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老爸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较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投奔,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叩马而谏,认为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为难他们。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饥。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决定绝食等死,临死之际,他们还唱了一首歌,歌曰:“用暴虐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你自己。神农、虞舜、夏禹的盛世,忽然间都已消逝无迹,我们的归宿在哪里?”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真正原因从伯夷、叔齐到孔子,都是非常向往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的,这个禅让制,比之“世袭制”,最接近现代的民主选举制,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伯夷、叔齐是最早的反对“以暴易暴”的“非暴力反抗”的践行者,比圣雄甘地早了近三千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对禅让制不能在中国实行的失望,是对暴力革命取得胜利的绝望,心死了,身还能存活吗?只不过,伯夷、叔齐可以互让君位,他们要求别人也能达到他们的思想,要求社会退回到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或者一步踏进现代的民主选举制,到底是空想。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不吃饭饿死的故事。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在不食周粟的故事中,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不食周粟故事简介。不食周粟的故事发生在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然后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未除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
如何评价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个因两个故事而名留史册:一个是让国之事,当初孤竹君临死前立下遗命,让叔齐继承王位,而叔齐则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最后他们先后逃到了周国。还有一个是“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之事,他们因此被人们尊为圣人、抱节守志的典范。首先评价他们“让国之事”需要考虑他们让国的初衷。因为他们都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所以不愿与之合作,于是逃到了渤海之滨。他们没有因王位而争,而是几番谦让,这种美德值得传颂。其实除谦让外,还应看到他们重视道德、不愿屈服的气节。因不愿与暴虐的商纣王同流合污而放弃荣华富贵的王位,这种重道德的操守也值得褒奖。评价他们“耻食周粟”一事则需要辩证来看。首先,他们认为周武王带着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师讨伐商纣王,不仅不孝,而且弑杀君王也是不忠不仁。于是他们耻于归顺西周、吃周朝的米而饿死。这的确是一种坚守“忠孝仁义”的气节、特立独行的风尚,甘愿付出生命来与不孝不仁之流做对抗。后世都对他们“求仁得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精神大为赞颂。不过从另一角度而言,他们似乎在僵化地固守“道德仁义”之标准。当时的商纣王统治残暴、百姓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君主还要坚守“君臣仁义”似乎有些不懂变通了。周武王携带周文王棺材进行讨伐也何尝不是鼓舞军心、趁军心未散而抓住时机伐纣的智慧之举。所以可以说,他们的仁义道德的信念其实是固执地建立在忠心维护统治者统治基础上的,不因统治者的暴虐而造反,只避而远之,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妥协。
伯夷叔齐是怎么死的?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做国君,也随同哥哥逃去。国人只好立中间的一个儿子做了国君。弟兄俩跑出国外,听说周文王很优待老年人,何不去投奔他呢。然而,到了周国,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统领大军,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牌位,朝东进军,去讨伐殷纣。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很不赞成,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有个士大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经过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给他们喂奶,二人心里想道:“这鹿若是杀来吃了,滋味必然很美。”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从此以后不再来,两个老头子便活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