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

时间:2025-02-27 04:45:28编辑:分享君

月迷津渡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月迷津渡的介绍

孙绍振《名作细读》自2006年10月份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经修订多次重印,市场反响热烈。由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比较”等“细读”文本的方法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和有志进入文学殿堂的大中学生和研究生们的主流话语体系。更重要的是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传递出的解读作品的理念、质疑的勇气、哲学思辨的功力、融汇中西的胆识,在现今文本解读诸名家中堪称翘楚。鉴于孙绍振教授本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声望以及成就,我们约请孙绍振教授再次执笔出版一套名作细读系列,涵盖现代小说、散文、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本书《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首先与读者见面。这一本在基本体例和解读对象的选择上比《名作细读》更加成熟、完善,更贴近中学语文教学。同时,为了和《名作细读》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本书适当增强学术含量,在“自序”中由孙绍振教授梳理了“细读”理论的来龙去脉,在第一章中以附录的形式从理论上解释相关文艺理论问题,第六章则从理论上对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作一整体关照。既是教师提高修养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实际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帮手。

上一篇:美宝莲遮瑕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