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是初一期中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你知道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都考哪些知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欢迎阅读。 一、语言积累运用:(32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秩序井然(zhì) 深邃 (suì) 撺掇 (duō) 羁绊(jī) 阴霾(mái) 恬静(tián) B.肆无忌惮 (dàn) 哽咽 (yè) 狭隘(ài) 炽热(zhì) 砭(biān)骨 惬意(qiè) C.叱咤风云(zhà)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àn) 羸(léi)弱 战栗(lì) D.当之无愧(ku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 亢奋(k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迫不急待 尽态极艳 B.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戛然而止 浑身解数 力挽狂澜 眼花缭乱 C.鞠躬尽瘁 铤而走险 锲而不舍 迥然不同 聊以自 慰 怏怏不乐 D.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罄竹难书 精疲力竭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3.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亘古(远古); 人迹罕至(罕:稀少); 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 B.余暇(暇:空闲); 疲惫不堪(堪:能忍受); 进退维谷(维:是) C.晦暗(昏暗); 略胜一筹 ( 筹:档次); 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突然); (面面相觑 觑:看); 鲜为人知(鲜:少) 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5.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话粗鲁者 B、 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 C、 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 D、 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 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社戏》的体裁和内容与此有相似之处。 C.《伟大的悲剧》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D.《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巧妙,不着痕迹。此诗为诗人出蜀途中所作,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8、仿句练习:(2分)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__________,尊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词积累:(10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 (2)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舟水槛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5)小王在一次演讲中引用赵冀《论诗》中的两句诗来阐述对文学创作新的看法,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远涉边塞四年家乡、牵挂亲人之情。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诗歌赏析:(6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写这首“壮词”给陈亮,既是对好友的困顿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词人从乐曲的演奏中听到的确是沙场检阅的军声,这是何等感人的爱国激情啊! C、词人只有在梦里重现抗金杀敌的场面,醒来后就忘却了。 D、这首词通过酒醒梦回后的追忆,描写对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的向往,景象雄阔,笔墨酣畅。 2、辛弃疾的词以豪迈激越著称,请从本词中选择一句,加以体会。(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 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______集《 》。(2分) 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4分) 顾野有麦场( ) 止有剩骨( ) 屠自后断其股( ) 意暇甚( ) 盖以诱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 ) 3、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三)喜鹊告状(11分) 这几年,喜鹊明显减少了,有人担忧再过些年孩子们可能连喜鹊也不认得了。 1993年春,笔者采用路线调查法,从宁夏的彭阳到银川400千米,在大约4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发现 50个喜鹊巢,至于喜鹊则更少见了,与 20世纪 70年代相比大约减少了 95%。 原来群体数量很大的喜鹊为何急剧减少了呢?其一,因为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可供营巢的大树太少了,致使 90%的鹊巢只得筑在七八年生的小树上;有的鹊巢距地面仅三四米高,极易遭受人为的毁坏及自然灾害;其二,近几年灭鼠给鸟类带来严重的灾难,许多农村用玉米、小麦拌制的毒饵撒于田间,虽然毒死了大批老鼠但也杀死了大量的鸟类。笔者还曾在一片杨树林里亲眼目睹到一只中毒的老鼠被一只猫头鹰捕食后,同归于尽的惨景。 喜鹊又叫花喜鹊,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5-10月间,主要取食蝗虫、象甲、蝼蛄、天社蛾幼虫、蝇蛆、蝉等多种害虫。喜鹊的减少,必将导致虫害及鼠害的大量发生与蔓延。所以,它应该受到保护。 某地方志曾记载了"喜鹊告状"的故事:康熙五十八年春,郡人偶感疫症,忽传说吃喜鹊可治,群众争捕喜鹊,城里城外把喜鹊网罗殆尽。一日,群鹊到公堂鸣叫不已,并引官至集市,见市买鹊者甚多,才知道是有些人为捕鹊得利,妄说喜鹊能治病。而后,官府对捕鹊者严惩,捕鹊之风才刹住。新 课标 第一 网 为了不使喜鹊再告状,今天我们应该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爱鸟护鸟活动,特别是注意向青少年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要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护培植大树及茂密的高杆树,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之所,让千姿百态的鸟类得以繁衍下去,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文中引用"喜鹊告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2、喜鹊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认真阅读第4段,说说喜鹊有哪些特点?(2分) 4、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5、联系全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爱护鸟类?(3分) (四)父亲的眼神(11分) 星期天,我到商场买鞋。鞋柜台前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选了一双满意的旅游鞋,正爱不释手,耳边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同志,你手上这双鞋蛮好看的,得多少钱一双啊?” 不用回头,一听我就知道是个乡下人。我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着他: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牵着他的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我指着“254元”的标价给他看。 那乡下人看了,嘴角轻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起,太贵了。”那孩子低下了头,咬着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紧了。过了半天,才抬起头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爹,怯生生地说:“……就是……就是……他们都有。” 我虽不知道“他们”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伙伴们。从小孩子的声音中分明觉出一种委屈,一种渴望。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跟人家攀…… 父亲见孩子那委屈的样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来到柜台前挑了起来,柜台里有各色各样的新潮旅游鞋,可我见他似乎没有在意鞋的式样和质量,而只在意那一张张价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难找到使他满意的价格——在这家商场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块。