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对中国的影响大吗
长征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长征的伟大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长征”属于世界,长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红军长征途中有哪几次重要的转折点?
1、黎平会议改变了红军长征的路线1934年12月14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黎平召开,继续讨论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的进军方向问题。李德仍主张将红军折入黔东,然后北上湘西。毛泽东坚持主张到川黔边建立川黔根据地。双方争论十分激烈,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断然决定采纳毛泽东的主张。王稼祥、张闻天也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同意中央红军由黎平西进,渡乌江而深入贵州,放弃北去湘西的原定计划。于是,会议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红军向遵义西北前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的根据地。黎平会议后,12月19日,中央军委立即作出了中央红军转向西进的行动部署,向遵义地区进发。黎平会议改变了红军长征原定的路线,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历史上称之为“黎平转兵”。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扩展资料:1935年6月上旬,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之后不久,党中央委派陈云恢复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以获取共产国际的追认及各种援助。陈云来到莫斯科,把红军长征后的一些情况做了如实汇报,同时写了一本《随军西行见闻录》。主人翁叫“廉臣”,是以一个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的身份,介绍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这是最早向全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作品。红军长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征结束之后,国民党依旧对红军进行妖魔化,封锁消息。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有很多外国的友人、新闻工作者突破重重阻力来到陕北。首先来的是著名的埃德加·斯诺,他在延安待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采访了很多中共领导人、中共高级军事将领,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一批可敬、可亲、可爱的人。斯诺等人对长征、对红军的宣传,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形象的重新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