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聪人

时间:2024-12-10 01:56:32编辑:分享君

苦聪人的分类介绍

在本世纪50年代,苦聪人的社会经济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受彝、哈尼和汉等民族影响较深的镇沅、新平,墨江。元江和普洱等地的苦聪人早在清代已耕种水田,社会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阶段分立;二、散居在金平县的苦聪人,特别是自称为拉祜西的黄苦聪人,尤论其生产力或生产关系,都保留着许多原始残余,刀耕火种,耕作技术非常落后,一年约有三、四个月处于饥饿状态。苦聪人不种植麻和棉花,没有自己的纺织业,布和衣服多半靠与哈尼族交换获得。,男着“麻布短衣”,女着“短衣长裙”。通过交换解决装饰品。妇女用着色的藤皮作发箍,上缀白银泡、贝壳和铸市,戴手镯和珠子;男的常戴兽角表示擅于狩猎和勇武。

苦聪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为什么56个民族中没有?

苦聪人是分布于中国和越南的少数民族,目前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中部的哀牢山一带和越南。由于苦聪族在国内属于未识别民族之一,现被划入拉祜族中,故中国的56个民族(56个民族指的是56个已识别民族)中没有苦聪族。越南54个民族之一的拉祜族(越南语:La
Hủ)实际上也是苦聪人。苦聪语和拉祜语接近,同属彝语支。
(注:中国未识别民族指所有因人数太少或者是被认为已被汉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还未被正式确认的民族或族群,也可能是民族问题未明而未获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有的则是在其他国家享有少数民族地位而在中国没获得承认,或者是已被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而在民族划份上出现争议。)
苦聪人简介:
在中国有3万多苦聪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海拔1800米--2100米的山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苦聪人归属为拉祜族。主要分布于镇沅、金平、绿春、新平和墨江等县境内。1956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作队在中越边界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苦聪人的踪迹。从6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帮助下,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实行定居定耕。1985年,“苦聪人”被划归为拉祜族。
由于长期处于边远、封闭的深山里,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愚昧落后和陈腐的传统观念,使得“苦聪人”一度难以接受外部世界的新变化,更不能适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新的变革。于是,相当一部分“苦聪人”又扶老携幼,拿起火药枪,回深山老林狩猎去了。“苦聪人”的状况引起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省委主要领导的亲自过问下,云南省拨出大笔专款,从1998年起在金平县为“苦聪人”盖新房、建学校等,实施了温饱工程,使得“苦聪人”山寨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苦聪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为什么56个民族中没有?

没有苦聪族,但是有苦聪人。1985年,“苦聪人”被划归为拉祜族。居住在云南省边陲的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海拔1800米的山区,人口约4万。1956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作队在中越边界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苦聪人的踪迹。从6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帮助下,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实行定居定耕。扩展资料:在中国有3万多苦聪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海拔1800米--2100米的山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苦聪人归属为拉祜族。主要分布于镇沅、金平、绿春、新平和墨江等县境内。拉祜族苦聪人自称“锅搓”。清代前后,又称为“古宗”。1956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作队在地处中越边界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苦聪人的踪迹。从6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告别打猎生活,实行定居定耕。在本世纪50年代,苦聪人的社会经济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受彝、哈尼和汉等民族影响较深的镇沅、新平,墨江。元江和普洱等地的苦聪人早在清代已耕种水田,社会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阶段分立;二、散居在金平县的苦聪人,特别是自称为拉祜西的黄苦聪人,尤论其生产力或生产关系,都保留着许多原始残余,刀耕火种,耕作技术非常落后,一年约有三、四个月处于饥饿状态。苦聪人不种植麻和棉花,没有自己的纺织业,布和衣服多半靠与哈尼族交换获得。男着“麻布短衣”,女着“短衣长裙”。通过交换解决装饰品。妇女用着色的藤皮作发箍,上缀白银泡、贝壳和铸市,戴手镯和珠子;男的常戴兽角表示擅于狩猎和勇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聪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沅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

上一篇:白首不分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