总算挑了一双最便宜的鞋,父亲问孩子:“要买就买这双吧。”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 那父亲只好从内衣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票子和两张大团结,手略有些颤抖地递给营业员。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这位父亲望着这血汗钱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那眼神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打动了我,我感觉眼前这位父亲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噢,记起来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经常向父亲要钱买这买那,父亲将钱递给我时,有何尝不是这样的眼神?而我那时太粗心了,没有把它当回事,我经常买这买那,却从未见过父亲给自己买什么新鞋,买什么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游鞋,来到柜台前,精心为父亲挑选了一双既轻便又舒服的棉夹鞋…… 1、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4分)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神态描写: 2、看到“254元”的标价,那乡下人为什么“面带愧色”地面对“男孩”?当他选好鞋子从内衣中摸出钱递给营业员时,为什么“手略有些颤抖”?请揣摩并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父亲”的眼神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为什么那眼神“打动了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笔生花(50分) 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2)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3)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A 5、A 6、B 7、B 8、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水不流动那就是死水一潭。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凌云壮志。9、(1)禅房花木深 (2)花落黄陵庙里啼 (3)倚槛风摇柄柄香 (4)春潮带雨晚来急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新课标第一网 二、(一)1、(A)2、言之成理即可 (二)l.看见2.只 3.大腿 4.神情,态度 5.原来 6.像狗一样 7.打洞 8.打算 3、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三)1、说明喜鹊对自己的处境忍无可忍,形象生动。 2、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鼠药泛滥。 3、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主要取食害虫。 4、列数字、作比较 5、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注意保护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1、 略,举例要恰当,应针对例子,分析作用。 2、价格太高,买不起这“蛮好看”的鞋,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愧对孩子,这一百元钱是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实际上是一点一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辛苦钱。 3、那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使“我”理解了自己父亲当时的眼神,使“我”感到父亲当时形象的高大。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加粗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4分)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yīn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百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éng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 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 , 。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来表达。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笛声,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两句是: , 。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 。 (4)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却以饱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 , !" 3.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了,请仿用这条短信的句式及修辞,给你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2分) 4.走近名著(2分) 《童年》中塑造了 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下面是一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图,会徽图形为中国传统印章图形中的一种"肖形印",其正式名称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请你仔细欣赏,根据你的理解,用简洁,准确,流畅的语言试着介绍这幅图,也可作合理简要的品评,50字左右。(4分) (注:中国印的底色为红色,印上刻的字是变体的"京"。)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3题。 (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6.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传达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2分) 7.自选角度对本诗作点赏析。(3分) (二)《孙权劝学》(11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或用法。(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及鲁肃过寻阳 (4)自以为大有所益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3分) 11.请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完成12——14题。(11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2、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句中用"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4分) 13、划直线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5分) 14、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你怎么看? (二) 阅读《我长大了》一文,回答15——20题。(12分) 我长大了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 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4分) 18.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三)阅读《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完成19——22题。(12分)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赵丽宏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绿荫。难道你不相信 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 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选自《阅读世界》2007年第4期 19.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2分) 20.第11段中加点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2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22.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4分) 示例:第12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四、作文(50分 ) 23.题目: ,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 一5 分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