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大龙潭公园,唐朝时称之为雷塘。大龙潭一名最早应该源自明代柳州进士罗之鼎,他在晚年曾在潭畔结庐隐居,在雷山脚下建有“大龙潭山庄”。
柳州光复后,曾有人在大龙潭建了个农场“广西企业公司龙潭农场”,1949年柳州解放后,该农场解散。1958年搞人民公社化,大龙潭一带属“东风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初,市人委和市城建局把大龙潭地区的水田、畲地、牧场、农具、房屋以及人员全部划归市园林管理处管辖,成立羊角山苗圃。
建大龙潭公园的设想在上世纪60年代就初步形成了,70年代造舆论。1986年初,方案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和自治区建委批复。当年3月,龙潭公园民族风情区人工湖开工,拉开了公园建设的序幕的龙潭”古代称为“雷塘”,位置在市区南郊四公里的僻静群山丛中,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是一个风光绮丽、恬静优美、方圆达数里的天然山水公园。
传说从前龙潭与大海相通,潭底有座龙宫,住着龙王,它有八个女儿,最小的八公主偷跑出龙宫,从龙潭上岸来观赏人间美景,并同当地的一位牧羊青年相爱,不愿再回龙宫,被龙王惩罚化为石头,变成美女峰。由于当时八公主正在对镜梳妆,留下“美女照镜”一景,她的七位姐姐为了救她,而与龙王对抗,也被惩罚化为石头,变成龙潭边的七座山峰牧羊青年赶来救八公主,被惩罚化为牧童山,羊群的带头羊被化为石头,留下一双羊角,变成羊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