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增野生鸟类记录10种,这10种分别都是什么?
引言:经过一年的努力成都鸟类监测团队以及广大的爱鸟者,一起刷新了成都市鸟类新纪录。2021年成都市新增野生鸟类记录十种,这十种分别都是什么?一、新增的十种鸟类分别都是什么成都市某管理协会公布了今年成都新增的野生鸟类记录,其中包括粽背田鸡、蒙古沙鸻、尖尾滨鹬、栗颈凤鹛、鹰雕、黑冠山雀、领岩鹨、苇鹀、喜山短翅鸫、东方鸻。新增的野生鸟类中既有国家保护鸟类也有中等体型的秧鸡。而喜山短翅鸫与之前有记录的中华短翅鸫有所区别,这两种鸟类的通体颜色不一样。监测团队曾经在四川某学校校区记录到该鸟类,目前还没有在野外发现过有效的记录。因为鸟类迁徙过程中,可能会有固定的路线和区域,但是同时也存在随机性。二、新增鸟类的监测过程监测团队曾经在大邑县某雪山观察到鸟类的踪迹,并且还清晰地记录到了鸣唱声,后来监测人员又先后在某津区和某湿地发现了黄胸鹀,该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是因为栖息地被人类破坏以及捕猎,导致该鸟类数量大幅下降。后来监测团队又在某津区记录到一只鸟类,观鸟志愿者在某湿地也记录到一只。没有在野外发现有效记录可能因为这些鸟类从来没有来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被人发现。因此参与到观鸟的人数越多,记录到罕见鸟的概率就越大。三、为了保护野生鸟类做了什么保护这些鸟类野生动物属于一项空间跨度大、时间周期长的工作,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为了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城市管理局印发了关于保护鸟类的工作通知。同时也制定了对鸟类巡护的重点区域,以此来指导各个区县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同时对鸟类的保护,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
小苇鳽的繁殖方式
小苇鳽每年春季于3月末至4月初陆续由南方越冬地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陆续从繁殖地迁到越冬地。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通常分散营巢于水边富有芦苇、灌丛或低矮柳树的水塘、池沼、湖泊与河流岸边,巢多筑于水边芦苇丛、灌丛中或者树上。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简陋,主要由枯枝和芦苇茎、叶所构成。营巢时间约3-5天即可完成,但在产卵和孵卵期间,巢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修补,因此在孵卵的后期巢常常变得更大。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产一枚,每窝产卵4-9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淡绿色,到孵化后期则变为土色或暗褐色。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化,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承担,亲鸟护巢的本能很强,即使危险就在身边,也总是一动也不动。孵化期苇19-20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的时候弱软无力,在亲鸟的共同抚育下,大约经过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在巢中站立起来。三个星期以后,雏鸟便弃巢躲藏在芦苇丛或者树叶丛中,但仍由亲鸟继续喂养。直到大约一个月左右,它们才能飞翔和独立觅食。
成都市新增野生鸟类记录10种,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如何?
今年成都新增野生鸟类记录具体包括棕背田鸡、蒙古沙鸻、尖尾滨鹬、栗颈凤鹛、鹰雕、黑冠山雀、领岩鹨、苇鹀、喜山短翅鸫、东方鸻10种野生鸟类。这一数据无疑是在告诉大家成都生态环境的整体向好,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鸟类,包括极濒危的品种,都出现在了成都观鸟人的视野中。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近年来,成都全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并不断的付出于行动中。在启动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的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就明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中,也将围绕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以山体、峡谷、森林、雪地和溪流等特色资源为载体,建设山水生态公园场景。 以前人们提到“花园城市”我们会想到新加坡;提到“园林城市”,我们会想到伦敦。而现在提到“公园城市”,我们则自然而然地会把目光放在成都。这座拥有千万人口,雪山、青山、林盘、坝子、丘陵连绵起伏相依的超大型现代城市,一幅城园相融、人城和谐、城市自然有序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更多人看到了这座城市对于人民幸福生活更加具象生动的表达。推窗见绿,出门遇园,凝眸是景。在成都,这样的美好生活已成为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只是一句口号,也是我们对于拥有天蓝、水清、地绿的环境的愿望。如今,我们国家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应跟上发展的步伐,与发展并行,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