漠。这件事情的起因无非是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能够在国内发展,但是就是这样的争吵酿成这样的惨案。这本来不是一件大事,双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谈谈就行了。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他们一生的心血和爱。无论世界怎么变,父母始终是最爱我们的那个存在,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无论多大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温暖,自己心中也有所牵念,只要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但是该男子在杀害自己父母之后被抓的时候没有一丝丝的悔意,甚至是十分的冷漠,网友纷纷表示该男子已经是一个丧心病狂已经泯灭人性没有良知的人了。他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以后就算是进入了社会也会给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犯罪心理学教授的育儿经刷爆朋友圈,它到底好在哪

这个问题,一位犯罪心理学专家居然给出了精彩的答案。这位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长期以来,致力于犯罪心理的研究,一方面是为辅助刑侦,另一方面则在预防犯罪。很多人觉得李教授是研究犯罪心理的,怎么跑来“掺和”育儿这件事了?其实很多犯罪心理的知识,和育儿也是相通的。李教授研究的犯罪心理,不只是研究具体的一个犯罪行为,更多是研究罪犯的整个成长背景,分析成长过程中哪些节点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照见教育缺失的镜子。以下文字,是根据李教授的讲座视频精练而来:一、生命初期,情感依恋关系的建立,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有个杀人凶手,在警察去拘捕他的时候,准备掏枪杀警察。这时,他的母亲走出来,问他:“儿子,你在干啥呢?”凶手答道:“没啥,警察让我去办个户口”。于是掏出了户口本,放下了手枪,乖乖跟警察走了。在路上,凶手对警察说:“你们应该感谢我的母亲,不然你们刚才就没命了”。警察问:“为什么你刚才没动手?”凶手答:“因为我不想当我母亲面杀人”。为什么很多穷凶极恶的歹徒,在面对亲人时,却是一副慈善面目?因为父母和他们曾建立起的情感联系。生命的最初,总是以乞求的形式获得帮助,需要依赖他人来满足需求。而这种帮助就成了一种“恩情”,建立了情感联系,从而建立了“依恋关系”。而生命初期的抚养关键,就是这种情感依恋关系的建立。这种依恋关系,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的漫长的生命中,无限地爱戴和尊重父母,在心里始终留给他们方寸之地。溥仪在年幼的时候,因为长期活在一种所有人顺从他的环境里,养成了虐待别人的恶习,常常各种耍弄太监。他的老师跟他讲仁道之术,但对他没用。他唯一信服的人却是她的乳母。因为在生命的早期,乳母和他建立了情感联系,拥有了抚养他的心理资本。因此,建议在孩子出生的前3年(至少1岁半前)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抚养;否则,你就丧失了对他心理上的影响力。二、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要多和孩子互动交流早期情感抚养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因为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比如给孩子换尿布,妈妈和幼儿园老师肯定不一样;妈妈肯定是一堆的话,边换边叨叨,越看越可爱,换完抱着亲一顿。而幼儿园的老师,因为带的孩子多,肯定不会有那么多交流。听得多的孩子大部分都说得早。特别是有大量时间亲人陪伴的孩子,往往语言能力发展得更早。亲情抚养不仅会影响到语言发展,更很大地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带着孩子出门溜达,看到人,你让孩子喊叔叔阿姨。他看了一眼,低下头,不叫;而另一种孩子,你让他打招呼,他小嘴吧啦吧啦很甜地就喊了。这两种行为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抚养背景中,这种互动体验的多少。社会性发展奠定了性格的基础,比如孩子的内外向差异。我们都知道很多变态犯罪大多是内向的人。内向的人多数不善言谈,不喜欢动口,宁愿动手。追溯到早年培养上,一定缺少爱的唠叨。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硫酸泼熊案,曾经引起广泛关注。在公安局他给出的理由更是令舆论哗然——“只想看看硫酸泼熊熊会是什么反应”。而他这个行为的根源就在于幼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单亲家庭,妈妈是职业司机,从小由姥姥抚养,很少和他交流。为了方便照看,他从小被锁在家里,5岁之前,满眼都是积木和书,和外界的交流几乎为零。这种成长环境造成了他社交能力欠缺,被同学骂脏话都听不出来;对互动性的感受认知太少,才有了如此令人费解的行为。因此,在孩子的早年时期,抚养人一定要多给予一些爱的叨叨……这些声音将会让他产生铭记一生的快乐记忆。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三、观念教育:有看到才会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行事准则常出自内心的观念。