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0-02 10:22:00编辑:分享君

“内圣外王”的境界是什么?

1、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各家各派均以其作为2、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大致说来,儒、墨、法三家的“内圣”是从事道德修养,以追求一种3、崇高的道德境界;其“外王”是从事政治实践及其它社会事务,以建功立业。道、玄、禅三家的“内圣”是追求一种超越而自由的精神境界,其“外王”则是指从事俗务,即要求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可以说,儒、墨、法三家所设计的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代表着人们4、对至善的追求;而道、玄、禅三家所设计人的人格则是一种逍遥人格,代表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内圣外王”的人格结构至少从形式上代表了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实质上这两个侧面又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又是“内圣”的条件,缺少任何一面,人格形态都不会完美。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便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因此可以说,“内圣外王”5、不仅是古人理想的人格观,而且是古人理想的处世哲学。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或者向往道德人格,成就德业;或者向往逍遥人格,追求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知识分子一生只追求一种人格形态,实际情况很有可能是这样:当他得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道德人格,而当他失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逍遥人格。至今为止,在学界尚未见以“内圣外王”作一总标准来衡量和评判各家人格理论的专著,故拙著在发凡起例方面即颇费苦心,而在广泛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所作的分析和论述中,亦颇有探赜索隐之处。

内圣外王四个境界是什么?

内圣外王四个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如今被认知为儒家的主要思想,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其从本质上来说,"内圣外王"可以说是儒家学者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社会深入思考。 若一位君子想要修身立德,真正深入地研习儒家学问,亦或者想更好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就需要认真了解“内圣外王”的哲学运思方法。君子修身需求“内圣外王”之境界最后,从践行之道来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相一致,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内圣,通过自身的道学修炼达到某种高尚境界;外王,把人的主体修养体现到其所在社会领域。内圣和外王互为表里、互相统一。

内圣外王是谁提出来的

内圣外王是庄子提出来的。《庄子天下》中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庄子在这里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而是表达了诸子百家先秦各家由道术之“一”而成方术之“裂”时的看法,他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中,很少看到“内圣外王”的说法。北宋理学大师程颢将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后,这一说法才被广泛使用。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德王道不是两事,内圣外王不是两人。”清代学者陆陇其,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他说:“若深看则这敬字,只怕充积未盛耳,充积到盛时,则敬字外别无学问,亦别无经济。内圣外王之事,无不在其中矣。”他们都是在儒学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术语的。而近现代学者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精神,就十分普遍了。康有为在《论语注》中说:“孔子之道,内圣外王,原合表里精粗而一之。”1927年,梁启超这样概括儒学:“儒家哲学,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 。1956年,熊十力于《原儒》中,明确地指出“儒学总包内圣外王”,更加明确地指出“内圣外王” 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儒家关于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的基本命题,这在学术界上并没有太大争议。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意思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出自《庄子·天下》。内圣外王,就是中国治理学中的生命治理概念,是修身治理必需实现的基本目标。我们的生命体中,相辅相成地存在着潜在的内圣和外王两套治理系统的基因,只是品格、品质存在着个体差异性,需要通过修身治理的实践,增阳涤阴而将其激活,真正发挥出内圣外王的生理功能。成语用法:《庄子·缮性》中记载,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去性从心、去心从脑”的精神文明下滑的过程:“德又下衰,及唐(尧)、虞(舜)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在这里指出,人类曾经有一段以性识真我心做人与治事的历史阶段,但是由于德性品格的下降,人类的思维能量的主供来源发生了位移,心身与“德一”能量源的同频谐振消失,则不得不经历一个“去性从心”的转换,下降为接受色象境内五德能量的空间层级。

上一篇:小羊肖恩第三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