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十六计》的“无中生有”有感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三十六计》的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是: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意思是:指本来没有的东西却硬说有,形容凭空捏造。草船借箭”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计策。
“草船借箭”讲的'是三国时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令他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完不成则受军法处死。诸葛亮欣然答应。周瑜又令所有工匠都不能给诸葛亮造箭。诸葛亮悠闲地过了两天,第三天对鲁肃说:“你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配三十名士兵,装上一千个草人,晚上将船停在江边。”鲁肃答应了。晚上诸葛亮邀鲁肃到船上饮酒,并令士兵将船向对岸的曹营驶去。船到江心时,江面起着大雾,诸葛亮令士兵擂起战鼓,齐声呐喊向曹营逼近。曹军以为东吴要偷袭,因江面雾大只得对着战鼓响的地方射箭,结果箭全部射到船中草人身上。就这样诸葛亮凭着智慧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
“无中生有”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很多,比如我们班的某些同学自己故意把别人的东西弄坏,然后硬说是某某同学弄坏的,嫁祸于人,在同学之间制造不必要的矛盾,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无中生有”对敌人可以使用,但是对好人却万万不能使用,否则就会伤了和气,影响团结。
通过读了“无中生有”这一计后,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增长了智慧,同时也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受益匪浅。
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种计谋
“无中生有”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敌战计”。无中生有,三十六计中第七计,敌战计中的第一计。无中生有就是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全部都是假的,而是让对方把假象当成真象。这就是要巧妙地运用阴阳转化之理,把小假象发展成大假象,在极端虚假之后,再采用真实的行动。无中生有属于疑兵之计,欺骗敌人让敌人信以为真。这一计策无法长期使用,因为假的早晚会有察觉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早做决断。避免对手察觉。“无中生有”计策的妙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曾用过此计。在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利用曹操的一首赋来激怒周瑜,曹操的《铜雀台赋》中有一句是:“揽‘二桥’于东南西兮,乐朝夕之与共。”诸葛亮将其中的“二桥”换成了“二乔”。这二乔指的是东吴的两位美女大乔和小乔,其中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诸葛亮假装不知这两位的身份,意思让东吴献出这两位美女就可让曹操退兵,同时还说了一些恶毒的话,最后周瑜大怒,与曹贼势不两立,孙刘联盟就此形成了。
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种计谋
无中生有属于36计中的第七计。原文:诓也,非诓也,实其所诓也。少阴、太阴、太阳。译文:过各种虚拟的假象或者行动去迷惑对方,但并不是全是假象,只是为了让对方把这些具有欺骗性的假象当成是真相。也就是用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假象去掩护实际的真相,最终达到隐藏真实的目的。经典案例为:张仪使用无中生有离间齐楚,从而大败楚国。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近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关键点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实、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以此来达到自己目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无中生有计
“无中生有”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
“无中生有”属于孙武所作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1、原文为:“诓也,非诓也,实其所诓也。少阴、太阴、太阳。”原译为:通过各种虚拟的假象或者行动去迷惑对方,但并不是全是假象,只是为了让对方把这些具有欺骗性的假象当成是真相。2、也就是用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假象去掩护实际的真相,最终达到隐藏真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