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4-09-04 10:15:45编辑:分享君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好“三个注重”,即:
第一, 注重学思结合。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启发式教学,其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讨论,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 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学习知识应该与已有经验相结合,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我们的教育过分地看重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分地看重考试的分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成为知识考试的机器,害了严重的知识脆弱综合症。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不仅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有哪几种组织教育形态?( )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其教育形态一般分为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和就业创业学院三种。1.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由高校独立建设的,主要面向具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学院的师资力量一般比较强大,拥有高水平的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教育和支持,同时也与企业和投资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2.创业学院创业学院是以高校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学院为基础建设的,其依托于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主要培养具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学生。创业学院通常与产业界建立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和支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目的。3.就业创业学院就业创业学院是以服务学生就业和创业为主要目的,其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就业创业学院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中心建设,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服务和支持。同时,就业创业学院也与企业和社会资源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资源共享。总之,以上三种形式的高校创业教育,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无论是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学院还是就业创业学院,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

是以创新为主的教育,什么是以从小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为理念的教育

当前,中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心理疾病和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在考问教育责任与使命的同时,也对学校体育的实效性(特别是其实践价值、实践地位和本质内容的落实等)提出了极其尖锐的质疑。为此,很多学者从理论方面进行了“困局”的分析以及“破局”的探索。但总体而言,许多讨论不仅难以触及学校体育的本质,而且过度专注于技术性的策略而无法形成价值观念的纠偏与统领,忽视了破解中国学校体育问题的前提性:学校体育的根本是育“体”,只有育好“体”才能以“体”为基础并超越“体”而为人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而学校体育的工作内容、体制机制改革和保障条件提供等都应以此为出发点和依据。
  十八大报告指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可以说,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创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对社会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当代,“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驱力即是“人才创新”,而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园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十八大报告对学校教育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要求,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当深入把握十八大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以育“体”为基础、紧契教育的成“人”使命,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1 十八大报告对于“创新”核心理念的科学诠释
  从哲学层面讲,“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对人和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化概括。在分析我国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和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发展”的纲领性理念。从十八大报告科学理解“创新”、“创新人才”的理论内蕴,不仅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各项改革创新实践的前提,对学校体育落实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1 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理念的时代背景
  “创新”及其相关的概念,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多达55次,可以发现其核心指向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具体的途径即是“创新”本身。从相当程度上说,“创新”表达了党和国家关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任务及其总体布局的重要理念,即要把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而建立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报告指出,经过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
  国际权威的“欧洲创新计分牌”EIS①系列年度报告通过包括创新驱动力、知识创造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知识产权等5个方面进行数据标准化计算,得出了领先型国家(综合创新指数达到或超过0.5)、平均水平国家(综合创新指数在0.35~0.50,平均水平是0.42)、“追赶型国家”(综合创新指数接近于平均水平且保持1%以上的增速)、落后型国家(综合创新指数低于0.35)等4种创新标准。参照EIS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综合创新指数进行了测算,我国综合创新指数约为0.3左右,“考虑到我国各项评价指标近年基本都呈上升趋势”,按照创新计分牌的分类,可以判断我国目前尚属于追赶型国家[1]。按照GIS指数排序,中国处于4大类创新程度不同的国家中创新指数最低的一类之中;中国的创新指数为0.127,处于第35位[2]。比对国际标准和我国提出的目标,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仍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要提升自身与世界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实现综合国力和社会结构的深层转型,就必须要增强国家的综合创新能力。可以说,“中国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绝非权宜之计,从更深层次看,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特定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特殊的国情和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共同决定的”[3]。为此,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迫切任务,以“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阶段性目标,从社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首先在理论上赋予了“创新”以战略性的地位。
  1.2 十八大报告对“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的认识
