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七大名著”变成了“四大名著”?
因为其中的三本不适合民众阅读,所以后来直接被删除了。同时,中国人还有一种很古怪的“凑四“心理,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喜欢凑四的,因此直到现在才一直都有四大名著。被删除的三本名著分别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而四大名著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的文学价值一直都是被人质疑并且是津津乐道的,甚至还有人直接将金瓶梅奉为红楼梦的鼻祖。红楼梦的作者虽然是清朝时期的曹雪芹,但是在红楼梦之前,金瓶梅却是和其他的三本名著一起被奉为“四大奇书”,而“四大奇书”最早的开创者则是明末时期的冯梦龙。金瓶梅虽然在很早以前就有很多人喜爱,并且还是被称为七大名著之一的,但是同样的,也会有很多人不会喜欢这部书,而不喜欢的理由则是这本书的内容过于露骨和低俗了。因此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金瓶梅都是被直接列为禁书的,甚至还直接被人当作小黄书,而金瓶梅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以及作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却是没有人会去考虑或者是真正的去剖析。《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虽然同样是很优秀的文学巨作,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以这两部巨作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喜欢,它们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无法得到统治者的认同。等到红楼梦出现以后,四大名著才出现了。而金瓶梅和其他两本书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被人渐渐遗忘。虽说后来被删除的这三本书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这三本书在当时对人们并没有什么影响,而金瓶梅则是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小黄书,至于另外两本的话,人们对它的兴趣也不大。
为什么四大名著被称为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名称来源: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李渔则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而冯梦龙所评“奇书”,则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书,都是长篇通俗小说,同样反映了共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放在一起并称为“四大奇书”。经过李渔的肯定,冯梦龙所提“四大奇书”,则开始广为流传,并被人们所接受。扩展资料四大名著介绍1、《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3、《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是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4、《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成为《水浒传》的蓝本。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名著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
金瓶梅所写的一些东西,是红楼梦一带而过的成人世界和赤裸裸的欲望。《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金瓶梅》书叙宋徽宗,天下失政,百姓倒悬,天下骚然,反了宋江、王庆、田虎、方腊。武松之兄武大继室潘金莲与西门庆成奸,药死武大,时武松受知县差去东京未归。西门庆妻室早逝,继娶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吴月娘,又娶得富商遗孀孟玉楼,获大笔财物。继娶李瓶儿,又得横财,家道更盛。情节概述:西门庆所结十兄弟,为帮闲篾片,帮嫖贴食,每月轮流会茶摆酒,结伙宿妓嫖院。蔡京寿诞日近,西门庆差人上东京送上厚重寿礼。蔡京欣喜,佥押朝廷钦赐空名告身札付,填入西门庆名字,列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蔡京假子、新状元蔡蕴回籍省亲,西门庆竭诚款待,赠蔡状元白金百两,安进士白金三十两,另各有礼物。蔡京寿诞,西门庆亲往东京拜贺,进贺金银重礼计二十扛,蔡京大喜,认西门庆为干儿子,西门庆更是身份百倍。李瓶儿生子官哥儿,西门庆对她日见亲近,潘金莲妒忌至甚,设计害死官哥儿。西门庆已为蔡京门生心腹,因得升迁,转正千户掌刑。西门庆益发贪赃枉法、贪淫乐色,不期油尽灯枯,饮淫药过量,髓竭脱阳而死。西门庆一家作鸟兽散,潘金莲为武松所杀,孟玉楼再嫁李衙内,庞春梅纵欲而死……昔日之繁华烟消云散,所余者唯吴月娘一人伴西门庆灵床凄惶度日。后吴月娘于兵乱中携孝哥往济南投奔云离守,途遇普静禅师点破,知孝哥乃西门庆转生,遂允孝哥出家,法名明悟。月娘归家七十而终。
《金瓶梅》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值得珍视,值得弘扬。从明末清初起,人们就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不但在明代文学史上地位重要,而且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也不可小觑。近来有人说,“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文学经典。”遗憾的是,他将小说的作用吹得如此之大的同时,却说这两部小说一是“暴力崇拜”,另一是“权术崇拜”,“都是造成心灵灾难的书”,“是中国人的地狱之门”。有人干脆说,改编《水浒》之类的影视剧“应该禁播”。而《西游记》,一些人将它看成是“游戏之作”,或许也不认为它能对社会与人生有多大的积极意义。至于《金瓶梅》,在一些人眼里就是一部“淫书”,恐怕更当焚毁了。“四大奇书”果真对当今社会只能产生一些负能量吗。我想,假如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地把握这“四大奇书”的精神、特别是主要精神的话,就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会看到这些传统的文学经典都充盈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一些人生智慧与优秀精神,值得珍视,值得弘扬。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兰陵笑笑生真实身份是什么?
