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的故事作文400个字
⑴ 赵一曼感人的故事(400字左右)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 *** 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关于赵一曼的故事
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你还到哪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还呀!”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有一点点粮食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第二天开饭时,赵一曼又没有碗了。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能不丢碗呢?”
赵一曼的故事 中日寇是怎样折磨赵一曼的?
1935年冬天来得格外冷,赵一曼女士面对前来“讨伐”的日军。把生留给大多数,自己毅然在队伍突围后,率领几个人殿后。在激烈的枪战中,饥饿的赵一曼的手腕负伤。在寒冷的夜里,她和战士们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转移到山岭下的一家农舍。几天后,敌人的密探发现了赵一曼藏身的地方,讨伐队来了,包围了破败的农舍。面对着围困和喊话,她并不应答,用受伤的手腕举枪对着那些不容戴天的声音回击。赵一曼身边的人一个个相继倒下了,讨伐队的子弹打断了她左腿的骨头,赵一曼女士匍倒在雪地里昏迷中被俘,殷红的血滴在雪里,发出刺人的颜色。讨伐队用一辆牛车把赵一曼押往县城。一路上,牛车颠簸一下,赵一曼女士腿上的伤口就流出一股殷红的鲜血,棉絮红了,又暗了,暗了又结成硬痂。牛车把赵一曼女士拉到珠河县公署门前,讨伐队把她抬到县公署的正厅,交给了他们的上司大野泰治。牛车上抬下的赵一曼流了很多血,濒于昏死。人们感到这个女人命悬一丝。人们说赵一曼女士虽然清瘦,但在她身上弥漫着的大家闺秀的书卷气与军人冷峻的混合,使她一下子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时段,你都会觉出她与别的女性的异样和超拔,也正因了此,大野泰治知道自己捕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大野泰治决计亲手审问垂死的赵一曼,他想在赵女士闭目前,掏出有价值的东西。开始审讯赵一曼女士的时候,大野泰治不断地用鞭子把儿捅赵一曼手腕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邪恶地往里旋转着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的创面,继而用皮鞋猛踢她的腹部、乳房和脸。一共折腾了两个小时。大野泰治也没有在冷汗涔涔而下的赵一曼那里,获得有价值的应答,大野泰治感到日本皇军的自尊受到一个中国弱女子的凌辱。赵一曼从被捕到走上刑场历经9个月的时日,如但丁在《神曲》里磨折的地狱,她经历了常人肉身难以想象的酷刑。到得最后时刻,她到处白骨外露,身体多处炭化。一个弱女子,你可以用手中的鞭子麻木到像对待牲畜鞭笞之,面对弱女子你可以下流到戏弄之,玩耍之,最后恶毒到你鞭子的尊严受到戏弄直想杀戮之、毁灭之,大野泰治从最初的骄横,到中间的拉拢,及至最后的疯狂折磨,但他不得不对赵一曼无论遭受怎样的凌辱和欺侮,仍不放弃人格的尊严和信仰的光辉表达由衷钦佩,大野泰治后来在战犯管理所供称,“(第一次)我用马灯一照她,看到她满脸苍白是汗,她抬起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她那仇恨的目光,使我感到一阵颤抖,心里发凉。”日后无论是打、烧、电刑,都不能让赵一曼俯首就范。在审讯赵一曼期间,大野被派到新京受训。他临行前特意到监狱里看望赵一曼,恳请赵一曼女士为自己留字纪念,这是一个怎样的颠倒啊,大野泰治是心理承受能力崩溃么?不是的,是他有了善良又高贵的悲悯么?是他对一个爱自己民族而保持忠诚虽惨遭迫害和折磨的女子而忏悔么?否,他没有最大的悲悯心、最强烈的罪恶感和最深切的忏悔,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对英物女子的崇拜,加害于赵一曼女士的人,他的内心应该是受伤的灵魂感到后怕,而想在被迫害者那里得到一丝宽恕和抚慰;加害别人为别人施以酷刑者,他内心也难免被酷刑所折磨,他们更应该受到造物主的悲悯。赵一曼写了律诗《滨江抒怀》送给了大野泰治,中间有: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大野后来就一直保留着这页纸,像对待一个圣物,战败后,大野在战犯管理所交出了这首诗,在交出的时候,他先是立正站起,给写有诗歌的纸片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忏悔,他说“我一直崇敬赵一曼女士,她是真正的中国的女子,作为一个军人我愿意把最标准的军礼给我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个人,我愿意下跪求得赵女士灵魂的宽恕。”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骄横的警佐,在凛然的英武女子的气质下折服了,而且是在赵一曼殉国后的数十年后,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在阔大的历史进程里,也许渺小到忽略不计,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岸,但它和我们民族最后赢得的那场伟大的胜利相比,这也许才是最大的胜利,最扬眉吐气最解气的一幕吧。因为赵一曼女士,使受难的人和灵魂看到了精神的高度和希望念想之所在;因为赵一曼,使貌似强大的恶魔感到了恐惧和障碍,这时他们面对的赵一曼就不再是一个肉身,而是一种神示,一种象征。敌人可以杀死赵一曼,但敌人却不能杀死一个神示,一个象征。
抗日英雄的故事
一、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将他狠狠地摔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二、李爱民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三、马秀英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朱桥镇洼圩村)人,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1945年10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l946年2月担任石塘区黄卢(南)村妇女会长。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个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拥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四、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五、杨靖宇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抗日英雄的故事
