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近30年皇帝,他隐藏实力了吗?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近30年皇帝,他隐藏实力了吗?是的。我们来谈谈阿斗是个什么样的国王。看刘备是如何教育这个孩子的。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给阿斗的书单。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六韬》,这些都是关于法家学说和军事战略的书。刘备还为阿斗找了一位历史老师,那是一位伊拉克人,主要讲课内容是《左传》。在学习文科的同时,刘备还不忘让儿子文武双全。比如,成都北部有一座射山,阿斗就在那里学过射箭。当然,学习归学习,但阿斗的进步有多大就不好说了。仅仅两年后,刘备在永安去世。阿斗在十七岁时成为皇帝。请注意,十七岁现在是中学生的年龄,所以阿斗无法处理政治事务。。。。212年,刘备入蜀,孙权带着孙夫人回吴。孙夫人想把年轻的刘禅带走,但赵云阻止了她,这成为《三国演义》中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基础。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打败曹军后,在丹阳县失去了他的妻子和孩子。赵云竭力寻找阿斗,打出了自己的包围圈。这些,其实都是演绎和编造。据《魏史》记载,刘备在徐州战败后失去了妻儿,这与《三国演义》中关羽独骑千里、挂印封金的故事完全一致。年轻的刘禅到了汉中,被一个叫刘括的人收养。后来,刘备入蜀时,派简雍出使汉中。刘禅找到简雍,准确地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然后被带回了刘备身边。当然,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裴松之后来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死后,为何刘禅还能执政30年?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还能统治蜀汉30年,是因为诸葛亮为刘禅打好了根基。第一,诸葛亮安排了几个接班人,其中有蒋琬、费炜,他们都十分的可靠,虽然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北伐,却可以守护蜀汉的江山。等到姜维成长起来后,他更是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虽然连年和曹魏交战,但也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就算他不去进攻曹魏,曹魏也会进攻蜀汉,蜀汉占据的汉中易攻难守,如果被对方率先发难会相当不利,正是因为有着姜维这个最后的支柱,才令蜀汉延续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刘禅轻信谗言,导致姜维离开都城,蜀汉也不至于灭亡。第二,诸葛亮北伐时期战场都在曹魏的土地上。这样一来蜀汉本土没有发生任何战乱,非常稳定,而曹魏却久经战乱,一直没有恢复元气。所以虽然诸葛亮六出祁山未建寸功,但却极大地消耗了曹魏的战斗力。等到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把注意力集中在夺权上,这是曹魏内部的斗争,也让蜀汉得以喘息。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掌控大权,曹魏阵营爆发内乱,他们也没有时间进攻蜀汉。第三,盟友的支持。早在刘备时期东吴就占据了荆州,令他们的土地和人口得以大幅度增长。原本诸葛亮所出的隆中对就是借用荆州兵马和益州兵马,两路夹击曹魏,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也和孙权约好一同出兵。在当时东吴也看出,仅凭一家之力,不能对抗曹魏,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每当蜀汉遇到危机,东吴也会出手援助,这其中也有诸葛亮的功劳,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和东吴已经撕破了脸,诸葛亮却能让东吴和蜀汉重归于好,他为了蜀汉江山倾尽全力,哪怕死后也让蜀汉的江山得以延续三十年。
