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的设置及作用?
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通常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被用作将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和收缩应力以及体型复杂对结构带来的危害。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变形缝的设置及作用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沉降缝
沉降缝是将该不同部分的结构从顶到基础整个断开,使各部分自由沉降,以避免由于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应力对结构的危害。在下列情况下,宜考虑设置沉降缝:
⑴ 建筑主体结构高度悬殊,重量差别过大;
⑵ 地基不均匀;
⑶ 同一建筑结构不同的单元采用不同基础形式;
⑷ 上部结构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或结构体系的交接处。
伸缩缝
伸缩缝即温度缝,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较大时,为释放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而产生的内力而设置的。
设置伸缩缝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在伸缩缝处设置双墙或双柱的构造,将上部结构断开,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伸缩缝的宽度应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框架现浇55剪力墙现浇防震缝为了避免震害,可采用设置防震缝的办法,将平面和体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分成若干个比较规则、整齐和均匀的独立结构单元。在下列情况下,宜设防震缝:
⑴ 当建筑平面突出部分较长,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时;
⑵ 房屋有较大错层时;
⑶ 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或荷载相关悬殊时;
⑷ 地基不均匀,各部分沉降相差过大时。
现行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震缝最小缝宽做出规定:
⑴ 任何情况下不能小于70mm;
⑵ 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不超过15m,可采用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⑶ 框架-剪力墙结构防震缝的最小缝宽按前述第⑵条规定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的防震缝最小缝宽按前述第⑵条规定的50%采用,但不能小于70mm。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为什么要设置变形缝
为什么要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方法有哪些呢?作为非专业建筑人员来说,可能对此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别担心,下面我就针对这两个疑问,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为什么要设置变形缝
之所以要设置变形缝,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因温度转变、地面沉降和地震等原因对建筑的使用和安全产生影响。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事先在变形位置将建筑物隔开后,分成一些比较独立的单元,并且预留缝可确保建筑物有充足的变形空间。
变形缝的设置方法
一、伸缩缝
要求将建筑墙面、楼层以及屋顶等地面之上的局部全隔开,基础局部受温度的改变影响很小,无需隔开。
二、沉降缝
1、当建筑物建设在不一样的地基上时,两部位之间应设沉降缝。
2、当相同建筑物的相邻局部高差2层以上或局部高差十米以上时。
3、当相同建筑紧邻基础的构造体系、宽度和埋深差距较大时。
4、原先建筑物和新建筑物紧邻时。
三、防震缝
在地震的范围之内建设住房,必须要求外形简易,并且重量和刚度对称分布,同时建筑物的形心与重心尽量挨近,预防在平、立面上的突然转变。同时,在地震范围内最好别设变形缝,这样能够确保构造的整体性,从而增强整体刚度。
数层砌体住房,在设计烈度是8—9度的地震范围内,当建筑立面高差>6m,或建筑含错层,并且错层高差很大,又或者建筑物各部位构造刚度、质量完全不一样时,应设置防震缝。
编辑总结:看完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为什么要设置变形缝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后续将为大家呈现更多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