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平衡

时间:2024-12-25 05:22:49编辑:分享君

天道自衡的概述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一个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质量能量、时间空间不断运化的过程: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奇点→宇宙→奇点);万物由玄子而来,又朝着玄子而去(玄子→万物→玄子)。宇宙时间空间随着宇宙 质量能量互化而变化——质能变化左右宇宙时空的变化。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即所谓:质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间,空间生时间,时空生万物。能量产生于一质量变成另一质量过程中——质量转变产生能量(质量生能量)。宇宙大爆炸时的能量有多大,宇宙的空间就有多大——奇点能量产生宇宙空间(能量生空间)。宇宙的空间尺寸左右宇宙时间变化——有了空间才有时间(空间生时间)。 宇宙有了时间空间才会有万物——万物存在于宇宙时间空间中(时空生万物)。宇宙是有序的宇宙,万物是平衡的万物;宇宙的秩序源自万物的平衡;万物的平衡源自于万物求存在的本能;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于万物的存在智慧,万物求存在的本能和智慧形成了自然力量。所以,存在智慧→求存本能→自然力量→万物平衡→宇宙有序→天道自衡。

怎样理解天道平衡?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天道自衡的一般平衡论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以“天道自衡”为核心,由“五个平衡规律”、“三个存在模式”、“三个平衡层次”、“三个平衡工具”,以及“九组平衡方法”等理论组成。《一般平衡论》(北美版)业已由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出版发行,全书50万字,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1936040636。GENERAL BALANCE THEORY已经在北美地区首发,世界其他地方(包括中国)的读者可以通过谷歌或亚马逊网站订阅。一般平衡论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及关系的理论。本书的价值在于自创了一套质朴、简单、普适的平衡理论体系,并运用此理论来破译宇宙人生的密码。读者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并运用本书独创的概念及图式,就能从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上,以全新视角去观察、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惑,从而使人豁然开朗。一般平衡论的理论和思想有:剩余智慧理论、存在模式理论、三我一体理论、平衡循环理论、自我平衡理论、事物对称理论、自然位置理论、万物玄同理论、平衡层次理论、朴理论、平衡点理论、准平衡理论,以及一般平衡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等。 ——平衡循环平衡循环也称平衡运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宇宙万物永恒处在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螺旋式循环过程中。平衡循环是宇宙万物基本的运行法则。——自我平衡系统内部结构之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统对环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应,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会趋于自我平衡。——事物对称系统与系统之平衡。万物有自身的对称方,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自然位置系统与环境之平衡。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然位置,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的平衡和谐。求存在的本能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万物玄同万物玄同是系统特定时空下之平衡。事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当宇宙循环到“奇点”时,万物都“玄同”为玄子。 ——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即存在智慧用于求存求在,形成宇宙万物。“存在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的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这种求存在的本能源自万物的存在智慧。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模式,属万物包括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模式,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第一存在模式所产生的自然力量使宇宙万物总趋于平衡。作者又称之“天之道”。——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态即剩余智慧用于求名求利,呈现人间万态。“剩余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论认为,剩余智慧是人类智慧减除生存智慧的剩余部分,人类与另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剩余智慧。“剩余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用于诠释人间万态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作者提出的人类“第二存在模式”和“第三存在模式”理论的基础。第二存在模式是人类特殊时段的存在模式,导致人类系统与生物圈环境不平衡,属人类不可持续存在模式。作者又称之“人之道”。一般平衡论认为,人类所有建立在第二存在模式基础上的系统都是不可持续的。——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谐即剩余智慧不用于求名求利,而是用于求存求活,达到天人和谐。这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模式,也是人类合理的存在模式。人类以此模式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属人类可持续存在模式。人类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要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与生物圈环境保持平衡。人类只有升华到第三存在模式上,人与自然才能平衡。 一般平衡论的平衡层次理论认为,所有平衡的系统都同时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系统与环境的平衡系统与自身所存在的环境保持平衡。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就是系统的求存求活。“自然位置”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和谐。——系统与系统的平衡系统与存在的环境中另一个相关联的系统保持平衡。“事物对称”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系统的平衡和谐。任何系统的存在都会因为另一个系统的存在而存在,系统内部也是对称的。——系统内部结构平衡系统内部结构保持平衡。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自我平衡”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和谐。 ——朴剩余智慧为零时——只有生存智慧的自然状态。“朴”是一个衡量个人(系统)内在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程度或状态的工具: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朴;剩余智慧→求名求利→远离朴。“朴”也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书将老子的“朴”解释为:自然而然谓之朴,求存求活谓之朴,无智无欲谓之朴。“朴”是表达一个人或事物自然平衡状态的标志,所以,“朴”是一个用来衡量人或事物无智无欲状态的工具——衡量和判断人之善恶的标准。——平衡点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都存在一个媒介,媒介输入输出的参数就是平衡点。只有存在平衡点,才可维持系统的平衡;只要这个系统是平衡的就必然存在着平衡点。所以,“平衡点”是用来分析系统与系统平衡的工具——分析人与人之间平衡关系的方法和切入点。自然界以“物质—能量—信息”为媒介来维系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人类社会以“名—利—情”“权—钱—色”为媒介来维系名利系统之间的平衡。这些维系系统之间平衡媒介的参数——平衡点往往嵌在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准平衡准平衡就是事物发展与平衡临界点保持适当空间,准平衡有利于系统与环境的平衡。物极必反,未极则不反;乐极生悲,乐未极则悲不生;福过灾生,福不过,则灾不来。准平衡状态有利于保持和维系系统平衡。所以,“准平衡”是用来维持系统与环境平衡的工具——保持自己与别人平衡的原则和方法。