抗日英雄的故事一、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叙事民歌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许多年来传唱不衰,它的美妙旋律和感人故事感染了几代人。王二小的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伸出了魔爪,侵入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遇到了打算进村“扫荡”的日军士兵,日军要他带路,王二小却将他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日军发觉受骗后,用刺刀刺向王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牺牲后,当地人埋葬了他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关于王二小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和曲作家劫夫被他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出了这首流传多年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入小学课本,他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二、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银幕上出现了一位抗日小英雄张嘎,1940年,生活在河北唐县的儿童团团员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小男孩张嘎勇敢地掩护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他的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为奶奶报仇和救出钟亮,张嘎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八路军,并成为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故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的影片通过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刻画,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它影响了几代小观众,并荣获了1980年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之后,小兵张嘎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三、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并给村里的人发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一天父亲让海娃将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送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为掩护,带着信上路,但在途中遭遇了敌人。这部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电影扣人心弦,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它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还两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优胜奖,成为新中国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四、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赵一曼是怎样的人?
亲亲您好呀!赵一曼是一个南方的弱女子,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受党的委派,不远千里来到东北,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下和日军殊死搏斗。她坚贞不屈,是具有大无畏精神的民族女英雄【摘要】
赵一曼是怎样的人?【提问】
亲亲您好呀!赵一曼是一个南方的弱女子,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受党的委派,不远千里来到东北,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下和日军殊死搏斗。她坚贞不屈,是具有大无畏精神的民族女英雄【回答】
亲她为了民族独立,坚强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历史,守好先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回答】
亲亲记得赞哦【回答】
赵一曼的事迹?
赵一曼 (中华民族抗日英雄)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2] -1936年8月2日), [1] 女,汉族, [2]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 [1]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 [3]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人物生平 播报早年经历赵一曼生前照片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一曼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12] 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二男,一曼排行为七。 [16] 1913年8岁,赵一曼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13岁时,父亲逝去,由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1924年大姐夫郑佑之(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28日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读书时,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宜宾妇联常委会主席。同年,宜宾特别支部成立时,她即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学习共产主义赵一曼1926年5月,五卅运动一周年时,正是抵制洋货的高潮。赵一曼按照中共的指示组织党团员在学生中宣传,抵制英国煤油轮船靠拢宜宾码头,学生们遭到了武装镇压,由此引发了全城罢工、罢市、罢课。1926年11月,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 [17] 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婚后不久怀孕。1928年冬奉命回国。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1929年2月,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领导抗日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赵一曼雕像1932年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年,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1934年春,赵一曼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1935年春,县委决定派赵一曼任铁北区区委书记, [19] 她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而当地战士们则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被捕牺牲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坚贞不屈的赵一曼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