  “创新”、“创新人才”、“创新型国家”三者形成了内在的价值性关联。在理念上,这一关联是经过了价值逻辑转换了的,十八大报告将其表述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正是认识到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在十八大报告中,重申了“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说,“创新”并不仅仅只是目标,而且是推进“创新型国家”的一条必经之路,“创新人才”实际上就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即积累了人的因素。归根结底“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基础是要培养创新人才”[4],提倡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既表达了党对国家的发展形势及其任务(社会现代化)的宏观把握,也是对人的现代化的深切关注。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于学校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创新人才”培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性认识。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时期,学校教育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发展中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因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而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合二为一的,即为了突破“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积极地发挥学校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从相当程度上说,十八大报告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标示了学校教育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地位,也同时强化了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1.3 学校体育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证自明的合法性,因为“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5]。学校体育也是在“培养人”的实践中,取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在“培养人”的框架内,“体育与德育、智育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基础,它既是一种学校教育活动,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构成要素,所以,体育是一种教育,它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6]。换言之,在制度化学校中,“体育”就是“教育”,它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总体任务和基本目的。
  在十八大报告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提出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在制度化学校中,创新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三者凸显了实践上的关联。1)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才”(但并不是“偏才”),其“创造性/创新性”是建立在全面素质基础上的个性化素质,因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创新人才的基础和重要特征;2)由于1)限定,学校体育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育”的立场下,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性与自觉性(主体创新能力与自觉的创新意识)、道德性与内在的信仰(创新信念与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3)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动力是“创新人才”,学校体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没有脱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框架。
  2 学校体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所体现的价值
  制度化的学校体育本意上就是“身体教育”,是围绕着“培养人”进行的教育实践。在整个制度化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是不证自明的客观事实。对此,毛泽东就朴素地指出了“体育”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地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于吾人,实居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7]67但更为关键的是,学校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形式——一种超越于专门体育活动的“大教育”,因而学校体育培养创新人才并不局限于“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创造性发展”,为整个学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使其成为了“大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
  2.1 育体是奠定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
  “体育”一词主要来源于日本对英文“Physical Education”的翻译,从词义上看即是“身体方面的教育”。由此,作为“身体方面的教育”,体育的首要目的即是育“体”,这是自然而然的常理,同时也是辨认其存在价值的第一个常识。因为,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需要建立在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联结的种种关系的基础之上:“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一个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8]。毛泽东也极为深刻地指出:“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人者,有理性的动物也,则动必有道”,“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7]69不仅说明了人的“动物性”,更说明了人尚“动”的心理倾向,吻合了人超越其“动物性/肉身性”的社会属性,而学校体育则是直接顺应了人的身体条件与生理发展的“自然事实”。
  在“培养人”的价值框架中,学校体育培育、激活和开发人的身体素质,为人的正常发展提供完整的生理前提,天然地成了其本职的要务。进一步延伸,学校体育首先要以“育体为基”,它构成了促进人发展的生理性条件,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而无论是哪种具体的教育实践,忽视或者残害人的身心机体,都不是人道的合人性的教育,育“体”也就集中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本体性价值。其一,在教育的活动层面,“体育”是进行“心育”的不可或缺条件,它与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相配合,共同促进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即“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7]67-68其二,在教育的目的层面,育“体”的根本在于完成教育培养人的总体目标,这些目标在学校体育领域即是:1)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2)传播体育观念文化,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习惯和进取精神;3)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在学校体育中,育“体”是最为直接和极其主要的内容,但实际在整个教育培养人的实践中起着基础性的影响和具有普遍的意义。具体就“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学校体育在育“体”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魄是创新人才从事生产生活、工作与科研的前提性条件,育“体”客观上为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第二,育“体”在培养体育技能、培养身心素质的同时,也孕育了人的刻苦精神、进取精神和超越精神,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积极的心理环境;第三,在整个培养人的实践中,强化“育体”的学校体育功能,有利于各项活动之间的调节,促进人的个性健康、全面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宽松的氛围。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方面都是针对整个普通教育阶段来说的,而在专门体育院校强调培养“体育创新人才”则是题中应有之义,无可置疑地要以育“体”为核心,但需要警惕为了服从于竞技等的功利目的而将人的身体素质职业化和职能化。   2.2 育智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撑


上一篇:山东模拟填报志愿

下一篇:狐狸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