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

时间:2025-03-04 19:39:18编辑:分享君

八识指的是哪八识?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相关内容:眼识乃至身识,学佛人大约都能知道是虚妄心;然而意识心有许多种变相境界,往往使学佛人错认而误会为不生灭的常住心。意识极难理解,修学佛法的人,最怕的就是不如实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错将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的意识心,误当成真如心。如龙树菩萨所言:【“依意而生意识”无咎,意识难解故,九十六种外道不说‘依意故生意识’。】(古时)九十六种外道或六十二种外道,皆因不解意识种种变相境界,故以自意妄想而施设种种常住不坏之意识境界相。譬如“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细意识、极细意识”,或如佛门中人常以种种意识变相境界而住,谓其中某一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为真如、为佛法身、为宇宙万法之第一因,皆成误计本住法的心外求法者。不能真实理解意识心有种种变相,施设各各不同的意识变相,说是真如、佛性。甚至公然宣称已证真如、已见佛性了,因此就成为未证言证、未悟谓悟的大妄语人。

八识指的是哪八识?

八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意根)、阿赖耶识。1、八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意根)、阿赖耶识,这八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功能。2、佛教唯识学把我们的心区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识”、好比我们的心就是一个公司,有八个部门共同合作经营,各有各的任务。3、眼识、我们的眼睛有视觉的功能,能看到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和照相机一样,把外界的信息统统传递到里面,这就是眼识。4、耳识、就是我们的耳朵,具有听到外面声音的功能,就好像一个录音机,只能接收信息,但不能分别。5、鼻识、鼻子具有嗅觉的功能,能闻到各种气味,但还是只负责接收信息,不分别不执着,什么臭味、香味、汽油味,它不管这些。这就是鼻识。6、舌识、舌头能够感知味觉,但也是只能接收味道的信心,不能辨别是甜、是咸、是苦,这个区分的任务它不管。这是舌识。7、身识、我们的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就好像小区门禁的感应器一样,有感知的功能。8、意识、意识不能接收外面境界的信息,但是具有认识抽象概念、思考分别的功能,只要前五识中有一个开始工作,接收到信息,这个意识就开始起作用了,是香还是臭,是甜还是咸,是痛苦还是舒服,对前五识接收来的信息开始加以分别判断。9、末那识、也叫意根。这个是我们产生意识、心念的根本。它是依据第八识储存的资料,对第六识的意识加以衡量,从而产生自我意识,产生了我执,造成无量无边的烦恼。10、阿赖耶识、是梵语音译,也叫藏识,相当于资料库、档案库、仓库,是妄念和真心共同所在的地方。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以下摘自刘元春著《浅谈第八识》
佛教《成唯识论》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赖耶识,确定第八识之存在,并对其性相作了细致的分析。

第八识梵语名阿赖耶,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个含义。能藏是指第八识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象仓库一样。善恶业的种子是第六识的思虑心(即第七识)所造,有身、口、意三种,概指人的全部行为。所藏就是由前七识薰习诸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诸法是能藏,第八识是所藏,它本身已成为诸法的一部分,我爱执藏是第八识恒常被第七识执为自我,而不暂时舍弃,与第七识永远相伴。

第八识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外缘是由根、境、作意,种子四种组成。根即指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所依,两者互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综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识恒常现起的功能;种子即善恶无记三种。四缘具足使第八识生起。由于第八识是随业受生,而不造业,也不染污种子,所以其特性是无覆无记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续而不加审察的。第八识所缘的境是性境即有实体实用的境,其量为现量,而真实不缪,并与前五识心所遍行,而任运随缘有明显的境界演变。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六道之中轮回。当人的善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则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报;当恶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报。当有情众生投胎时,它最先人母胎j而当众生命终寸,它又最后离去。因此,第八识其体相广大无尽,即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第八识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赖耶识本身,以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来显示;因相即指一切种子识,它能执持诸法的种子令不失散;果相即异熟识,它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三义,它能引发有情于诸界趣生善恶业的异熟果。这种特点,既明第八识对人类及所有众生都具有因果报应的力量,你只要有了善恶或无记(非善非恶)业力种子,不论何时何地,那怕相隔多么久远它都会起著作用。人们平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类的劝善警策,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那么,第八识到什么境地才能完全成为清净无染的种子力呢?这只有通过修行,证得佛的果位,成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的时候。


上一篇:ios13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