一个英雄跳水去救人,有人问他“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我什么也没想啊”。很多行为往往是下意识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来自我们内心的观念。观念,是在“看”到后渐渐形成的。我们常以为,孩子观念是在父母讲道理中形成的。事实上,在听懂道理前,他们往往已经形成了某种看法。观念的形成,更多来自于对抚养人行为准则的复制。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日常修养,做好孩子的榜样。有4个青少年,合谋杀了一个孩子。在法庭上,4个孩子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似乎这是件无关痛痒的小事。因为是未成年人,他们没有一个被判了死刑。宣判后,4个孩子走出法庭,相视而笑。媒体震惊地报道:“4个青少年杀人宣判后竟然相视而笑”。有人采访了几个孩子的父母,他们都是父母双全,父母也没有犯罪前科,为什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呢?后来发现了,这四个孩子平常都是游荡于社会。在生活中,缺乏了父母观念上的影响。他们缺乏的,正是看到的模板。可以说,是6岁之前父母教育的缺失。四、12岁之前的教育重点1、3-5岁,克制任性的训练;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让孩子知道爱是有限制的。因为在孩子6岁之前,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最多哭闹和满地打滚。如果到了14岁之后,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他又习惯了有求必应,那么他的反抗形式就会变得很激烈。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形,就必须在6岁前给他做一次“克制任性”的训练。一般3岁前,孩子的哭声代表痛苦。3岁后,孩子的哭声代表目的性而不仅是痛苦。当目的性出现,家长就要开始训练孩子。克制任性的原则:不合理的要求绝不满足。比如:家里已经无数小汽车了,看到小汽车还吵着要买,在商场里各种哭闹。那就心态平和地抱回家,不要打也不要骂,放到卧室里(一个安全的封闭空间),一对一陪着,门关上。四不要:不要骂孩子,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这不公平不要说教,孩子哭闹时,你说什么在他听来都是噪音不要走开,他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边看着他闹。让孩子哭,哭累了,拿热毛巾给他擦把脸,然后温和地告诉他,想哭可以继续哭。不心疼,不让步,闹就闹吧。有过一次以后就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孩子越小管越好管。最后,记得给孩子留一条路:“你如果想要什么,可以来说服我,能说服我,我就满足你”。用这种方式鼓励孩子和父母交流,答应的比例是3:1(3次答应1次)。让孩子明白,交流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你说不行的事他也不会瞎闹。让孩子避免任性的同时,建立了亲子沟通模式。有了这个基础,到了青春期,亲子关系就好相处了。2、克制诱惑;(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克制诱惑,学会等待。比如:给孩子两份喜欢吃的东西,告诉孩子其中一份保留不吃,明天给三份。第一次孩子可能会吃完了,第二天,你拿出准备好的奖励,告诉他,“这个奖励原来是要给他的,但因为他没有保留,所以不能给他了”,然后果断走开。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明白延迟满足的意义,慢慢培养了自制力。3、避免自私;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别人帮他,不需要帮别人。在成长中慢慢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我不需要负责任何事情,只管好自己就行。”这样的孩子,自私是正常的。要摆脱自私,就要让孩子有“他人”意识。首先建立“家庭意识”,从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跟大人吃饭的时候要立规矩,大人不动筷子,孩子就不能吃饭。孩子等一下时间饿不坏,要知道,人生的痛苦还有很多,而饥饿只是最浅层的痛苦。比如:吃东西的时候,让他给爷爷送去,给奶奶送去。让孩子眼里有别人,学会共同面对和承担,学会分享和感恩。4、挫折训练(12岁之前)很多成年人,包括很多高学历的人,动不动就自杀。就因为缺乏了挫折训练。在孩子12岁之前,让他受一点体力之苦,培养意志力很有必要。比如西点军校,大冬天,让孩子们穿着背心裤衩狂跑。还有很多拉练式的训练,都有利于意志力培养。很多家长可能会心疼,甚至去投诉学校。其实,吃苦耐劳的训练就得由学校来做。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跟他讲这个例子。这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写在最后:其实,好孩子和坏孩子都不是一天养成的。教育需要下很多“苦功”,作为家长,需要把育儿当做学业一样看待。看完李教授的育儿经,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有所启发

上一篇:2014中秋晚会

下一篇:黄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