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是如何实现连发的?
完整点的回答就是
拉上枪栓,形成撞击势能,扣动扳机,撞针击发第一颗子弹时产生的能量除了推动弹头之外,还有弹壳的能量通过回气管再将枪栓顶回去,并拉动下一颗子弹到位,把弹壳弹出枪体,由带撞针的弹簧而再次击发(注意:子弹打空了还是会出咔咔的声音就是弹簧带着撞针打击而出的声音),但是指靠弹簧的力量也是不足以把子弹打出去所以需要弹壳向后推的能量来完整的实现的打出连发。就这样反复就实现了连发!
77式高射机枪研制始末
77式高射机枪研制始末随着美国撤离阿富汗,塔利班进驻了喀布尔机场,这场匆忙的大撤退告一段落。塔利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塔利班手持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来自很多国家。其中有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照片是是一名塔利班中年大叔,侧面架着一挺重机枪,仔细发现,这款重机枪是中国的77式高射机枪,今天就详细说下这款重机枪的来头。77式高射机枪研制始末:中国重机枪的第一次减重1971年,深感54式重机枪重量的中国轻武器工业,启动了新一代高射机枪的研制。届时,苏联已经将NSV重机枪的大规模服役提上日程,美军虽然抱着M2HB重机枪,但在当时M2HB重机枪仍未落后:战斗全重实际上只有58kg的M2HB仍然具有一战之力。54式重机枪反观中国仿制苏联Dshk 12.7mm重机枪的54式重机枪,虽然枪身重量只有 33.5kg,但是其轮式枪架重达102kg。这样的重量虽然在车上不敏感,但对于当时仍处于骡马化并正向摩托化发展的解放军来说,无论是携带行军还是战斗都相对困难:54式重机枪仅能部署在团一级的机枪连中,实际作战中极难加强到营一级,更别提连一级战斗分队了。当时部队反映:54式高射机枪的零部件太多、太重,尤其是轮式枪架——进攻山头时单靠人力极难扛上去,无法给部队及时的火力支援。1965年,中国轻武器工业对54式高射机枪进行了改进,着眼于枪管散热片和枪架进行了修改:取消了54式高射机枪的散热片后,再将轮式枪架改为三脚枪架,减重至77kg——即便是这样,也都受到了基层战士们的广泛好评。77式高射机枪为了向轻量化重机枪迈进,中国轻武器工业在当时就已经全盘摈弃了54式重机枪的设计,并采用了气吹式自动方式。这种自动方式实际上和M16完全一致,而M16有时候出现的进气量不足等问题在77式高射机枪身上被完美解决。1977年,77式高射机枪设计定型,并在1980年实现量产。美国进口中国重机枪送给塔利班?什么情况?上世纪70年代末,苏军悍然入侵阿富汗。美国为了阿富汗免受苏军控制,便开始向阿富汗反抗军提供各式武器。考虑到阿富汗多山的地形,重机枪显然是伏击苏军的利器:子弹威力大、射程远,一个重机枪火力点能够在山头上压制至少半径达到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有生力量,更是能对装甲运输车、步兵战车的顶部、侧后方形成威胁,因此重机枪被大量提供给阿富汗抵抗军。在上世纪80年代的作战中,阿富汗抵抗军利用77式重机枪、54式重机枪发射的54式穿甲燃烧弹,屡屡击穿苏军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的侧面装甲,大量杀伤苏军。而苏军手中的AK74、AKM、RPK等步机枪因为子弹设计动能的问题屡屡无法面对山顶的阿富汗抵抗军。重机枪的压制火力加上射角开阔的优势,又让苏军吃亏不少。彼时的阿富汗武装力量,最主要装备的还是54式重机枪。这款仿制自苏联于上世纪30年代左右研制的德什卡12.7 mim重机枪的家伙确实是重,美国又不愿直接提供M2HB重机枪:既容易暴露美国从中作梗的目的、进而引起不必要的一系列政治问题,M2HB发射的12.7×99mmNATO机枪弹又必须从美国本土或是西欧等国中转运输,这样支援阿富汗抵抗军作战的成本又相当高昂。美国便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寻求便宜廉价且便于运输、容易让当地抵抗力量维护操作、获取弹药的重机枪。当时刚刚完成研制的77式高射机枪进入了其视野范围。