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的影片评价
深刻的主题内涵《与狼共舞》成功的真正原因应归结为其深刻的主题内涵。随着二战的结束,历史的反思使战争题材和西部开拓史成为电影的两大主题。《与狼共舞》反映的就是这种极难把握和表现的西部拓进的历史和思考,它提出了民族间应放弃斗争、和平共处的理想,奏起了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影片甚至对西部开拓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疑问,对野蛮的战争和争斗进行了控诉。《与狼共舞》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和深刻内涵不但得到主流社会的高度评价,在少数部族中,尤其是印第安土著中引起的反应更是空前激烈。(魏楚豫评) 。具有历史和社会意义这部影片在形式上是一部西部片,而在内容上却是一部历史文化片。它展示和颂扬了印第安人的灿烂文化和优秀品质,揭露了白人在西部拓荒过程中对印第安人进行的种族灭绝的血腥罪行,同时通过一个白人背叛自己原有文化的历程,热情讴歌了跨越两种文化的友谊与爱情。总之,它是多元主义文化观在电影界的一次成功折射(《新闻周刊》评)。《与狼共舞》以“修正主义”的角度演绎了一段美国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影片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值得人们反思(吴立申评) 。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凯文·科斯特纳表现出令人敬佩的专业操守和专业水准,他不但在影片的取材上大胆颠覆以往白人至上的西部电影传统,更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彻底打破了种族界限,以平等的角度对少数民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对淳良质朴、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进行了赞美,并对和平共处、友爱互助等民族相处之道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使影片充满浪漫主义的跨种族爱情故事感人肺腑、意义深远(魏楚豫评) 。独特的角度和视点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并主演的《与狼共舞》在西部片逐步走向衰落的时候取得了成功,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该片获得了多项大奖,震惊了世界影坛。这部电影不但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西部英雄的缅怀和关注,更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和视点,把旧西部电影中被忽略和丑化的印第安部族作为主要角色,重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真实面貌和真挚情感。该片的导演凯文·科斯特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涵为《与狼共舞》注入了新鲜而强劲的活力,使之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西部传奇电影。影片在银幕上第一次完整地再现了一个世纪前印第安人质朴纯真的生活,对美国政府犯下的灭绝种族、毁灭印第安文化的罪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对好莱坞西部片的叙事主题进行了革命性的冲击,科斯特纳抛弃了西部片的怀旧色彩,使西部片在好莱坞重振雄风(魏楚豫评) 。
电影《与狼共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
为了将苦心创作的西部传奇搬上大银幕,本片编剧迈克尔·布雷克经历了不堪回首的艰辛岁月。80年代中期,因为无处可寻对剧本感兴趣的买家,穷困潦倒的布雷克在洛杉矶无家可归,1986年初,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凯文·科斯特纳鼓励他将剧本改为小说,希望由此摆脱困境,可《与狼共舞》的小说手稿被很多出版商拒之门外,失望至极的布雷克离开好莱坞移居亚利桑那州的比斯比。当1988年平装版《与狼共舞》终于出版时,布雷克正在当地一家中餐馆作洗碗工。早就有意亲自担纲本片导演的科斯特纳让布雷克重返洛杉矶改编剧本,并买下了小说改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