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的绰号及由来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先生”,生得一双杏眼,络腮胡须,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乃蓟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大家都呼他为公孙胜大郎。后来师从罗真人,学得一身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扩展资料有研究者认为,《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形象很可能到小说创作的最后阶段(明代嘉靖年间)方才定型,而他在之前的水浒版本中很可能与《宝剑记》中相似,是世俗军官形象。至于公孙胜有了道士的身份,以及梁山第四的排位,则应与嘉靖年间道教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关。也有研究者认为,公孙胜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承继的是诸葛亮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吴用虽为军师,但与诸葛亮相比,却缺少一些仙道色彩,显得质实有余而飘逸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孙胜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公孙胜的绰号是什么?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七星劫纲北京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提辖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公孙胜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 他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之名,便到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当时晁盖已得赤发鬼刘唐报信,并通过智多星吴用结识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谋划劫纲之事。 晁盖得知公孙胜来意后,将他请进后堂,与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见。七人一同定下劫纲的计策,是为"七星聚义"。杨志押送生辰纲经过黄泥冈,晁盖七人扮作贩枣商人,也到冈上休息。七人在白日鼠白胜的配合下,用蒙汗药酒迷倒杨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纲。 之后,阮氏三雄返回石碣村,公孙胜则与吴用、刘唐留在晁盖庄上。入伙梁山生辰纲被劫后,济州府尹派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查办此事。何涛探知晁盖七人假扮卖枣客商的事情,又捉拿白胜,严刑逼供。白胜熬刑不过,被迫招出了晁盖。何涛便到郓城县敦促县衙捉拿晁盖七人。郓城县押司宋江却提前向晁盖报信,而负责捉拿的都头朱仝、雷横也有意私纵。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得以逃到石碣村阮氏三雄家中。公孙胜晁盖四人虽然逃脱,但庄中却有庄客被官府捕获,并供出公孙胜等六人的大致情况。济州府尹又向白胜问供,白胜只得供出公孙胜六人的姓名以及阮氏三雄的住处。府尹命何涛到石碣村抓捕。 石碣村一战,公孙胜施展道术,祭起狂风,风助火势,火烧官军战船,大败何涛,而后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泊入伙。梁山寨主王伦见晁盖等人本领高强,不肯收留,婉言劝他们下山离去,结果被林冲火并。 林冲推举晁盖为寨主,并推吴用为军师。公孙胜则居第三位,与吴用同掌兵权。 宋江上山后,公孙胜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家乡蓟州,自此一去不回,期间曾推荐锦豹子杨林到梁山入伙。高唐斗法宋江攻打高唐州,却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吴用让戴宗去蓟州寻取公孙胜,李逵也随同前往。二人在蓟州机缘巧合遇到公孙胜的邻居,得知公孙胜居住在九宫县二仙山。戴宗赶赴二仙山,让李逵假意伤害公孙胜的母亲,将公孙胜激出相见。但公孙胜却不肯出山,称师傅罗真人不肯相放。戴宗苦苦哀告,又去拜见罗真人,请他放公孙胜下山。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高廉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南征北战梁山受招安后,公孙胜随宋江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征讨辽国时,公孙胜在幽州青石峪破除统军贺重宝的妖法。 后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协助宋军大破太乙混天象阵。 征辽期间,公孙胜曾带宋江去蓟州二仙山,参拜罗真人。罗真人让公孙胜随宋江"去干大功",并请求宋江在"奏凯还京"时能放公孙胜归山。征讨田虎时,公孙胜与关胜、呼延灼一同镇守卫州。 后在五龙山与乔道清斗法,先用法术操纵兵器在空中打斗,又召唤出神兽相斗。乔道清尽皆不敌,大败而逃,遁入百谷岭。公孙胜有意降服乔道清,只是围而不攻。乔道清最终被孙安劝降,并拜公孙胜为师。 后来,公孙胜又赶赴汾阳卢俊义处助战,以神火破了马灵的金砖法,降服马灵。征讨王庆时,卢俊义在南丰之战中大战金剑先生李助,却不敌李助的剑术。这时,公孙胜随中军杀到,以法术使李助手中剑脱手落地。卢俊义方才将李助生擒。 而在简本水浒中,公孙胜曾"布起五里黑雾",协助孙安夺取石祁城,又献计攻克秦州。人物结局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有研究者认为,《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形象很可能到小说创作的最后阶段(明代嘉靖年间)方才定型,而他在之前的水浒版本中很可能与《宝剑记》中相似,是世俗军官形象。至于公孙胜有了道士的身份,以及梁山第四的排位,则应与嘉靖年间道教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关。也有研究者认为,公孙胜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承继的是诸葛亮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吴用虽为军师,但与诸葛亮相比,却缺少一些仙道色彩,显得质实有余而飘逸不足。而公孙胜以道士面目出现,正好与吴用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二人各自体现了诸葛亮才能的一个侧面,合起来刚好"顶个诸葛亮"。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