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到临,60后,70后,有哪些难忘的童年过年记忆?
腊八早上起来,姥姥已经煮好了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小年的糖瓜是一定会吃的,之后每天都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记忆最深刻的是爸爸妈妈一起炸丸子,炸年糕,炸麻花,蒸馒头和花卷…到了半夜还能看到妈妈在缝纫机旁边给我们每一个人做新衣!最盼望的是吃完年夜饭以后放鞭炮,在一堆鞭炮皮子里找还没放的炮,跟在哥哥身后一个一个的放掉!
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请注意:还记得童年的春节吗?
时光它总是很容易逝去,自以为十几岁的心思,现实中已人到中年。八零后的童年,有着很多欢快的记忆,少了些前辈们的艰辛与苦涩。记忆中最多的印象,就是每年春节的时候。
童年的春节,那是小时候,最美好的时光。每年过完小年,我和小伙伴们都开始盼过年,期盼那过年的新衣服,还有过年的糖果,还有那为数不多的炸油……都是平常日子里吃不到的 美食 。更不用说,因为是寒假,爸妈闲些,也能有些时间陪我们,而且我们也不用放牛,挖野菜、拾柴禾……犯了小错误,也是不用挨骂的,(乡村里的规矩,到了腊月大人们为好彩头,都会把不吉利的话放回肚子里,小孩也不能骂)正是我们放纵的好时机,那时候最喜欢做的 游戏 就是点兵点将,几个人排成一排,手背在背后,一个人在前面猜,后面一个拿一样东西念:背、背、背马儿红花箱儿,红花柜……,一边念,一边让前面的那个人猜,如果猜对了,那个人就是他的兵将,然后分成两队,开始在田野里,稻场上你追我赶,玩上个大半夜。要不,在地上用粉笔或者石头在稻场上画个田,几个踢起来,一玩就是大半田,有很多母亲都是发愁的,越是没鞋穿越是踢田烂的快,可她们往往又是不管的,管也管不住啊!最有意思的是下四角,用纸折起来。光的面,有折痕的一面,炸起来,在冬天里,也是要脱衣服的,记得有一回,我发挥的特别好,把我二哥给赢哭了,那时纸也很少呀,现在挺后悔,当时怎么不知还给二哥几个呢,一个男孩子哭,多难为情呀!书基本上是不看的,寒假作业没有完成,老师也是不会检查和训人的,简直是为所欲为,就差上墙揭瓦了。
到了过年,那心里更美的不得了,中午一桌丰盛的饭菜,吃完饭,洗头,洗澡、换上新衣服,先自个美一美;夜里一边吃零食,一边看春晚,睡前还有妈妈给的压岁钱;睡觉是不敢睡踏实的,深怕一大早,睡过头了,掉了拜年的队伍,那可惨了,好几天的零食就没了。正月初一,我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同约好的小伙伴们,拿着装糖果的袋子,开始挨家挨户拜年,回到家后,就可以整理自己的战绩,哪些零食是耐放的,哪些是当前需要吃掉的,一定要管理后,不然等开学了,就没有零食可以秀的了。这在本村的邻里之间拜过年之后,就该亲戚间了,亲戚拜年更是美,因为还会有鸡蛋,押岁钱,这样的日子我们很快乐,因为每天都是 美食 ,西游记,有时候还打打扑克牌,神仙般的生活呀!
正月里,妈妈是最忙碌的,每天要早早地起床,打扫卫生,准备客人的饭菜。那时候的规矩,是客人来的时候吃一顿,中午吃一顿,走的时候再吃一顿,妈妈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很多平时没联系的亲友,就是在春节的时候走动动,联系一下感情,叙叙家常。我们家是家族里的老大,家里收拾的干净,爸爸妈妈又是最重情义的,所以我们家族的公客,每年都是在我家吃饭,看到妈妈那么辛苦,我就会抱怨这些亲戚怎么每年都在我家吃饭呀!妈妈都会笑眯眯的说傻孩子,我们家又没什么好吃得,这一大年,人家来家吃一回饭不是应该的吗,再说平日里各家忙各家的,趁这功夫,大家叙道叙道多好啊!在我似懂非懂里,我家亲戚在我家吃了一年又一年,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是我们之间的情义呀!
