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

时间:2025-03-25 00:11:45编辑:分享君

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的区别

|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国际标准化的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美国国防部国家计算机安全的定义为,要讨论计算机安全首先必须讨论对安全需求的陈述,一般来说,安全的系统会利用一些专门的安全特性来控制对信息的访问,只有经过适当授权的人,或者以这些人的名义进行的进程可以读、写、创建和删除这些信息。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的定义为,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网络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就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至少应该包括支持信息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有什么区别吗?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为的是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区别是什么?
1、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信息安全包含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还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硬件设备和设施安全、物理安全、人员安全、软件开发、应用安全等。
2、针对的设备不同:网络安全侧重于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安全,信息安全侧重于计算机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3、侧重点不同:网络安全更注重在网络层面,比如通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硬件设备来实现链路层面的安全防护,而信息安全的层面要比网络安全的覆盖面大的多,信息安全是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安全防护。
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审计、渗透测试、风险评估等,安全防护不仅仅是在网络层面,更加关注的应用层面,可以说信息安全更贴近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及想法。


信息安全技术学什么

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TCP/IP协议、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密码学基础、信息安全产品及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SQL数据库安全设计、ASPNET程序设计(Web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Web编程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专业简介信息安全具有专业“新”、资格证书“硬” 、毕业生“少”,需求部门“多”、用人单位“大”,就业前景“广”等特点。本专业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计算机、电子信息、金融、商务、政务和防务等与IT有关的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应用、管理方面一线工作,能胜任信息处理技术员工作: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安装、维护与用户培训工作,能熟练地安装和维护网络设备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职业分析本专业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需要,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综合应用方法;熟悉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信息安全的发展动向和新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科组成密码应用技术:主要用于保障计算机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御外部入侵等。信息安全技术:主要用于防止系统漏洞,防止外部黑客入侵,防御病毒破坏和对可疑访问进行有效控制等。  数据灾难与数据恢复技术:一旦计算机发生意外、灾难等,可使用备份还原及数据恢复技术将丢失的数据找回。操作系统维护技术:操作系统作为一切操作的平台,在进行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处理前必须对操作平台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信息安全专业学什么

信息安全专业学的内容如下:信息安全专业是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中的安全保障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的学习和研究密码理论学设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内容和行为安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是集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法律、管理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它的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加加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更基础安全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还有就是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实践课包括密码学,实现网络安全技术实践。病毒与防范实践、数据结构算法课程设计、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信息安全课程设计等课程。可以看出其设置的课程种类还是十分的繁多和复杂的。

信息安全的五个基本要素有哪些?

1、保密性。也称机密性,是不将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用户的特性。可以通过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通信协议等技术实现,信息加密是防止信息非法泄露的最基本手段,主要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2、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保持信息不被破坏或修改、不丢失和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3、可用性。也称有效性,指信息资源可被授权实体按要求访问、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性(系统面向用户服务的安全特性)。在系统运行时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意外攻击或破坏时,可以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以保障为用户提供服务。4、可控性。指网络系统和信息在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的可控程度。是对网络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能力特性。5、不可否认性。又称拒绝否认性、抗抵赖性,指网络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和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不可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扩展资料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处理功能: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系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安全

什么是信息安全,包含哪些方面?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是在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技术、管理、工程和人员等方面提出安全保障要求,确保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降低安全风险到可接受的程度,从而保障系统实现组织机构的使命。所有信息处理调用的指令,包括指示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的操作性指令(程序)和信息处理中使用的过程指令。程序包括操作系统程序、电子表格程序、文字处理程序等。过程包括数据输入流程、错误改正流程、数据传送流程等。数据资源包括:由数字、字母以及其他字符组成,描述组织活动和其他事情的字母数字型数据;句子与段落组成的文本数据;图形和图表形式的图像数据;记录人与其他声音的音频数据。满足不同需求的、具有各种功能的信息系统构成了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它提高了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的生产和管理效率,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前进。(1)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和来自系统外部的威胁。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中存在具有特定威胁动机的威胁源,通过使用各种攻击方法,利用信息系统的各种脆弱性,对信息系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和事件。(2)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就是针对信息系统在运行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在策略指导下,设计并实现信息安全保障架构或模型,采取技术、管理等安全保障措施,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和程度,从而实现其业务使命。(3)使命描述了信息系统在设计、执行、测试、运行、维护、废弃整个生命周期中运行的需求和目标。信息系统的使命与其安全保障密不可分,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安全措施来保障目标的正确执行。随着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及运行环境的变化,安全保障也需要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保障信息系统的正确运行。风险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方法。信息安全保障应当以风险管理为基础,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威胁和自身弱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信息安全不是追求绝对的安全,追求的是可管控的安全风险。最适宜的信息安全策略就是最优的风险管理对策,这是一个在有限资源前提下的最优选择问题。信息系统防范措施不足会造成直接损失,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也就是说,信息安全保障的问题就是安全的效用问题,要从经济、技术、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上做出权衡和取舍。


上一篇:杨幂 刘诗诗

下一篇:没有了