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影片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某些国家又开始妖魔化中国,从过去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责任论”,出现“G 2共治”恭维和讨论“中国模式”的捧杀,汇率战、贸易战、气候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央视主持人水均益:世界对壮大起来的中国的不了解,才导致各国对中国有一点点畏惧。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台湾《联合报》:20多年来西方国家对大陆崛起的态度多抱疑虑和忧惧甚至频频向中国发难,为了不让中国在国际宣传上频频处于“挨打”地位,北京奥运会后,中共决定启动“国家公关计划”,彰显中国“软实力”工程。香港《大公报》:中国正大力打造国家新形象,“外塑形象 内反‘三俗’”。此番是又一次由国家相关部委直接主导的国家形象塑造工程。 在依靠国际主流媒体“发声”的同时,中国国家公关还希望由“内”而“外”发力。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自立项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有海外专家评论,制作播出“代表中国心、展现中国梦”的系列宣传片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举措说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外介绍当代中国现状及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方面更加积极、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迅速成长,中国融入世界的愿望与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同样强烈。事实上,展示国家形象的做法不是年后才有。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也是展示形象的一种方式,乃至我国申办各类世界性赛事、国际性展览,都是一个展示形象的过程。自北京奥运以来,我国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一些新闻信息机构也开始更大地参与到国际信息交流当中。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播出反响
当天,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高楼林立的时报广场电子屏上格外显眼,6块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这段60秒的宣传片,显示屏的侧面还有“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宣传片的开头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以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两字。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谭盾、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在片中依次登场,不断吸引路人驻足观看。来自纽约的高中生夏洛特·麦古金觉得“整个宣传片的制作非常精良,布局非常巧妙”。她说她在纽约生活了18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这么多中国人的画面,而且“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她一边看着大屏幕,一边用手指着屏幕对记者说:“看!那是姚明,我认识。站在他旁边的是中国乒乓球选手(邓亚萍),我在看奥运会比赛的转播时见过她,很厉害的。我们上课的时候也学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就是从打乒乓球开始的。”她笑着说:“好想去中国亲眼看一看。”在纽约时报广场执行巡逻任务的保安格雷格说,他一大早来时报广场值班就看到这部片子不断播出。他看了好几遍,觉得“很过瘾”。他对记者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民勤劳智慧,这部片子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的风貌,他们值得我们尊敬。”从中国来纽约度假的司亚勤女士和儿子伫立在时报广场,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她对记者说,她第一次来纽约,第一次来时报广场,就看到中国国家形象片的首播,觉得“太幸运了”。她说,能在世界知名的纽约时报广场上有这么大一块位置播放中国的宣传片,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身为一个中国人,我站在纽约时报广场上,觉得非常骄傲。而且我们胡主席要来美国访问,在我来美国期间能碰到这样的大事,真是太难得了”。
看 张艺谋的 印象丽江 有感 文章
看《印象·丽江》有感
张曙光
笔者不是艺术家,也缺乏艺术细胞,可以说对艺术一窍不通,只是懂得一点经济学的知识,现在要评论一件艺术创作,少不了露怯,也许不着边际。不过,从外行的角度发点议论,或者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作些评论,也许会有另外一种效果。
最近,有幸去云南丽江开会,观看了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回京数日,那数百个马鞍一齐飞舞的雄壮场景,不时在眼前浮现,那上百匹战马在天际奔驰的蹄声和嘶鸣,还在耳边回响,仿佛又回到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岁月。那对酒雪山的豪情和一醉方休的快乐,那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男男女女的载歌载舞和热情奔放的狂欢,似乎置身于纳西人的山寨。那有情人的自由结合和为自由而殉情的欢乐,那对天神的崇敬和对自然的亲和,和着震天的鼓声和振振有词的唱经,更加触动了笔者对这片令人神往的神秘土地的向往。所有这一切,的确构成了一幅雄伟而又和谐的画面。
令笔者感动的不只是这些美丽的场景和画面,而且有这些演出背后的创意、运思、谋划和设计。因此,这里的和谐也是多重的。
什么是艺术?笔者没有研究,没有考究,只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感觉。即所谓艺术就是对实际社会生活自然形态的加工、提炼和再现,达到形似神是、出神入化,能够拨动和震撼人心,引起共鸣,令人回味、向往和反思。《印象·丽江》的确产生了这样的艺术效果。
舞台和背景:《印象·丽江》把舞台搭建在海拔3100米东巴位走廊的玉龙雪山脚下,没有华美的幕布背景,没有绚丽的灯光音响,蓝天为幕,大地作台,一切都是就地取材。背景是无人攀登上去的玉龙雪山,舞台是用土石堆砌而成的平台和山道,观众席也是用水泥和石块砌成的一个个石礅,道具是普普通通的马鞍、背篓、方桌、酒坛等等。给人以真实、自然、和谐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演员和表演:《印象·丽江》没有一个专业演员,50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附近16个村寨的10个少数民族。他们昨天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里刨食吃的农民,今天却是登台亮相、大展拳脚的舞蹈演员。他们的服饰未变,穿着仍与以前一样,羊皮坎肩,彩色布衣,表演的内容和动作也是他们及其父辈们日常的生命活动和生活情景,只是将其加工提炼、集中起来而已,而表演的认真、投入、卖力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一切都是原汁、原味、原生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的美、纯朴的美、豪放的美和野性的美,没有一般舞台上那种矫柔造作,拿腔拿调的架式。
观众和氛围:雪山脚下的天气变化莫测,一会儿蓝天白云,阳光灼人,一会儿天昏地暗,雨雪交加,而观众披着雨衣坐在石礅上,随着演员的动作和场景的变化,眼睛做着360度的转动,思序却随情节和歌声奔涌。近距离的交流互动,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很多人拍疼了巴掌。笔者右耳鼓膜穿孔,在强光和大风中经常流泪,而在这场演出中,却是泪水未断。
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演出结束以后,笔者委托导游打听了一下这场演出的组织、运作和财务情况,并为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核算。为了运作这一项目,2005年6月筹备成立了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2006年7月23日对外公演。《印象·丽江》有两个项目,现有的演出是“雪山篇”,另一个项目还在筹备中。据说计划总投资2.5亿元,现有的运营费用包括两项:人头费和运营开支。以下是笔者的估算:人头费按每月1000元×500=50万元,其他运营开支也按每月50万元计算,一年的支出1200万元。观众席有1200个座位,最多时曾经有观众1400人,票房平均上座率有六成,每张票价190元,按每天平均演出一场,每场800人计算,日收入15万元,全天候演出,年收入5475万元,扣除日常支出,两年半即可达到盈亏平衡,收回投资。《印象·刘三姐》已经演出四年多,现在还在继续上演,可见,其盈利前景是有保证的。当然,这里没有考虑主创人员的天价收入。
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加了一个旅游项目和富民工程,提供了不止500个就业岗位(还要加上各种服务人员),解决了这么多家庭的生存大计,也为游客提供了一餐美食和享受,也许是创造了一种文化产业的新模式。如果我们各方面的专家和人士能够以此为鉴,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多搞一些类似的项目和工程,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就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真正行动,也比捐资、赠物更有意义。
笔者的上述评论,绝不意味着、也丝毫没有贬低那些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艺术,它们都是人们生活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关键是它能否为人们提供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