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几个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几个校区如下:中国石油大学有两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有一个分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石油大学校史1953年,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高校共同组成的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前身)成立。1969年,学校搬迁至山东东营并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建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同时开启了山东、北京两地办学。2000年,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开始独立办学。2005年,两所学校均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建立分校: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几个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2个校区,分别为青岛校区和东营校区。青岛校区地址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东营校区地址为东营市东营区北一路739号。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5024亩,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5万册;下设16个学院(部);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0个本科专业;有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9500人,留学生1000余人。师资力量: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17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0人,博士生导师18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0人,“”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环境工程。
有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吗
有的,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黄岛
以下是其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1955年开设夜大学教育,1956年开办函授教育,开启石油行业成人高等教育;1981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石油工业部投资,建成“石油工业部钻井技术培训中心”,1983年扩展为“石油工业部勘探开发培训中心”,启动石油行业非学历继续教育;1984年,成立教育培训处,恢复函授教育招生;1985年,牵头组建石油高等函授教育网,对石油高校函授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001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当时全国38所试点高校之一;2007年,成立教育发展中心,归口管理学校继续教育,形成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出国留学培训和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创办60多年来,学校继续教育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地方、走向国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获批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成教育部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50余万优秀人才,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汝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孟卫工、李绍霞、束滨霞、汪宏辉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学历继续教育建立了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招生网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现网络教育与函授教育的整合与统一,构建了以石油专业为主、社会通用专业为辅的专业体系,共开设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等49个优势专业,涵盖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等办学层次;构建了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30余万名毕业生。
非学历继续教育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成为石油行业、地方政府、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开展勘探开发、油气储运、炼化工艺及装备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公务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服务能源企业海外发展,开展国际培训。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万人次。
出国留学培训项目2002年启动,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建成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基地,获得教育部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资质和SQA-HND办学资质,办学网络覆盖俄语、英语两大区域的76所高校,形成“2+3”“2+2”“3+1”等联合培养模式,建成以石油和经济相关专业为主、国内学习与国外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了“全景式”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职业培训全面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与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地方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采用职业培训与学历提升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建成“专业培养+技能实训+学历提升+岗位实习”的职业培训体系。
资源建设与技术服务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构建了精品课程、优质课程、普通课程三级课程资源体系,建成8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4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400门网络精品课和100部远程与继续教育专用教材。
在青岛、东营校区建成包括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实习实训室、培训公寓和大型自助餐厅在内的专用培训楼,可满足高端培训、专业研讨、学术会议和住宿就餐的需要。
建成“石大在线”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了在线报名缴费、多终端学习、在线考试、毕业设计,教材配送、助学导学、大数据监控、支持服务等功能。建成山东省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山东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监管平台,助推了山东省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基于办学实践,围绕发展重点和难点,加强专项调研与专题研究。累计承担教育部、山东省以及行业内的二十余项重点研究课题,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6项,形成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浓厚研究氛围。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继续教育将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号召,进一步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深化内部改革,提升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打造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相匹配、特色鲜明的继续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