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妈妈读后感
暴走妈妈——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报纸上十分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位妈妈身上的真事,让我十分感动。
在湖北武汉,有一位叫陈玉蓉的妈妈,因为儿子的肝有先天性的——肝豆状核病变,所以那位妈妈想捐肝,但被医生查出有重度脂肪肝,切肝救子的大门就这样关上了。这时,医生说如果减肥,可以有希望把重度脂肪肝减下去。听了这个消息后,陈玉蓉便开始减肥,陈玉蓉早上在一个提坝上走一个来回,晚上也是这样,加起来正好是10公里。这样下来1天走10公里,走了7个多月,终于把重度脂肪肝减了下来。最后把肝捐给了儿子。她除了在“暴走”方面减肥,还在饮食上下了功夫,她每天只吃半个拳头这么大的米饭,而且只吃素不吃肉,吃素也是水煮青菜,不放一点油,一般人难以下咽。
我觉得这位母亲为了儿子的生命这样减肥,这样吃饭,我真是体会到母爱了,我想爱可能是鼓励,可能是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件事,还有可能是……。但我最惊讶也最感动的是她的一句话,也是可以说是她的一个信念:“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一天就近些!”
我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要学习暴走妈妈陈玉蓉坚定的信念和爱的力量。
《暴走妈妈》观后感
《暴走妈妈》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暴走妈妈》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暴走妈妈》观后感1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全校同时观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名字叫做《暴走妈妈》。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位母亲得知女儿得了病,便从婚礼现场赶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女儿得的是先天性肝硬化。母亲却有重度脂肪肝,她为了给女儿换肝把房子给卖了,并且每天都坚持走十几公里的路,一直坚持了几个月,每天只吃一点饭。最后,她挽回了女儿的生命。 这部电影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这天下着大雨,这位母亲仍在马路上走着。突然一辆车迅速的开了过来,将她撞倒在地。可这位母亲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去医院,而是站了起来说:“我的女儿还等着我去就呢。”然后站了起来继续走在马路上,扬长而去。看到这里,我的鼻子忍不住酸了起来。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母亲可以不顾一切去救自己的孩子。母爱宛如一片阳光,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从《暴走妈妈》这部电影中,还让我懂得了另外一个道理:剧中的母亲每天为她生病的女儿暴走十几公里,而且坚持了几个月之久,最后她用自己的努力成功救了她的女儿。正是因为这位母亲拥有这样的毅力和一定要救女儿的决心,所以她如愿以偿的救了她的女儿,让她的女儿再次获得了生命。当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只要你努力坚持到底,胜利终究是属于你的。 这部《暴走妈妈》的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是多么的呵护和关心。当我们跌倒时,母亲向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当我们难过时母亲会给我们一句安慰。在我们心中最熟悉的、最温暖的'两个字,依旧还是——母亲! 《暴走妈妈》观后感2 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暴走妈妈》。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女儿,不惜每天采用暴走的方法减掉脂肪肝后割肝救女的感人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这位母亲宁可放弃所有的一切,每天顶着酷热的太阳暴走,用平凡的脚步丈量出伟大的母爱,想尽方法给予孩子第二次的生命,真的令人非常感动!值得世人深思!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有时晚上回来得很晚。尽管这样,她还是会抽空看一下我的作业,遇到我不会做的题,她第二天总会早早地起来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明白为止。吃饭的时候,妈妈总会夹给我喜欢吃的菜,而我一直都比较挑食,总是会惹妈妈生气。她时时刻刻地关怀着我,对我嘘寒问暖,但我却居然有时会感到有点厌烦。想到这,我觉得非常惭愧,同时,我也感觉到了,其实被妈妈爱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地孝顺妈妈,做妈妈的好女儿! 忽然间我感觉到妈妈的爱在我心头荡漾,我在心里不由得唱起一首歌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也许我们的母亲是最平凡的人,但是她们却给予了我们不平凡的爱!这份爱是最珍贵无私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永远地尊重自己的母亲! ;
