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总裁张瑞敏名言(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
1.海尔总裁张瑞敏经典名言: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平就可以提升一倍。
2.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
3.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4.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5.事前反复研究,慎之又慎。
6.一旦做出决策,必须坚决执行,不容含糊。
7.在新经济时代,什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8.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
9.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变成网络互联中的节点,互联互通各种资源,打造共创共赢新平台,实现有关各方的共赢增值。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至理名言(精选48句)
1、 企业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2、 孟德斯鸠认为,权力应该用来限制权力。
3、 无论是文字还是画图,只有有形才是死物,如果
4、 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5、 权力下放后,管理者不必为日常管理事务做任何事情。
6、 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7、 泰戈尔认为,只有合作精神强的人才能生存和创造文明。
8、 尊重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实施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行为。
9、 企业要想集思广益,必须创造透明畅通的渠道,促进无障碍沟通。
10、 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倾听员工的声音,有助于唤醒员工的动力。
11、 海尔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将培训分为价值观、实践技能和个人职业培训三部分。
12、 皮肤不存在,毛会附着。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组成细胞。
13、 海尔之所以能够惊无险地渡过mdash;企业文化在发展困难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4、 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活力,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15、 因此,就管理实践而言,管理者要想让企业焕发整体活力,就必须重视和调动员工的活力。
16、 张瑞敏早年的经历让张瑞敏意识到信任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别重视与下级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17、 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规划的培训活动,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整理)
18、 企业只有尊重员工的发展意愿,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才能赢得赞誉,寻求长期的发展动力。
19、 渴望发展和进步是所有员工的愿望。为员工搭建一个发挥能力的舞台也是尊重员工的重要表现。
20、 这就是海尔内部所做的。张瑞敏倡导海尔内部竞争与合作并存,通过竞争不断激发海尔人的潜力
21、 一切都太多了。过度集中会抑制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如果权力过于分散,整体控制将更加困难。
22、 创建学习组织,让员工时刻吸收知识的营养,不断提高知识储备,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23、 问渠如此清晰。为了保持有源的活水清澈,必须不断注入活水。封闭的池塘只会使水逐渐变成死水。
24、 根据海尔不同的发展阶段、组织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张瑞敏不断调整战略,自由转换分权和集权。
25、 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员工的智慧可以通过有效的培训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26、 企业应强调互动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改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地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上级管理者听到
27、 互动可以交换是否,促进相互沟通。起初,海尔没有互动的要求,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公司的战略也发生了变化。
28、 并非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管理者才能成功,适当的权力分散更有利于企业各部门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29、 人才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无节制使用人才只能加快企业衰落的速度,只有珍惜和关注人才,才能被企业使用。
30、 过去,头痛和脚痛的培训方法不再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全面合理的培训活动更有利于丰富员工的知识储备,提高工作技能。
31、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都是从道演变而来的,但道是看不见的。对于企业来说,文化是企业的道。
32、 一些管理者对员工缺乏信任,而员工由于管理者的不信任,工作热情会下降,有时会有不满。此时,企业很容易面临分心的危险。
33、 大量的重复工作会慢慢侵蚀人们的活力和激情。用武力驱动,员工只能被动接受;只有唤醒员工的内在动力,员工才能主动前进。
34、 集体活动使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无数的免费智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公司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以避免扩大情况。
35、 个人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可能在每一场战斗中获胜。收集每个人的智慧,选择闪光点并应用它,是获胜的方式。
36、 在马斯洛的需求水平理论中,受尊重的需求排列在更高的水平。如果员工能够满足受尊重的需求,内部驱动力将使他们产生不可估量的潜力。
37、 客户喜欢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来自高质量的企业,企业的质量取决于员工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员工才能生产出令人惊叹的产品。
38、 硬件设备很重要。如果不懂技术的人使用它们,它们只能是冷生产机器。没有优秀技术的人只能生产产品;懂技术、会用技术的人可以生产艺术品。
39、 蹒跚学步的婴儿需要父母的帮助,新员工需要老兵的指导。然而,只有及时放手,婴儿才能学会走路;只有及时下放权力,员工才能更积极地完成任务。
40、 在源头论的指导下,海尔注重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形式,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了企业的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41、 以人为本的概念需要植根于心脏。在张瑞敏看来,员工不是帮助企业赚钱的机器,而是真实生动的个体。他们和经理只有职位和能力的差异,没有高低之分。
42、 管理者必须学会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授权、一手控制的授权方式,完成授权实施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使授权走上合理有效的轨道。
43、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变异和分支,代表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的人们提供了共同的愿景和信念,并引导人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工作。
44、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想在企业内营造一种说实话的氛围,首先要营造领导和员工相互信任的民主氛围,让员工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真话;其次,管理者应该包容下属的不同意见和有益建议。
45、 竞争与合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当竞争强于合作时,管理者需要及时调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确保竞争有序进行,避免组织内部合作不顺利、集体凝聚力低的问题。
46、 长期处于平衡稳定的环境中,组织会变得越来越松散,人们的竞争意识会逐渐减弱。只有引入竞争机制,不时打破固有平衡,才能激发员工的活力,增强员工对环境的适应性,积极寻求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7、 弗洛姆认为,尊重生命和他人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条件之一。员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管理者不应该毫无顾忌地损害员工的人格,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与员工有管理和管理的关系,而应该建立和谐合作的伙伴关系。
48、 管理者给员工多少信任,员工就还给管理者多少干劲。信任和干劲是成正比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对员工的信任和关怀,并为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那么信任就可以得到员工的忠诚,就能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快。
海尔集团的发展历史
海尔的历史应该是从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开始。 海尔的发展应该是从1985年,厂长张瑞敏用大锤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开始。 25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8年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 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 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9年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738项,其中发明专利2799项,稳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 仅2009年,海尔就申请专利943项,其中发明专利538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 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导和参与了23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188项已经发布,并有10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7项。 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海尔是唯一一个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管理决策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2009年6月,IEC选择海尔作为全球首个“标准创新实践基地”。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 海尔的30余个管理案例被世界12所大学写入案例库,其中,“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管理案例被纳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海尔“市场链”管理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 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集团的发展历史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工不到800人,现在海尔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群,职工2万多人。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厂,并实现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拓展资料:海尔集团公司(简称:海尔),于1984年在青岛创立,是一家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从制造产品逐渐转型为制造创客的平台。公司旗下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和海尔电器(股票代码:01169)两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创客及创业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