虽然77式重机枪只比M2HB轻了1.9kg,但其发射的12.7×108mm机枪弹极容易从战场上缴获:苏军的装甲车辆上便有大量配备:一辆T64坦克上可能就有500发以上的12.7×108 mm重机枪弹储备。而77式高射机枪的供弹结构是基于54式重机枪研制的,设计上接近54式重机枪和德什卡重机枪,维护相对简单,显然也较精密的M2HB更符合阿富汗抵抗军的装备习惯。于是,美国开始委托海外商贸公司向中国采购了数量不详的54式重机枪和77式重机枪,并将其运输到阿富汗。苏军在实际作战中,往往受到两边山顶上阿富汗抵抗军架设的重机枪火力点伏击,77式高射机枪也算经过了阿富汗战场的实际检验。而在阿富汗抵抗军击退了苏军后,这些重机枪又在权力更替的混乱中落入阿塔之手:由此看来,事件的脉络终于理顺:是美国向中国购买了77式高射机枪赠送给阿富汗抵抗军,而后才通过各式渠道进入阿塔。我们才得以看见阿塔的武装皮卡上安装了77式高射机枪的身影。77式重机枪在海外服役近40年,阿塔赞不绝口尽管77式重机枪在解放军内服役并不久——部队刚装备时好评如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弱点很快就暴露。在部队的要求下,很快,85式重机枪的研制就被提上日程。此后更为人熟知的中国重机枪研制故事便是著名的“我们获得了苏联新重机枪仅重25kg的情报,刚刚定型的85式重机枪远远落后;在压力下,中国开始研制89式重机枪”......巴基斯坦军队展示缴获的高射机枪巴基斯坦在对阿塔进行围剿时,曾有77式重机枪被缴获。这从侧面佐证了77式重机枪的出口。我们从1981年美国采购一批77式重机枪提供给阿富汗抵抗军开始算,那么77式重机枪的服役期也达到了40年。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款枪械来说,都是妥妥的超期服役——这凸显的反而是中国重机枪的可靠!从阿塔的武装皮卡上出现的77式重机枪来看,它的维护相当不错。由此可见阿塔对其还是相当重视的:尽管其在原产国早已经停产且缺少备用零件。而它在设计之初的取舍使得它的精度也不如54式重机枪或者苏制“德什卡”,但凭借着其极轻的优势,它在外贸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它是当时市面上最轻的重机枪!最早的54式重机枪和“德什卡”基本上已经寿终正寝,告辞现代作战序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斗,它们的零部件早已不堪重负。而77式重机枪服役近40年,可能也是他们在此时能接触到性能较好的重机枪之一。而火力持续性方面,77式重机枪的弹箱容量达到60发,也较54式、德什卡等多了10发——可别小看这10发子弹,在战场上可能就能多收割几条生命。中国重机枪在阿塔手里俨然成了“三朝老臣”。时至今日,它仍然活跃在阿富汗境内,这反而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塔利班对其的重视。从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拍摄的照片来看,77式重机枪被装上皮卡,而皮卡也成了“阿塔手中的土坦克”——时过境迁,阿塔的装备早已不可同日而语,77式重机枪却仍占一席之地,也不知道是拜谁所赐了。小结总体来说,77式重机枪是中国在高射机枪减重发展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确实不容易:77式重机枪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重机枪,却跳出了苏系重机枪的桎梏,不得不承认其意义实在是重大。在资料极其缺乏、轻武器工业尚年轻的当时,大胆地采用了气吹式进气方式,更是令人始料不及。如此看来,77式虽然在减重方面略有些取舍导致其部分性能数据没能达到要求,但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在77式机枪的基础上,中国在短期内再研制了W85式重机枪用于外贸、85式重机枪装备解放军。尽管在设计上W85式重机枪与77式重机枪有所不同,但仍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外贸成绩:而W85式重机枪的外形又酷似几根组合在一起的水管,它也得一诨号“神奇的中国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