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四项

时间:2025-03-24 05:05:29编辑:分享君

血常规及血凝全套检查报告

轻微的贫血,食补一下就可以了,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规没什么大问题,流鼻血可以观察一下,实在不放心可以去耳鼻喉科看看
(1)五红汤:红枣,红糖,红豆,枸杞,红皮花生煮水。(如尿糖高的就不要放红糖,换成红参片或党参)
(2)血糯米,红枣熬粥
(3)桂圆莲子汤
(4)龙眼红枣粳米熬粥
(5)龙眼西洋参蜂蜜蒸水早晚一次
(6)龙眼煮荷包蛋空腹吃(每晨)
(7)枸杞子枣子鸡蛋一起煮(鸡蛋煮熟后剥壳再煮片刻)
(8)党参红枣煎服
(9)黑芝麻炒香研粉,和入玉米粉,蜂蜜,面粉,鸡蛋液,发酵粉加水和成面团,以35度保温发酵1.5-2小时,再蒸20分钟。(黑芝麻玉米粉糕)
补铁:(1)猪肝汤!多吃含铁丰富的东西(可以百度搜)如动物内脏肝血,冬菇黑木耳,海带,菠菜等
(2)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蒸开加少许盐后加入蛋黄煮熟,每日喝2次(3)猪肝与焯过的菠菜同炒或猪肝煮到快熟时放入菠菜。
治巨幼红细胞贫血:龙眼,桑葚子,少许蜂蜜炖服,每天一次,疗程不限!
就这样吧,累!字可是一个一个用一指禅打的哦!
切记:贫血的人不能喝茶叶,茶叶会引起或加重贫血的!


如何看懂凝血四项检查报告?

  做凝血4项检查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值 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 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  正常值 2-4 g/L  4、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值 秒数:12-16  各项的临床意义:  APTT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FIB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血凝四项是哪些?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2、凝血酶时间(TT)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扩展资料:其他缩写:1、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2、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l/l)3、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4、碱性磷酸酶(ALP)5、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6、胆固醇(CHO)7、甘油三脂(TG)8、H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9、SOS——临时备用医嘱10、AD——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11、LV——亚叶酸钙(Leucovorin Folinate,LV)12、cp——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凝血四项

凝血四项指的是什么?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2、凝血酶时间(TT)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扩展资料:其他缩写:1、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2、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l/l)3、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4、碱性磷酸酶(ALP)5、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6、胆固醇(CHO)7、甘油三脂(TG)8、H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9、SOS——临时备用医嘱10、AD——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11、LV——亚叶酸钙(Leucovorin Folinate,LV)12、cp——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凝血四项

血凝四项

或许很多人对血凝四项这个词不是很了解,但是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孕妇与需要做手术的患者,是必须要做的检查之一。那血凝四项的注意事项,同时,又如何检测呢? 血凝四项是什么 血凝四项是什么?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出血、止血,是临床最常遇到的情况。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血栓前状态和血栓疾病的检查、各种抗凝药的正确应用和预后估计,都离不开对凝血状态的了解。凝血四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这些问题。 凝血四项,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如何检测血凝四项 如何检测血凝四项?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四项检查。那如何检测血凝四项? 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 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 1、延长: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 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血凝四项的注意事项 血凝四项的注意事项?血凝四项主要是为了检查血液的问题,可防止血栓的发生,为此一定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 1、采血 (1)防止组织损伤,避免外源因子进入。 (2)尽快送检。 (3)避免从输液管取血,以防稀释,用药。 (4)抽血时的压力、时间长短会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可影响血小板释 放和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 2、收集管要求:塑料管或聚乙烯试管。 3、抗凝剂选择 (1)推荐用3.8%的枸橼酸钠,能有效阻止Ⅴ和Ⅷ降解。 (2)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4、血浆的保存:取血后应立即做或血浆放冰箱(2-8℃),塑料试管影响最小。

上一篇:导电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