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连爱徒马谡都舍得杀,却为何纵容法正作威作福?
诸葛亮把爱徒马谡给斩杀,是因为马谡犯下的错误,是太明显又低级的,彼时的蜀军,需要纪律严明来树立威信。而且马谡的才能高低,衡量一下便知道。诸葛亮可以纵容法正作威作福,主要是因为法正这个人才太难得。《三国演义》里,作者的倾向是拥刘反曹,事实上,蜀汉政权,根本比不上曹魏,曹魏政权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和官吏配备,他们可以说人才济济。而蜀汉,像一方割据政权,法律制度基本没有,所以,就依靠人治。如何处治一个人,判断一件事,没有条文,领导的意志就可以是法律。在蜀汉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个受器重的人,表现得很高调,恨不得飞扬跋扈得全世界都知道。 关羽算是一个,眼中除了他大哥刘备,似乎没有其他人。魏延和法正,都是这样的货色。以魏延为例。他被刘备任为镇远将军和汉中太守,就开始飘飘然,不仅和上司车骑将军刘琰发生争执,还最拿着武器在诸葛亮丞相府长史杨仪面前比划,诸葛亮明显偏袒魏延,反而让刘琰给魏延道歉,对魏延的过格,没有处罚,如此纵容,反倒难服人心。 法正呢,我们不讲才能,从道德上讲他是过不去的。他身为刘璋的手下,却引外敌入侵,出谋划策迫旧主将地盘让给新主刘备,这样的行径,其实很被君子所不耻。可是法正因助刘备取了益州,有才能,得到刘备加封,他成了扬武将军和蜀郡太守,一时间他位高权重,小人得志的他,因为胸襟太小气,还擅自处死了几个诽谤过他的人,这让人很瞧不上其行为。可是诸葛亮闻听之后,并没有对法正的行做制止。军师想团结有才之人,可以理解。可是,爱惜人才没有底线,就是原则性缺失了。法正是一个重要人才,庞统死后,刘邦身边谋士太少,诸葛亮不想因小失大,想团结所有力量打江山,这是法正没受制裁的原因所在。 而诸葛亮杀马谡,是原则问题,想让人心服口服,就必须要斩马谡。而且马谡在才能地位上,和法正无法相比。
诸葛亮连爱徒马谡都舍得杀,却为啥纵容法正作威作福?
这个问题有意思。按正常情况来说,诸葛亮治国讲求的是“法治”,提倡按法规照章办事,但对于法正,诸葛亮比较例外,屡屡纵容法正对他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打击报复。你要细想一下,就不得不佩服,刘备与诸葛亮真是君臣相得的典范,配合实在太默契了。大家想想,刘备入川后,他所面对的内部局面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很明显,就是以前本土派和刘璋派的势力。这些势力久居益州,盘根错节,互相勾连,庞大而又复杂。刘备初得益州,如果由刘备的荆州派对这些异见势力进行打击和压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咱们再想想,法正代表的是哪一部分势力呢?他代表的是益川向刘备归附的那一帮人,比如孟达、彭羕等。据说,法正这个人心胸比较狭隘,睚眦必报,和他有点小仇小怨的人,他是想尽一切办法找理由进行打击报复。那么,和法正结下梁子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其实说白了,大多数还是政治观点不同。有些人是鄙视他的操行,有些人是为了维护本派系的利益,没有谁是为了争三瓜俩枣闹别扭。如果是违规犯法,按诸葛亮的“法治”可以按规章制度来收拾他们,没有问题。但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不同,刘备和诸葛亮就不好下手了,必须要另找一把刀。还有谁比法正更适合呢?睚眦必报,说明法正这个人很细致,观察入微,能从最阴暗的沟沟缝缝里将那些人搜索出来。法正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异已人士进行打击报复,他打击的主要都是些什么人呢?都不用猜,肯定没有一个是刘备的荆州派人物,法正会和张飞、赵云因为几句酒桌上的几句话闹矛盾吗?根本不可能。法正又不是傻子,他要打击哪些人,自己明白的很。要想获得刘备的支持,他不余遗力地将那些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有问题的家伙们进行残酷打击,也顺便夹带一些私货。刘备和诸葛亮从内心里是相当支持的,但在明面上要保持袖手旁观。别人没话说,法正是你们益州人,又不是我们荆州派收拾你们。有人向诸葛亮提意见,诸葛亮的解释比较有意思:“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诸葛亮说,法正为蜀汉的建立立下那么多的汗马功劳,怎么能不让他遂了自己的心愿呢?这下大家都害怕了,诸葛亮要遂了法正的心思。他法正的心思可够狠的,谁受得了?这些人要想保住自己,能依赖的就只有投附到刘备方面,为刘备效忠,为他办事,给他立功。当诸葛亮的话传到耳中后,法正逐步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大家更坚信,是刘备集团救了自己,就更坚定地站到荆州派这边来。这就是权谋与诈术!看到网上有些人贬低这个那个的历史人物,认为自己更加聪明智慧。不说别的,就把你放到当时蜀国的形势下,凭你的头脑,又能在朝廷中立足几天呢?
