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什么?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英文称为Battle of Triangle Hill。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属于“联合国军”金化攻势(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分。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此战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12军,美军第八集团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
伤亡
“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先后打退敌人900次的进攻,志愿军十五军阵亡5200余,伤6200余;十二军阵亡1900余,伤2300余,合计阵亡7100余,伤8500余,共伤亡1.56万,伤亡率在20%以上。击毁敌大炮61门,坦克14辆。“联合国军”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确实是个可怕的数字。过去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战争中最高伤亡率是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但也只有32.6%。血肉横飞的场面,在上甘岭战役中司空见惯。
美方宣称杀伤志愿军1.9万,自身伤亡0.9万。“联合国军”共消耗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最激烈时一天中就消耗炮弹30万发,航空炸弹500余枚。
上甘岭战役是怎么发生的?简述上甘岭战役的背景
上甘岭战役是怎么发生的?简述上甘岭战役的背景
上甘岭战役是自中国建国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战争之一,此战的战略方针是由军事斗争转向军事与政治双管齐下的战役。不过,你知道上甘岭战役是怎么发生的吗?上甘岭战役的背景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上甘岭战役是怎么发生的?
上甘岭战役的发生是源自与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据悉,抗美援朝战争的繁盛源于“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以美军为首的敌方“联合国军”节节败退,战争陷入被动之中,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持续扩大,且,在停战谈判中,美国坚持所谓的"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行扣留中朝人民军队被俘人员,在政治上达不到一致,战争只能继续,此是上甘岭战役爆发的根本原因。
上甘岭战役的背景
上甘岭战役的爆发源于我方节节胜利,且,逐步掌控了整个战场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敌军也不可能就此授首就擒,且,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出于某种政治考量,双方提出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战争指导思想和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双管齐下”。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上甘岭战役爆发后,其不论是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还是其激烈程度是我国近代史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场战役。
以上是小编根据上甘岭战役是怎么发生的以及简述上甘岭战役的背景等方面做出的解释,如您还想要了解更多与上甘岭战役有关的事件,敬请关注中国。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甘岭战役是哪支部队打的?
上甘岭战役是十五军打的;1952年10月14日,中美两国的交战史册上永久记载了这一天。凌晨3时30分,敌军炮火疯狂倾泻在上甘岭的597.9和537.7高地,对我守军进行火力打击。炮火过后,凌晨5时左右,美军第七师三十一团全部,南朝鲜军第二师三十二团及十七团1个营,共7个步兵营,在300余门火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支援下,分6路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动猛烈进攻。坚守597.9高地的是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九连,其前哨11号阵地最先与敌人交上火。从5时至13时30分,九连先后击退敌人20余次进攻。17时,志愿军因伤亡过大,且第二梯队在反冲击道路上被敌炮火严密封锁,难以及时支援战斗,597.9高地除1号阵地外均被敌攻占,防守部队随即转入坑道作战。扩展资料尽管上甘岭开战的第一天,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以及上级兵团领导和志司领导都未能判明敌军的真实企图,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效的炮火支援,伤亡较大。但是,秦基伟以自己丰富的战场经验及智慧,很快判明出敌人主攻方向,并迅速调整部署,抵挡住了敌人随后更猛烈的冲击。14日晚,十五军将准备用于反击注字洞南山的两个炮兵营调至上甘岭地区,以第一三四团2个营和第一三三团1个营分别增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防御。同时调来82迫击炮10门支援537.7高地。15日起,连续三天,敌人以两个团又4个营的兵力,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个阵地轮番进攻。志愿军以顽强阻击和积极的反冲击与敌人进行争夺。在这三天的战斗中,天空阴云密布,敌军照明支援效果不佳,白天夺去阵地,志愿军在蒙蒙夜雨中又反击夺回阵地,形成反复拉锯的状态,战斗十分激烈。18日,敌人凭借已占领的部分表面阵地继续猛攻。激战后,志愿军两个高地守备部队全部退守坑道。为了全歼进犯的敌人,四十五师以5个步兵连,在103门火炮支援下,于19日17时对占领两高地表面阵地的敌人实施反击。就是在这次激烈的反击战中,涌现出了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的杰出代表、闻名于世的特级英雄黄继光。至20日凌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被全部收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简介是什么?
简介如下:上甘岭战役,美军方面称之为三角山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先后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扩展资料: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从宏观层面说,一是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成为了世界战争历史中相当经典的防御战争;容二是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得当时的中国开始风靡一阵“上甘岭精神”,到现在为止上甘岭精神不管是在国家建设还是在企业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来说,一是上甘岭是对志愿军以坑道为骨干防御体系的严重考验,通过这次战役显示了坑道在敌优势火力下进行防御作战的巨大作用,使志愿军取得了依托坑道进行防御的初步经验;二是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联军的信心彻底丧失;三是稳固了当时的中国志愿军在正面战场的地位使志愿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