截至2020年11月23日,暂不知真实身份。兰陵笑笑生,明代文学家,“四大奇书”中的章回小说《金瓶梅》作者的笔名,兰陵是古地名,有北兰陵(在山东省境)南兰陵(在江苏省境)之分,且书中大量运用山东口语,作者有可能是山东人,或通晓山东环境。考证说法目前的材料要确定作者确切身份还为时过早,不过现在多数的学者认为,从《金瓶梅》本身内容来看,市井人物塑造的最出色,而上层人物则描写单板,且作品中作者自己写的诗词大多不合规范,作者很可能是一位出身寒门的下层文人,而非沈德符说的“大名士”。一、五大说兰陵笑笑生真实身份至今尚在争议中,迄今已提出六十多位候选人,其中较有可信度的有:黄霖的“屠隆说”,卜键的“李开先说”,鲁歌、马征的“王穉登说”,许建平、霍现俊的“王世贞说”,潘承玉的“徐渭说”等,被称为五大说。二、王世贞说由于“兰陵笑笑生”仅为笔名、化名,至今尚未发现其他直接证据,可证明此人本名为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以前最普遍的说法是王世贞,清代顾公燮、李慈铭、梁章钜等学者也认为《金瓶梅》作者应是王世贞。鲁迅持反对意见,他在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中指出:“《金瓶梅词话》被发见于北平,为通行至今的同书的祖本,文章虽比现行本粗率,对话却全用山东的方言所写,确切的证明了这决非江苏人王世贞所作的书。”吴晗也考证认为作者不可能是王世贞。传说,王世贞出任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副使期间,其父王忬因不肯交出珍藏的清明上河图,被严嵩子严世蕃冤杀,而严世蕃好读奇书,王世贞乃著《金瓶梅》,书里写了很多淫秽的内容,看的人爱不释手,又在书角蘸以砒霜毒液,然后将书卖给严世蕃,严世蕃嗜读此书,不停以手在嘴上沾点唾液再翻页,读完此书,遂毒发身亡。这个传言并不可靠,鲁迅认为过于牵强附会:“后人之主张此说,并且以苦孝说冠其首,也无非是想减轻社会上的攻击手段,并不是确有王世贞所作的凭据”。许建平《金学考论》与霍现俊《〈金瓶梅〉发微》再次认定是王世贞作,许建平认为“21世纪《金瓶梅》研究应从王世贞研究作为新的突破口和起点”。三、屠隆说黄霖首倡。他认为“屠隆从宁波至京师,一生游历四方,深知商业内幕和市井风情,又从京官沦为乞丐度日,对人生和人心有着透彻了解,因而才能写出这样一部小说。”黄霖和魏子云亦指出,《金瓶梅》第五十六回《哀头巾诗》《祭头巾文》出自《开卷一笑》,屠家最先是从常州迁徙至现在的宁波,常州当时又被称为兰陵,在《开卷一笑》中得知屠隆号笑笑先生,所以兰陵笑笑生就是屠隆。 郑闰同样认同该说法,并考证作序的欣欣子即为屠隆族孙屠本畯。四、李开先说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1962年版的一条脚注,并不是完全肯定。该脚注或为吴晓铃所加,吴晓铃亦为李开先说的支持者。徐朔方亦主张李开先是《金瓶梅》的写定者。日本汉学家日下翠支持此说,并提出四点新见。卜键在南京发现《李氏族谱》,著成《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一书,集此说为大成。五、王穉登说鲁歌、马征首次提出该说法,并提出十二条证据。六、徐渭说明袁中道《游居柿录》最先提出,英国翻译家亚瑟·伟利在英译本《金瓶梅》的导言中提及,潘承玉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证。 扩展资料:人物经历“第一奇书”《金瓶梅》成书约在明万历年间,以“禁书”、“奇书”闻名,《金瓶梅》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1932年,北平图书馆从山西介休收购到一部明刻本《金瓶梅词话》(由此,学界也简称为介休本《金瓶梅》,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个版本刊行于公元1617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刻本,内容更接近原著,刻本前还附有一篇署名“欣欣子”的序,第一句话就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指明书的作者为“兰陵笑笑生”。“兰陵”是郡望,“笑笑生”是作者。所以该序最后一句话是“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这样,就为人们考证《金瓶梅》的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线索。山东兰陵县兰陵镇和江苏武进县,古时均曾名“兰陵”,但从书中大量使用山东方言来看,作者应是山东人,而不会是江苏武进县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陵笑笑生
四大名著对现实的影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思想。在《红楼梦》发行后,大量的续写书籍不断涌现,充分体现了《红楼梦》带给读者的艺术魅力。在戏曲方面,《红楼梦》给予了艺术家丰富的灵感,创造出了许多戏曲上的精品,如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红楼二尤》等。在影视方面,也出现了相关内容的电影和电视剧,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在文学方面,许多作家受《红楼梦》的影响,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出了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的小说。直到如今,许多作家在《红楼梦》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在学术方面,出现了关于《红楼梦》讨论和研究的学问——红学。红学的出现丰富了学术界的内容,让许多对《红楼梦》热爱的人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不断解析,让许多人更加了解《红楼梦》。在国际方面,《红楼梦》走出国门面相全世界,不仅在国内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量,而且已有英、法、美等十几种语种的翻译本,并且在国外也有不少热爱《红楼梦》的读者对它进行研究,写出不少论著,《红楼梦》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用75万字的规模来塑写四百多个人跌宕起伏的一生,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让当时的读者有了新的体验,纷纷阅读《三国演义》,这样也使得文人志士和书商产生了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极大热情。