法正作为刘备的主要谋臣之一,他的水平到底怎样?
很多朋友都以为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仅有人称“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刘备正是靠着诸葛亮的辅佐得到了荆州,然后又靠着庞统的谋略进入益州。但其实这是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还有一个核心的谋士叫做法正,他一度是刘备最信赖的人,没有之一。信任到什么程度呢?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曾经感叹,假如法正还在世的话,说不定就能劝阻刘备发动战争,甚至也不会导致这场失败了!让刘备信赖,让诸葛亮都感叹的法正到底有多强?今天我们一看究竟。法正剧照先来看下法正的履历,他原本是陇西扶风人士,年少时刚好爆发黄巾之乱,尽管这些黄巾贼被各地诸侯镇压,但法正一眼就看出了朝廷的虚弱,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乱世来临。而陇西地处偏远物资也很贫瘠,乱世来临后这里将会十室九空。于是他说服好友孟达一起搬迁到益州定居,因为在法正看来,益州是天府之国,物资充足而且还有雄关作为险阻,当乱世来临之后就是世外桃源。好友孟达相信法正,于是跟随他一起入蜀,然后两人凭借才能加入刘璋势力。原本法正认为自己的才能将会得到重用,但他想不到的是益州这里虽然稳定但讲究背景和关系,得到迁升的都是一些世家子弟,不然就是和权贵有关系的人。而他和孟达尽管很有才能,但做出来的成绩也都被人拿走,十几年来没有实质性迁升,这让他们很不甘心,渴望得到明主的赏识。后来刘备拿下荆州,而失败的曹操想通过汉中吞并益州,益州牧刘璋很担心被曹操吞并,法正抓住了刘璋这个心理,于是建议刘璋可以引进刘备支援,刘备刚在荆州打赢曹操,有他来坐镇的话益州自然可以高枕无忧。而实际上是法正认可刘备,想借此机会向刘备投诚。刘备剧照当刘璋派遣使者张松出使刘备阵营前,法正已经和张松沟通好了,他们都支持刘备入蜀,打算在益州作为内应配合刘备。刘备对法正和张松的计划感到意外,但也合情合理,于是按照计划行事。当刘备入蜀之后,根据法正提供的大量情报还有策略,最终以弱胜强吞并整个益州。而法正作为这场战役的幕后操盘手自然得到了相应的荣誉,再加上他在益州二十几年,对这里的势力分布了如指掌,刘备入主益州之后法正给他出了不少针对性策略,对稳定刘备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中之战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同时任命法正为尚书令。后来法正病死,刘备大哭不已并亲自给他吊唁,蜀汉成立后第一个为法正追加谥号。而法正有多强?我们来看看他加入刘备势力之后做的两件事大事就知道了。首先是为刘备巩固统治,益州因为刘焉刘璋两父子超过三十年的统治,这里的影响力早已经根深蒂固。尽管刘备靠武力夺取这块地方,但底下暗流涌动,安全隐患很大。法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要害点利用世家打击世家,因为刘焉父子本身也不是益州人士,他们当初是凭借金钱还有皇命的加持才可以做大。法正帮助刘备联合之前受排挤的世家打击支持刘璋的世家,然后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名义上是对反对自己的人公报私仇,但实际上是彻底根除这些残余势力,给刘备营造一个非常稳定的局面。法正剧照第二个就是他还是汉中之战的推动者和制胜关键者。当时刘备不敢打汉中之战,法正告诉刘备一旦拿下汉中上可以讨伐汉贼,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下可以彻底巩固益州的安全。刘备开战后法正作为前线军事,不论是排兵布阵还是制定策略,全权由法正策划。定军山之战时法正看破了夏侯渊的弱势,于是故意以大部队强攻张郃的防守点,等夏侯渊分兵支援张郃之后当即命老将黄忠居高临下冲击夏侯渊营地。夏侯渊还没反应过来直接被黄忠斩首,因此赢得汉中之战的最后胜利。而曹操本人对法正的评价也是极高的,当曹操得知夏侯渊被杀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毕竟夏侯渊戎马一生堪称曹魏第一大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曹操也不认为刘备有这个实力。但经过确认之后确实是一个名叫法正的人给刘备出的计谋,于是感叹道,我就知道刘备没有这样的智商,肯定是有贵人相助!要知道曹操的可是可以席卷天下的人物,当年袁绍实力比他强很多,曹操依旧不放在眼力;西凉马超带着大军直取长安,曹操也不把西凉铁骑放在眼力;能让他看上眼承认厉害的人不多。而法正能让曹操如此感叹,足以说明他的实力。从法正的履历还有他后续所做的事情就可以发现,他善于洞察时局,对时局的把握,双方势力的对比也十分清楚。可以说这样的人是一把刀子,用得好可以伤人,就像刘备用他可以正面击败曹操。用的不少就会被反伤,就像刘璋的结局一样。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乱世,法正这样的处事原则也符合那个时代的标准。而刘备本身就是白手起家,法正的策略更适合他的脾气还有蜀汉的现实情况,法正由此成为刘备最信赖的谋士也不意外。
作为刘备的主要谋臣之一,法正出谋划策的水平究竟怎么样?
