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一些关于波斯尼亚的文化和风俗
波斯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一个多山国家。其为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单位之一,首都为萨拉热窝。此国是在1990年代期间,南斯拉夫战争时独立,并且根据戴顿协议,她目前是国际社会的受保护地区,由欧洲议会所选出的高级代表所管理。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两个实体,其一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国。
波士尼亚和赫塞哥维那本身是历史学上的两个地理区域,其在今日无政治上的实体可言。
历史
波黑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早期居民为伊利里亚人。该地于公元前168年由罗马帝国占领。455年时东哥特人将该地区占领,6世纪时东哥特人被东罗马帝国击败,现波黑南部地区一度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斯尼亚以及黑塞哥维纳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377年时Tvrtko Kotromanić(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亚被兼并。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14年奥匈帝国皇子弗郎茨·费笛南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参见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波黑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王国后来更名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黑成为轴心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一部分,战后又重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此时波黑正式确认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
1991年10月波黑宣布拥有主权,1992年2月举行全民投票以寻求独立。波黑塞族人随即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寻求加入塞尔维亚,内战爆发。1994年3月波族人(穆族人)和克族人同意共组联邦,共同对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签署代顿和平协定,结束内战,并把波黑分为穆克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波黑内战中共有二十万人死亡,超过二百万人流离失所。
战争结束后,北约在波黑继续驻扎维和部队,2004年底由欧盟所取代。
政治
波黑主席团由三人所组成,每人各属一个民族(穆族、塞族、克族),任期为四年,四年中每人轮流就任八个月主席团主席的职位。主席团成员由人民直选,其中穆克联邦选出穆族、克族成员,塞族共和国选出塞族成员。
主席团提名部长会议主席,由议会通过。部长会议主席负责任命各部长。
波黑议会拥有立法权,分为两院:人民院有15名成员,每个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来自穆克联邦,三分之一来自塞族共和国。
波黑宪法法院掌握波黑最高司法权,由9名法官组成,其中四人为穆克联邦所选出,二人由塞族共和国选出,三人由欧洲人权法院选出,并且不能是波黑或波黑邻国的公民。
行政区划
波黑由两个实体组成,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位于东北境的布尔奇科市不属于任何一个实体。
穆克联邦分为十个州,州下再分市镇:
乌纳-萨纳
波萨维纳
图兹拉州
泽尼察-多博伊
波斯尼亚-波德里涅
中波斯尼亚州
黑塞哥维那-涅雷特瓦
西黑塞哥维纳州
萨拉热窝州
西波斯尼亚州
塞族共和国分为七个地区,区下再分市镇:
巴尼亚卢卡地区
别利那区
多博伊区
索科拉茨区
斯尔比涅区
特雷比涅区
弗拉塞尼察区
穆克联邦首都为萨拉热窝。塞族共和国法定首都为萨拉热窝,实际首都为巴尼亚卢卡。
地理
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邻国有克罗地亚以及塞黑。国内主要为山地,西部有迪纳拉山脉。萨瓦河(多瑙河支流)为波黑北部与克罗地亚的边界。南部在亚得里亚海上有一个20公里长的出海口。
主要城市有: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图兹拉。
经济
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目前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波黑货币为可兑换马克,曾经和德国马克保持一比一的汇率。德国马克由欧元所取代后,可兑换马克继续和欧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人口
波黑48%为波斯尼亚族(即穆斯林族),37.1%为塞尔维亚族,14.3%为克罗地亚族,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绝大多是塞族人信奉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奉天主教。
国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简称波黑。
国旗:底色为蓝色,图案为金黄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条边还有一排白色星星。大三角形的三条边象征组成波黑共和国的三个主要民族,即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金色即太阳之光辉,象征着希望。蓝底色和白色星星象征着欧洲,标志着波黑是欧洲的一部分。
国徽:为蓝盾。一道白色的宽条斜贯盾面,上下各有三朵黄色百合花点缀盾面。
自然地理:波黑共和国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之间。面积51129平方公里。