一直到现在,各种历史演义小说无不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虽然没有一部能超越《三国演义》,但是这也说明了《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功并伟大的小说。在我国历史小说的繁荣和发展上,《三国演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被人们长期视作历史教科书和军事著作,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人们在书中收获历史的知识、斗争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经验。小说宣扬的“忠义”思想符合我们做人的原则,也符合我们“忠义”地为中国梦而奋斗,不断发展自身的条件,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国外,《三国演义》也深受海外读者的热爱,有许多国家的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不少研究论文和著作。
《水浒传》以真实的历史宋江起义这一社会问题来开展故事,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不少文人借它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并改变了以诗文为主的文学面貌。它和《三国演义》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它贴近生活,作者描写着市井社会中平凡人物的日常琐事,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层次性、流动性,并熟练地使用白话,在许多方面上推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在戏曲方面,出现了相关内容的精品,如李开先的《宝剑记》、陈与郊的《灵宝刀》、沈璟的《义侠记》、许自昌的《水浒传》等。《水浒传》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对《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等作品影响深刻。《水浒传》把英雄光辉发扬光大,不仅推动了我国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还对国民精神起到一定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流传,深受海内外人民的喜爱。在1978年法国出版的120回全译本,译者雅克·达尔斯因此荣获了法兰西1978年文学大奖。尽管《水浒传》已经问世几个世纪,但是它仍然影响着我们,它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一直流传下去。
《西游记》根据唐代玄奘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展开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艰难坎坷和曲折迂回的故事。《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故事内容包含“幻中有理”、“幻中有趣”、“幻中有实”将历史真实不断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作者通过塑造孙悟空的形象来宣扬“三教合一”即使是受到外物的迷惑而放纵不羁的心,也能回头重来回归本心的良知的自觉境界。这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人对于美的追求。《西游记》的问世,使得神魔小说可以快速发展,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封神演义》这部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热爱,并出现了相关内容的影视作品。《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还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人们对《西游记》的热爱体现在不断出现的翻译本、影视作品、道具周边、角色扮演等。《西游记》不仅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
总而言之,四大名著推动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创作体裁,大大刺激了文人的创作热情,使得中国文学史活力四射地发在下去。四大名著的魅力使读者汲取它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世界,不断从四大名著中学习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视野的广度,让自己不断地成长,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模样,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与优秀的人相遇。
学号:1501104
四大名著人物分析
一、《西游记》主要人物及特点1、唐僧:俗称陈,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2、孙悟空: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3、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后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富有人情味。4、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毫无主见。二、红楼梦主要人物及分析1、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祭奠晴雯、初试云雨情2、林黛玉:共读西厢记、黛玉葬花、黛玉焚稿、魁夺菊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