今天,我们来讲述蜀汉君臣刘备和法正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执掌荆州的关键性谋臣,而法正则是刘备入川的重要谋臣。诸葛亮的水平,我们是知道的,毕竟关于他的英雄事迹,还是比较多的。那么法正作为刘备的主要谋臣之一,其出谋划策的水平究竟怎么样?这个问题,我就需要好好探究一下了。法正是扶风郡人,出身名士家族,属于士族阶级,为了躲避战乱,入川投靠了益州的刘璋,成为东州士成员。东州士本来是刘焉统治益州的倚重的力量,到了刘璋这里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妥协益州本土豪族,打压东州士了。法正就是这群东州士之中,最典型的一位。法正初入益州,只担任了,新都令,长时间得不到重用,差不多到十年后,法正的职位只是军议校尉,晋升空间太小了。法正何许人也,士族出身的他,往往都满腹才华,不管是自认为,还被其人评为,总之,出身士族的法正,知识水平肯定高的。更何况,法正的爷爷法真作为大学者,相当有名,耳濡目染之下,法正的才华低不到哪里去。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不被重视,自然就是怀才不遇了,因此对刘璋实在有怨言,早就不想跟他混了。机会来了,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讨伐张鲁。法正趁此邀请的时机,和自己的同郡好友孟达,一起背叛了刘璋,投靠刘备,成为刘备的麾下谋士。法正作为刘备的谋士,出谋划策可以分为2个阶段。其一:入川阶段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迎请刘备入蜀就已经暗地里透露刘备,献出自己第一计策:谋夺益州。 法正以刘备的雄才大略,比对刘璋的昏庸无能,以张松为内应,以入川抵抗张鲁为契机,是入川夺取益州,成就霸业最好时机。刘备也早就想贪图益州了,只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法正送来的这个借口,实在太及时了,故而刘备开始对法正产生好感,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也变得重要起来。就这样,刘备入川带着法正和庞统出发了,接下来所有入川的军事行动,都由法正和庞统担任参谋。益州之战,刘备初期条件是非常不好的。211年的时候,刘备带着2万兵,加上刘璋补充士兵,又监管地方白水军,总共3万多人,可是在刘璋和刘备决裂,南下的时候,刘备已经“兵不满万”了。真正原因就是,郑度所说的“士众未附”。刘备这3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益州方面的军队。郑度是刘璋麾下的从事,建议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这是一条好计谋,唯一的缺点就是损害了益州百姓的利益。而法正去精准地看出刘璋对百姓的态度:爱民。当刘备很担心的时候,法正却刘备下了定心丸:终不能用,无可忧也。从葭萌关,打到成都,这段距离不短,却非常难走,益州军以逸待劳,这就不是一场占优势,很轻松的战争,而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战争。刘璋也没有坐等刘备攻来,一开始派出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5员大将拒刘备,结果被兵不满万的刘备击败了,可想而知,法正和庞统这2位谋臣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了。战败的直接后果,就是东州兵首领吴懿率先投降了,吴懿的投降,在东州士影响巨大,因为接下来纷纷投靠了刘备。比如刘璋第二次派来攻打刘备的李严和费观。入川后,最难的一场攻坚战开始了。那就是雒城的攻坚战,由当时的刘璋的儿子刘循,带着益州本土豪族刘璝和张任共同防守。攻坚永远比野战要困难。没有想到,益州本土豪族,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殊死的抵抗。刘备围攻雒城近一年,军师庞统被流矢射中而死,成为刘备入川以来最大的损失。庞统战死,刘备可以依靠的参谋只剩下法正了。而法正不负众望,在他的参谋下,刘备与建安十九年五月攻克雒城,进逼成都。这就是入川之后,法正在刘备下面献计献策,成功将刘备“兵不满万”的劣势,转化成“优势”: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其二:夺取汉中法正最著名的事件,应该就是在刘备汉中之战,协助黄忠干掉了夏侯渊。公元217年,实力强盛的刘备军终于对曹操发动了汉中大决战。汉中之战,可以说是一场非常经典的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战役,刘备军以区区益州之地,主动进攻拥有整个北方的曹操军,居然还取胜了,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这其中法正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汉中之战前,法正提出了“汉中策”:“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这一次,法正进行了非常厉害的战略分析,法正清楚地洞悉了为什么实力弱的刘备军一定能够打败强大的曹操军,再一次让刘备坚信自己能够拿下汉中。最终,法正为刘备出策解决夏侯渊。获得最高的评价:是来自敌人曹操: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