遇上阳光灿烂的天气,村子里会来一些玩狮子的、玩春牛的、玩旱船的……,轮到谁家了,赶紧放鞭炮迎接,周围一圈的观众。最有意思的是玩狮子,敲锣打鼓的,十分热闹,遇上爱玩的人家,把赏钱放在稀奇古怪的地方,这些玩狮子的就需要技术了,他们要通过踩凳子,踩肩膀……才能拿到,每每看到这我都替他们捏一把汗,人们的喝彩声,锣鼓声,传的很远很远,一群爱看爱疯的孩子也会跟很远,天黑了,也恋恋不舍,有的小孩甚至梦想就是长大了,玩狮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春节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吃过中午饭,全家出动去拜祭祖宗,给已逝的亲人们上坟,听长辈讲述老一辈们一生的故事,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凄惨,有的侠肝义胆,有的小有成就……一个坟头,一个人生。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到了天黑了才渐渐停止。天黑了,就该小孩们乐上了,灯笼大赛上演,小伙伴约一起,从村的这一头走到村的那一头,比谁的灯笼好看,比谁会玩灯笼不会被蜡烛烧掉,一路上嘻嘻哈哈,笑声不断,依然是夜深了,还舍不得回家,约好了第二天继续。
这样一直玩到正月十七,开学了,上了几天课,还沉浸在春节的快乐里!
童年已渐渐远去,而这些春节的快乐,是我记忆里一道炫丽的彩虹,一直不曾忘却!
回族习俗 回族的家庭是怎样划分的
回族的家庭类型及其划分,与汉族基本相同。按世代不同辈分可划分为夫妇一代家族;双亲子女两代家族;祖孙三代家族;四世和五世同堂家族。按婚姻关系划分为单一家族,即一对夫妻或一对夫妻加子女构成;复合家族,一般是由老一辈夫妻与第二代夫妻构成,或老一辈夫妻的某一方与第二代夫妻构成。
过去回族复合式家庭较多,且都是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家大业大。现在复合式家庭越来越少,在城市则更少。在农村老一辈夫妻或老一辈夫妻某一方,一般与第二代中最小的夫妻及孙子生活在一起,可谓三世同堂。
回族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有其本民族的特点。因为回民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家庭成员之间有不同的称谓习俗。
回民当面对高曾祖父,一般称祖太爷,高曾祖母称祖太太。
对曾祖父一般当面称太爷,河南等地还称老爷,对曾祖母称太太。
对祖父一般称爷爷,祖母称奶奶,广东等地的回民称祖父为阿爷,称祖母为太太,陕西和宁夏泾源县的有些回民还把祖父称为爸爸,把祖母称为妈妈。
回民对父母亲的称谓有好几种:宁夏南部山区和甘肃等地的部分回民把父亲称大、母亲称妈;宁夏泾源等地的回族还把父亲称为爹爹,把母亲称为娅。
回民把父之兄一般当面称为大爹,宁夏等地称为阿伯,河南回民称一个字“伯”。回民把伯父之妻当面称为大娘,有的地方还称为娘。
西北部分地区的回民把父之弟称为爸爸。按照长幼,习惯称二爸、三爸、四爸等,有的地方还称二大、三大、小大等。把叔之妻一般当面称为婶婶,西北等地还有称新妈、娅娅的。兄弟,统称为“兄弟”。弟兄们、哥儿们当面称兄为哥,称弟为兄弟、老弟、三弟等等。兄之妻称为嫂子,北方部分地区还称新姐、姐姐。弟之妻称为兄弟媳妇、弟妹。对兄弟之妻不称妯娌,而称先后们。兄弟之女称为侄女。姐妹,统称为“姊妹”,姊称姐姐,妹称妹妹,把岳父称为外父或姨父,岳母称为外母或姨娘。
回民妻称丈夫为掌柜的或当家的、孩子他爹等,一般不直呼其名。夫称妻为屋里的、家里的、媳妇子或婆姨。老了以后称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