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
建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蜀汉各进行一次北伐曹魏,应该说首次北伐成果最大,夺取了南安、安定、天水三郡,但是在随后与曹魏作战中又被夺了回去。
两国交战初期曹真大将军是主力,逐渐地 司马懿 走上前台,曹真病死后,司马懿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蜀汉这边当然一直是诸葛丞相不断发动进攻。
建兴九年第五次北伐后,蜀汉休养三年,建兴十二年, 诸葛亮 集结三十四万大军,发动第六次北伐,司马懿率四十万大军南下阻击,双方遭遇于渭水两岸。
司马懿在渭水北岸筑造城池,在渭水河面搭建浮桥,诸葛亮率军发动偷袭,这次司马懿防备严密、部署得当,蜀军没有占到便宜,被早有准备的魏军杀得大败。
司马懿趁热打铁,又派出偏将军郑文前来蜀营诈降,欲在蜀营做内应,与前来偷袭的魏军配合共同击败蜀军,这套伎俩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预先埋伏好兵马,司马懿领军前来正中埋伏,被杀得溃不成军,诸葛亮扳回一局。
进军难以取得进展,诸葛亮派出使节前往东吴,约会 孙权 一同出兵讨伐曹魏,孙权应允,出兵三十万,分为三队向曹魏发起进攻,其中一队由他自己亲自率领。
魏国曹叡闻讯,部署三路军迎击东吴,他也亲自与满宠一起阻击诸葛谨进犯的那一路军,在满宠的提议下,他们发起突袭,烧毁敌军战船、粮草、器具不计其数,吴兵胆寒, 诸葛谨 领军败退。
陆逊得到吴军遇袭受挫的消息,计划调遣新城兵马截断曹军归路,自己领军攻击魏军前队,前后夹击,派出送信的士卒却被魏军俘获,军事意图尽皆泄露,陆逊只好安排撤军。
东吴的友军撤走了,蜀军只能自己独自作战,诸葛亮造出先进的运粮工具“木牛流马”,引诱魏军来抢,由此击败魏军数次, 廖化 还差点击杀司马懿;另外,诸葛亮苦心孤诣,终于又将司马懿引入埋伏圈“上方谷”,谷两边投下火把,谷中引爆地雷,大火冲天而起,眼见司马父子就要葬身火海,却突然天降暴雨,浇灭大火,司马父子又逃出生天。
数次中计,司马懿闭寨不出,即使诸葛亮送来女人衣服羞辱他,他也坚决不战,诸葛亮无计可施。
更严重的是,诸葛亮事必亲躬,体力又跟不上,终于病倒。
建兴十二年八月,出征半年后,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由他主导的最后一次北伐也随之结束。
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的话,后续他有可能会怎么做?
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了的话,接下来他肯定是灭东吴统一中原,再之后如果他活得够久,可能与刘禅之间会一场政权的争夺之战,因为“功高震主”必会引来一场政治的大清洗。诸葛亮以北伐为已任在“隆中三分天下”之时,诸葛亮已经和刘备说过,光复汉室之道,因为关羽之死,这个计划成为了不实际的文案,更让刘备在白帝城死不瞑目,不得不把刘禅、蜀汉、光复汉室等等都托付到诸葛亮身上。此后,蜀汉大权一直在诸葛亮的手上,而他为了不负刘备的知遇之恩,多年筹备之后,怕自己时日不多,频频出祁山北伐曹魏,以他的不世之才,以弱伐强,可以说他的一生,自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就身系蜀汉兴亡了,用尽心血最终北伐没能成功,因病在五丈原逝世。如果诸葛亮没死,北伐成功了呢假设当时诸葛亮借命成功,他没有死,而曹魏没有司马懿的话,诸葛亮北伐成功了,中原半壁江山在手,在整顿之后自然就会出后东吴,彼时的东吴估计很难有还手之力,诸葛亮必是手到擒来,到时光复汉室使命就此完成。诸葛亮可能会功成身退,但那时,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怎么就能怎么样了,刘禅是大智若愚,若有朝一日君临天下成为天下之主,诸葛亮北伐和征吴的时间里,他也会成长,“功高震主”会让他有危机感,诸葛亮有可能不想反他,但是为了保命却不得不与刘禅来一场政治斗争。当然,这些都是假设,毕竟诸葛亮一再北伐也是因为刘禅对他的信任,若是真的北伐成功,会不会有这场政治斗争也不一定,但是曹魏原属地有可能会不断有人反抗,蜀汉能否稳定是一个问题,若刘禅一直平庸,会不会走上秦二世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