人口:3644606人(1996年),其中波黑联邦(即穆克联邦)2253606人,塞族共和国1391000人。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即穆斯林,简称波族),约180万人,克罗地亚族约45万人,塞尔维亚族约135万人。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首都: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黑的第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常驻波黑国际组织的集聚地,有36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处集中于此。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31万(2002年)。
简史: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
经济: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水力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
对外关系:至1998年底,已有125个国家承认波黑,119个国家与波黑建交,在萨拉热窝目前共有42个使馆、领馆和外交办事处,25个国际组织代表处。
与中国关系:1995年4月3日,中国和波黑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波斯尼亚金字塔的最新发现
业余考古学家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最近宣布,他找到了维索科镇四方山是一个古老的人工结构的证据。 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周三表示,他的小组发现了山侧大型凿切过的石板,它们构成这座古金字塔的表面(图片插画)。这是第一次发现金字塔的“墙壁”,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对美联社记者说, “你看它们的表面完全平坦,这是我们说它是金字塔的一个重要的证明材料”。这是挖掘工作开始六个月后的重要发现。出生于波斯尼亚的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希望挖掘工作能支持他的说法:约1.2万年前的古人类建造了这座金字塔。上周挖掘小组与地质学家和救援人员进入附近一个煤矿山下面的隧道,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认为可能会在周围找到两座形状相同的山。埃及科学家计划在一个月内参与挖掘作业。 “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考古时刻”,奥斯马纳基奇说。 现年45岁的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出生于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在萨拉热窝大学经济系毕业并获硕士学位,以后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休斯顿生活。作为一个探险家,他常年周游世界,努力寻找一些尚不被人们所知的人类发展史上的各种发明和创造。他对金字塔情有独钟,去年10月,他突然在波黑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自己揭开了迄今为止欧洲考古界的最惊人发现,在波黑中部维索科山谷找到了欧洲的第一个金字塔群。根据奥斯马纳基奇所说,在萨拉热窝以北约30公里远的维索科地区,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石砌金字塔,约修建于12000年以前,目前正隐藏于长满树木的维索契察小山下。塔底座为四方形,每条边长220米,金字塔的主要入口在北边,主通道入口约长4公里,成阶梯状一直可通至金字塔中部。初步估计,该金字塔高150米,金字塔顶部曾建有 木制神庙。此外,该塔附近的科利日山坡下还隐藏有一规模小一些的金字塔,这一金字塔群与墨西哥公元200年建造的金字塔惊人相似,同样都是成对出现,一个代表太阳,一个代表月亮,维索契察小山下的即为“波斯尼亚的太阳金字塔”,而另一个为“月亮金字塔”。此言一出,顿时使波黑国内外各界人士颇感吃惊。这到底是人工所为还是大自然的杰作? 维索科是位于波黑首府萨拉热窝以北约30公里的一座小城,但在历史上,这一地区被认为是中世纪波黑国家的诞生地,由于恰好位于东西方通道的十字路口,所以小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至今维索契察山顶上尚存留有中世纪维索科小城的残垣断壁,因此一直被波黑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维索科博物馆馆长、波黑中世纪史专家霍多维奇在向来访的奥斯马纳基奇一行介绍小城历史时,顺便提到维索契察小山的自然景观非常独特,外表完全是一金字塔形状,四周方方正正,山坡呈阶梯状长满小树。顿时奥斯马纳基奇对此兴趣大增,他认为自然界中极少出现几何形状的山丘,特别是如此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根本就不可能,尽管维索契察小山高达700米,但它的形成更多的应当是出自人工之手,而并非大自然的杰作。进一步测量后发现,如同其他所有金字塔一样,小山的四边绝对准确地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特别是维索契察小山旁边的科利日小山,高度稍低,坡上长满密树,但小山的三面几乎同样是有规则的方形,由于中美和南美的许多金字塔都是一大一小,以太阳和月亮的形式成对出现,而这两个金字塔恰好形成进入维索契察峡谷的大门,从而更加坚定了奥斯马纳基奇关于金字塔群的判断。 征得当地政府同意后,2005年8月奥斯马纳基奇开始自费在各个高度与位置进行钻探,后来又辅助有手工挖掘。他认为以下事实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判断。首先,通向金字塔的巨大平台长410米、宽27米,完全由从大自然中采取的石板铺 成,每块石板厚10-12厘米,表面经磨光平整,而此类石板当地并不出产,无疑来自其他地区。其二,金字塔的墙壁都是由带棱角的石块,通过石灰粘合在一起后的大块沙石板(即某种形式的原始水泥)建成,石板切割成各种形状,长度约1-3米,而这是世界各地金字塔修建的典型特征。再者,设计完全与墨西哥的金字塔相似:平台、斜坡、接着平台。鉴于以上原因,这一切都说明山坡的形成是人工所为,而并非自然景观。据当地居民说,金字塔下建有可通往各个方向的地下通道。为加以核实,考察小组自金字塔3公里远的地方进入通道,通道的原高度应为2.5米,由于损坏现通道高度自0.5-2.5米不等。可以明显看出,通道的顶棚是人工建造而不是天然形成的。前进220米后出现一十字路口,向前的三条通道中,一条已被堵死,另一条可通至地下湖,而向右的一 条可穿过整个金字塔,几乎到达山顶。就整个地道结构而言,与埃及、墨西哥等地金字塔下的地道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