天道自衡的平衡观

一般平衡论认为,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化的法则。宇宙万物的存在智慧是平衡。平衡是万物的平衡,万物是平衡的万物。平衡才能存在,存在就要平衡。存在就是平衡,生存在于求得平衡。求存在、求平衡是万物的自然目标。宇宙因为平衡而存在,万物为存在而求平衡。平衡是宇宙万物存在之因,现存的万物都是天道自衡之果。平衡之道嵌于宇宙万物、天地造化、人间万态之中,它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平衡之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宇宙玄机,人生奥妙,尽在其中。平衡之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它驾驭着宇宙质能时空的运化,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平衡是宇宙唯一的造物主,犹如贯穿于万物之中的灵魂。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即天之道。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平衡,而不是运动——万物的运动是为了平衡,而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万物要维持平衡也离不开运动,万物都是在发展中求得平衡,事物求平衡为自身发展提供能量。事物运动和发展只是实现和维持平衡的必要形式,而不是万物的本质。万物的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不平衡产生运动,运动是为了新平衡。运动是不平衡的运动,平衡是运动中的平衡。一般平衡论认为,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存在的方式。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为了平衡,联系存在于平衡的万物之中。万物为了平衡而联系,为了自身的存在而联系,而不是为了联系而联系。系统结构上的联系是为了自我平衡。系统之间的联系是为了互为对称方。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为了到达自己的自然位置。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应当是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意识镶嵌于物质之中,物质因为意识而存在。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就是求存在求平衡。物质和意识谁也决定不了谁,存在与本质也无先后之分。万“物”的存在都有自身存在的“理”,万物存在的“理”就是平衡。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而是平衡。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平衡的,平衡是有规律的。宇宙万物至少存在着平衡循环、自我平衡、事物对称、自然位置和万物玄同五大平衡规律。这五大平衡规律是“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的具体表现,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的运化之中。宇宙万物永恒处在平衡循环过程中。平衡是万物的本质,万物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永恒处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中。平衡决定物质的来源和去向,万物来之于平衡,去之于新的平衡。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不平衡是为了新平衡。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统对环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应,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会趋于自我平衡。万物都有自我趋向平衡的求存在本能,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求存在是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万物都有自身的对称方。事物必为对称之存在,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对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有一方必有另对称方与之相反相成。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而产生。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与之对称,任何事物自身结构也是对称的。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然位置。万物的自然位置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环境选择和自我平衡合力的结果。求存在的自然目标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原自然位置(原平衡)→寻找自然位置(不平衡)→新自然位置(新平衡)。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万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万物的差别是相对特定的时空和条件而言的,在彼时空和条件下呈差别的事物,在此时空和条件下会无差别。万物在无穷的平衡循环过程中“玄同”。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平衡的,平衡是分层次的。一般平衡论研究的对象是一般系统——一般平衡论就是研究“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平衡问题的理论。任何平衡的一般系统都同时存在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系统内部结构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存在才有万物,平衡才能存在。平衡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和主流,不平衡是万物从原有平衡到新平衡产生的中间环节,不平衡的目的和结果是产生新的平衡,而不是为不平衡而不平衡,不平衡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暂时的。万物处在平衡状态时总是相对稳定和有序的,处在不平衡状态时往往是剧烈和无序的。万物处在平衡状态的时间相对长,处在不平衡状态的时间相对短。

上一篇:女神与女汉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