11年前,那位因割肝救子感动中国的“暴走妈妈”,后来怎样了?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真挚最无私的无价之宝。从古至今,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每每看到这些伟大母亲的伟大事迹,总是内心不禁掀起一阵波澜。然而今天要讲的这位母亲,或许会刷新我们对于伟大母亲的认知。这位母亲叫陈玉蓉。她有一个称号,叫做"暴走妈妈",曾经割肝救子,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了解她的经历,或许能刷新我们对于母亲的认知。不幸的母亲陈玉蓉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是武汉一家建材市场的会计,和普通的家庭一样,陈玉荣一家不是很有钱也不是很贫穷,生活过得还算可以。然而就在儿子13岁的时候,一场大病降临在了儿子身上。这种罕见的疾病叫做肝豆状核病变。这种病是由于肝脏的损坏而导致体内的铜元素无法排出而导致淤积,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中枢神经和内脏器官。当时叶海斌已经有了一定的症状,讲话已经开始出现结巴的情况。然而面对病魔,陈玉蓉鼓励儿子不要放弃,自己则细心照料儿子。在陈玉蓉的照顾下,儿子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儿子逐渐长大,娶了媳妇,完成了人生大事,似乎一切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不幸又一次降临了。有一天,叶海斌在夜里突然吐血。陈玉蓉和丈夫赶忙将儿子送到了医院。医生告诉陈玉蓉,叶海斌的病情加重了,需要进行肝脏的移植手术才可能保住性命。陈玉蓉二话不说,让医生用她的肝来换儿子的命。当时儿媳和丈夫都争着要用自己的肝来进行手术,然而陈玉蓉说,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出了事情一家可能就完了。儿媳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能让儿媳冒这样大的风险。自己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陈玉蓉马上开始准备割肝手术。本以为一切有了转机,可是没想到的是不幸又一次降临。原来陈玉荣在进行肝脏检查时,被发现患有重度脂肪肝,割肝的风险太大,可能会导致陈玉蓉丧命,即使移植了肝脏,脂肪肝也无法使用在儿子身上。陈玉蓉多次向医生说自己不怕死,可是医生说手术真的做不了。看到陈玉蓉如此坚定,医生也被感动了。医生对陈玉蓉说,叶海斌的病情暂时被控制住了。现在还有一个办法,虽然不是很现实。就是你从现在开始减肥,尽可能地把脂肪肝消除,如果脂肪肝消除了手术可以立即进行。可是在医学史上,重度脂肪肝几乎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可以试一试。伟大的母亲不幸的陈玉蓉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自己说:"哪怕有一丝的机会我都要去拼命。如果没有了儿子,一个母亲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从医院回来后,陈玉蓉就开始了疯狂的减肥。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每天沿着家门口的那条长堤走十公里,然后再加以节食,以此来达到减肥的效果。从此,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开始了。据陈玉蓉的邻居回忆,每天都能看见陈玉蓉早早地来到长堤开始快走。每天在长堤上锻炼的人很多,可是如果你看见一个人走得特别快,那这个人肯定是陈玉蓉。她就这么一天一天的坚持走着,起早贪黑地走着。到后期,为了加快进度,经常锻炼到深夜。有一次晚上,陈玉荣打电话给丈夫:"我迷路了,感觉要昏过去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丈夫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陈玉蓉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这次打电话来是绝对出了事情了。万幸的是,丈夫成功找到了她。第二天,家里人都劝陈玉蓉休息几天,可她一大早又出去了。不仅是锻炼上,在节食上陈玉蓉也极度疯狂。据说她从开始计划后就不再吃肉,每天午餐晚餐吃的都是半个巴掌大的饭团,再加些蔬菜。陈玉蓉的妹妹回忆说,姐姐当时经常饿得昏过去,要过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到最后,陈玉蓉一共瘦了16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历程之后,陈玉蓉自己认为计划完成得不错。于是她又一次来到了医院,向医生提议再做一次肝脏检查。这一次,幸运降临了。肝脏检查的结果显示,陈玉蓉的肝脏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医生们都感叹这是医学上的奇迹,没有极度的自律和坚持是绝对无法完成的。然而陈玉蓉做到了,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她想要救自己的孩子。经过联合会诊,最后专家一致同意了陈玉蓉的割肝手术。割肝手术由当时武汉市的顶级手术专家主刀。割肝手术完成得很成功,可是陈玉蓉的心仍然悬着,因为还不清楚儿子的手术是否能够安全完成。对叶海斌的手术在经历充分准备后也开始了。历经数小时的奋战,医生们宣布,叶海斌成功地完成了肝移植手术,从此他的病得到了根治。听到这条消息,陈玉蓉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在场的医生和亲属们无不为之动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伟大的母亲,跑赢了这场伟大的马拉松。幸福的母亲手术完成后,叶海斌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过上了正常的生活。看着一家人团圆美满,陈玉蓉感到无比幸福。她的故事经过媒体的报道为许多人所知晓,无数人被她伟大的母爱感动。在2009年,陈玉蓉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组委会为她的颁奖词中写到,"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11年过去了,陈玉蓉依然和家人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享受着儿孙满堂的晚年生活。小结陈玉蓉身上体现的 是人性的光辉,是母爱的伟大。母亲对孩子的真情,无法用金钱衡量,无法用得失描述。陈玉蓉,这位"暴走妈妈",无愧为一位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